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丨“清凉口罩”还应“管理先行”

    炎炎夏日,有人说戴着口罩快要捂出痱子了,于是喊话各路卫生用品以及清凉用品生产厂家,“能不能开一条生产线做清凉口罩,这何止百万商机!”为了戴着口罩能凉快一点儿,网友们各出奇招,有人自制口罩,把清凉喷雾喷在口罩上,或随身携带各种清凉爆珠,搭配口罩使用。一些商家也转型生产“清凉口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在进行时,人们最关注“清凉口罩”是否有真实效果,以及生产厂家是否靠谱。(中国青年报)

      “清凉口罩”受到市场追捧

    防疫还在继续,口罩还需要戴,随着不断升温的天气,“清凉口罩”也许会越来越受欢迎。与普通口罩供应量上涨、价格降温的态势相反,“清凉口罩”的热度不断上升。据媒体报道,5月底,日本运动服饰品牌美津浓开始销售由特殊材质制成的“清凉口罩”,这只可反复清洗的“清凉口罩”单只售价约为60元,在口罩推出当天,就售出了2万只。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国内推出的“清凉口罩”一度供不应求。今年3月,华润三九在互动平台表示,因天气转热,其子公司生产的999IDAI清凉爆珠口罩供不应求,公司正努力增加产品供应。6月14日,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在一家专卖店内,该口罩月销量超6000只。

    新的“清凉口罩”层出不穷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6月10日,河南舒莱卫生巾厂发布了一款“清凉口罩”,将生产清凉卫生巾的相关技术,用于口罩生产。相较于日本一只“清凉口罩”动辄几十元的价格,这只国产“清凉口罩”单只为1.8元。当天,在一个小时左右的直播中,经销商支付了1250万元定金,预定了约7000万只口罩。

      “清凉口罩”效果有待评估

    消费者追捧“清凉口罩”,商家根据民众需求进行创新和组织生产,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值得鼓励。然而,当前已出现的“清凉口罩”效果几何,则有待评估。有消费者对“清凉口罩”颇感满意,认为自己所佩戴的“清凉口罩”的确是“夏日神器”。也有人使用后,对其清凉效果和隔离病毒的作用持怀疑态度。有网友甚至表示,个别清凉口罩的质地厚,夏天戴上反而更热,凉意持续3小时就没有了。消费者褒贬不一,说明不同的“清凉口罩”,质量与效果相差悬殊。

    何谓“清凉口罩”,也只能各自解释。长时间保持清凉的口罩自然可以冠以“清凉口罩”的名头,可是仅能提供几分钟清凉感的口罩,也可以打出“清凉口罩”的旗号吗?如果生产“清凉口罩”的厂家只能各自凭良心办事,质量监管该从何谈起?更何况,“清凉口罩”如此好卖,会不会有企业以此为噱头,趁标准缺失之机大捞一笔,既损害消费者权益,又给疫情防控添乱?

     标准和监管的空白亟待填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清凉口罩”往哪个方面发展,标准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何谓“清凉口罩”,不能任由企业自行解释,而是需要经权威界定后给出标准答案。有了统一的质量标准,就可以划定准入门槛,未达标者就不能以“清凉”之名大肆炒作,违规违法者则会得到相应惩处。只有这样,方能让“清凉口罩”实至名归,在个人防护和消费体验两方面,均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另一方面要严加监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清凉口罩”面临的是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的确,在疫情发生之初,口罩供不应求,也存在这些问题,后来随着对质量把控越来越严格,许多问题都逐渐被解决了。口罩市场中的“清凉口罩”还算是新生事物,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该吸取以往的教训主动出击,对于存在的监管空白,要及时补上,如此,才能让消费者拥有真正让人放心的“清凉口罩”。

      热动:

    闪电新闻:莫让“清凉口罩”沦为营销噱头

    中国经济网:“清凉口罩”大热需要“冷思考”

    北京青年报 :清凉口罩是“夏日神器”还是“智商税”?

    凤凰网:转型生产“清凉口罩”也是口罩企业自救的方式之一。

    新京报:“清凉口罩”现在还是一个新概念,什么时候拥有放心的“清凉口罩”?这并不是个小问题。

    老丁混社会:别把“清凉口罩”玩坏了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