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 正文
  • 图游泰安丨沿着一条河往前奔流

    沿着一条河往前奔流

    文丨山里人

    我站在南城门墙上,看着城门外明石桥上放河灯的人流。

    石桥横跨在汤汤急流的汶河上,桥这头摆设了两个撑着红篷布的吃食摊。桥墩两侧都摆放了碗灯,勾勒出桥的轮廓。桥头、桥身整体看上去就像一条放飞的龙形风筝,放河灯、看热闹的人流就随着这风筝,在大汶河上漂着。

    河流很宽,不经意间,一轮满月从石桥的东南方向怯生生地升起来。月亮又大又圆,好像是特意赶来参加这热闹的集会。她在桥的上游河面上投下了一条红色的绸带,而一盏盏河灯脱离了石桥,悠悠地向下游漂去。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一天生活在大汶口两岸的人们要到明石桥上放河灯,悼念逝去的亲人,也祝福活着的人生。

    河灯又称"荷灯"。

    在南门门洞下,我看见有女孩子卖的河灯,就是一朵朵白荷花的样子,花蕊的位置是一盏红蜡烛。也有卖孔明灯的,但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孔明灯是禁止放飞的。但也有人忍不住,趁着夜色放飞一盏、两盏。

    更多的河灯是自己动手扎制的——用白色的硬泡沫包装盒做船身,插上一根两根扫帚苗做桅杆,用红纸糊上几面三角旗,再插上几根红蜡烛,在"船帮"上草草画一条、两条鱼,写上"一帆风顺"字样,一盏河灯就做成了。

    一家人托着河灯到石桥上,蹲在桥墩上,点亮蜡烛,轻轻放进河水中,眼看着河灯顺流而下,所有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就都有了寄托和释放。

    大汶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在这条河的南北两岸首先发现、命名。数千年下来,这条河流就像血脉一般,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之花。大河也像大山一样,是人们心灵和信仰的寄托。

    在大汶河上游、离大汶口不远的旧县,每年元宵节过后,正月十六一早,生活在汶河两岸的人们都会携家带口从旧县大桥上走个来回,据说如此就可祛病消灾,健健康康。旧县的爬桥节、汶口的放河灯,一样的,人们都是在这条河里,明白了生之美好、死之安宁。

    除了孔子一次次慨叹着"逝者如斯夫",风尘仆仆地渡过这条河流,我不知道还有哪位先哲曾在这条河上感悟过生与死。而守着这条河的人们,世世代代却用一种固定节日的形式,自觉不自觉地、一脉相承地延续着人们对生与死的风俗和信仰。无论人生如何忙碌,这条河、这些节日总在提醒和告知人们:生命就像一条河,来有所本,去有所托。我们是沿着一条河往前奔流,没有一条河会从你的人生白白流过。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