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教育 > 正文
  • 蹲点日记 | 农学博士谷端银:育种路上的“艺术创作者”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提到“科研人员”,立刻就会想到“高大上”的设备、晦涩难懂的词汇、各种奖项和荣誉。可是在泰城东部,繁华商场的隔壁、鳞次栉比的高楼中间,有一群人常年耕作在被钢筋水泥包围的农田里。他们虽然不是农民的身份,干起活来却和农民一样麻利,翻地、播种、施肥、浇水、授粉、收获……他们就是泰安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一群左手熟练地干着农活、右手流畅地书写论文的人。蔬菜学博士谷端银就是其中的一个。

      试验田里满满的是她的牵挂

      1月5日9时左右,记者见到谷端银的时候,她正在农科院办公区东侧的试验田里。

      “嫂子,咱们棚里的温度还是太低了,今天辛苦你撑起小拱棚来,温度能上升个二三度,发芽情况会更好一些。”她一边在育苗穴盘的基质里扒拉着,一边对帮她管理大棚的工人说。从穴盘里找到种子后,谷端银把浅黄色的“小东西”放在手心里,仔细观察。挖出来好几个,发芽的不多。

      

      ▲谷端银在试验田大棚里查看种子发芽情况

      这是近200个种质、3000粒茄子种子播下去的第10天。

      “去年12月25日就陆续种上了,已经比往年提前播种了半个月。如果进行催芽就好了,但是每个种质有15颗种子,催芽的时候既不能混了,也要保证催芽的环境、时长等是一样的,才能确保种子有‘同一个起跑线’,这不好实现。”谷端银说,“播种之后一直是低温天气,阳光情况也不是很理想,导致现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当天早上的一阵小雪已经停了,看着阴沉沉的天,谷端银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

      她不得不无奈,种子发芽受影响的话,后面的移栽、开花、授粉、留种等阶段,全部要推迟。

      “不过搞科研不能着急,要静下心来,毕竟实际生产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既要创造好的条件,也要尊重客观规律。”谷端银说,“我们主要看茄子的产量、抗病性和果实商品性状等,在100个新配制的茄子组合里面,能出现五六个特别好的组合我就很满足了。”

      谷端银说,冬天相对来说工作量不大,等开了春,她基本上每天上班都要在试验田这“一亩三分地”度过了,这里的东西不仅是她的成果,更是她的牵挂。

      “磨剑”6年,出成果可能还要2年

      10时30分,在大棚里完成观察,并和工人沟通了一些细节后,谷端银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实验室,那里是她的“宝库”。

      

      ▲谷端银(中)在给实习硕士讲解试验过程和原理

      实验室里有两个小姑娘正在忙着,她们被桌子上、地上摆着的21个大玻璃瓶包围了。瓶子里面都是用橡皮筋扎起来的牛皮纸袋,密密麻麻,一时难以计数。“这是干燥器,里面收集的是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培育的茄子种子,2017年时还很少,此后每年收获的种子数量都是成倍增加的。比如2021年,我们就收了100多个种质的1000多份种子。”谷端银说,“这是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生,陆慧和曹杰,已经在我们这实习了三四个月了。”

      谷端银带着陆慧和曹杰做的工作,是对每份种子进行“身份登记”。谷端银抽出了一份写有“东方长茄765(1515-8-8-2-1-6)”字样的袋子,解释说,东方长茄765是品种,1515的意思是这是2015年引进的第15号种子,自交后获取第二代第8株的果实种子,又经过自交获取第三代第8株的果实种子,然后是第四代的第2株,第五代的第1株,到现在形成的是第六代第6株的种子。茄子的花是两性花,可以自花授粉。这份种子已经经过六代的自交,属于高代自交,品种的基因就比较纯正了,可以作为亲本材料进行杂交组配,创制茄子新组合。

      

      ▲谷端银收集的茄子种子,都按代数和时间做了标记

      “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杂交组配创制更好的茄子品种,获得自己的植物新品种权。以这个为例,”谷端银摇着“1515-8-8-2-1-6”的小纸袋说,“2022年用它和其他的种质完成杂交制种后,年底前向农业农村部新品种权保护办公室提交,工作人员会安排检测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DUS检测,经过两年田间测试获得DUS测试报告后,最早到2024年底才会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此前,我们已经‘磨剑’6年,出品种可能还得2年,中间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枯燥的。”谷端银说。“但我认为,培育新品种就像艺术创作,要耐得住过程的寂寞,才能享受最后的成果。”

      5年写完了24个数据记录本

      整理了一部分种质材料,眼看着过了12时,谷端银在单位附近简单吃了点饭后,13时30分左右回到了办公室,面积不大的区域内,除了办公电脑,就是各种项目手册和用A4纸装订的白皮本。

      桌子上有些凌乱,但更为真实地反映出她的工作状态。

      待谷端银整理完白皮本,记者数了一下,足足24本,有新的,有旧的,有几本的封面已经泛黄,上面还有泥水的痕迹。“都是这几年茄子育种过程中的数据记录,有试验田的,也有我们在房村等乡镇的示范基地的。很多时候都是在田间地头上记录的,阴天下雨很常见,有时候着急赶时间就顶风冒雨记录,摔在泥地里也是常有的事,本子上的泥浆干了就这个样子了。”

      收拾完这些文件,办公桌一下子空旷了,一本蓝皮项目书引起了记者注意,是《露地青花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项目研究》。谷端银说,这是她参与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此外她还主持完成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南种北繁)项目、泰安市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等7项。她主持的2020年度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设施鲜食番茄品种引进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今年年底就要结题验收了,除了单位试验田和实验室里的育种工作,她今年也得把很多精力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

      这几年,她既当过泰安市精准扶贫科技指导员、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选派科技人员,也当过泰安市“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志愿者,2019年被评为“泰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谷端银说,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除了育种,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在三棵树农场设施的项目了。”项目实施以来,她为泰安三棵树家庭农场引进18个鲜食番茄新品种、6项新技术。2020年引进的“黄玫瑰”白菜新品种,连续三年在农场进行大拱棚种植,每年为农场新增收入5万余元。“现在,我的一些茄子新组合也会在‘三棵树’进行比较试验,负责人非常欢迎,有时也会帮我统计数据,就等着什么时候新品种下来了,他第一批种植。”

      很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谷端银的电脑屏幕左侧,有两个小物件,一抬头便能看到,一个是相框,另一个是台式日历。

      照片上的小男孩四五岁的样子,白皙的脸上,微笑正浅浅绽放。谷端银说,那是她儿子5岁时候的照片,现在他已经15岁了。当记者问为什么没有换最近的照片时,谷端银顿了一下,才说十年来竟然没有再去照相馆给儿子拍照了。“你看他挺白的吧,我以前也一样。”见记者看向她的肤色,她笑了,“同事们都喜欢打趣,说我以前不是那么白,但也没有现在这么黑呀!还有个同事说特别害怕夏天,因为一过夏天就想到我,想到我就想到了我的皮肤,而她也将会是和我一样的‘遭遇’。”

      谷端银进行的试验全靠人工操作,尤其是数据的记录,和授粉这种关键环节,更需要谨慎对待。“茄子开花授粉的时候,我们的授粉操作和很多观察、记录都要在七八月份进行,阳光暴晒是家常便饭,别说肤色变黑了,不被晒脱皮就很好了。”她说,“而且我也多年没化妆了,在棚里或者太阳下待久了,什么妆也顶不住。”

      

      ▲谷端银在三棵树农场记录茄子组合的相关数据

      台式日历在相框的前面,翻开在1月4日,上面写着“①房村(上午)②农大研究生开题(下午)”。记者又往前翻,看到1月1日写着“①陪老公打吊瓶②下午回老家”,1月2日写着“①老公下午出差海阳②修改陆慧开题报告③……”

      “主要是提醒自己,一天要做的几件事,因为一忙起来就忘了。”谷端银说,元旦假期来单位加了两天班,都是上午陪老公打吊瓶。“很感谢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包括公公婆婆对孩子的照顾,对我自己开车到几十公里之外的示范地的担心等;包括老公的鼓励,也包括儿子在学习上的独立,基本不用我操心。”

      对于谷端银来说,一天很快,日历上的事还没做完就过去了;一天又很慢,试验田里的茄子种子迟迟不发芽;一天还是不快不慢的,让她在试验田、实验室、办公室和家庭这四个地方来回穿梭,串起了她的充实的日子。

      谷端银说,要培养和提高自己育种家的眼光,培育出泰安自己的优良茄子新品种;要等时机成熟了,把试验田搬到海南去,和同事一样,能去那里加代培育,缩短育种时间;要尽快掌握利用分子标记的方法,提高育种的效率和质量……谷端银说了很多,却没有说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停下脚步,放松休息。

      谷端银就像一粒种子,深深扎根进科研的沃土中。她正在用默默的奉献和付出,让自己的育种事业萌出新芽、绽开新叶。她也期待着,花开枝头、硕果累累。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高杨】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