首页 > 频道_新泰 > 幻灯 > 正文
  • 泉沟镇:高崖扬水惠民生 薪火赓续展新颜

       高崖头扬水站位于泉沟镇高崖头村东,始建于1975年,1976年春竣工,扬水站最高处18米,机井直径近30米,深10米,配有泵房、高架渡槽等设施,是当时新泰县十大扬水站之首。这座扬水站的建成是党员们冲锋在前、奋力拼搏的结果,不仅在当时造福人民,如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也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支部冲在前 党员作先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崖头村“等雨栽种、靠天吃饭”,村民们盼望着能早日种上水浇田,吃上白面馍。1975年秋,新泰县掀起“农业学大寨”热潮,村里来了县工作组,经过调研,发出了建设扬水站,扩大水浇地,彻底扔掉“贫困帽”的号召,高崖头党支部一班人冲锋在前,带领青壮劳力、妇女老幼齐上阵。那时没有机械设备,全靠人工,工地上白天党旗招展,晚上灯火通明,党员群众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在泥沙中赤脚作战,毫不含糊。一天水泵突然断电,涌出的水冲塌了刚砌好的机井外壁。危难之际,支部民兵连长张广传第一个跳了下去,党员村干部紧跟其后,坍塌的石壁很快就被修复好,但是张广传的双脚却被冻伤,留下了一辈子的残疾。就这样用锨铲、筐抬、手垒,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劳动,终于建起了高崖头扬水站。

    旱田变水田 群众乐开怀
     

    扬水站投入使用后,发挥了巨大作用。1976年,高崖头村小麦产量由过去不足5万斤猛增到20多万斤。后来,又建设了全长2000多米的高架渡槽,将周边的小官庄、大官庄、运舟湖等十几个村3000多亩旱田变成了水浇地,解决了上万人的吃饭问题。高崖头扬水站的建成,是全县的一件大事,《人民日报》专门为此作了报道。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视察新泰,来到高崖头扬水站,禁不住连声称赞:建得好,高崖头人民了不起。欣喜之余,在扬水站旁边亲手栽下了一棵杨树。

    红色高崖头 蹚出振兴路
      

    当年的杨树如今已参天耸立,繁衍带动起一大片杨树林。今天的高崖头村党支部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的扬水站精神,依托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片区组织联建、服务联享、区域联治、产业联兴的高崖头“样板”,叫响“杨树林下红房子”党建品牌;依托扬水站,建起乡愁馆,传承红色记忆,相继建设了高崖古街、十里荷塘、扬水站公园等“网红”景点,走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立足工业园、光伏园、景区三区交互优势,发展野菜野果、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高崖头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磊 通讯员 金海洋 】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