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公移山”植绿护绿代代传 “绿水青山”使命在肩写新篇——记徂徕山林场的奋斗者们

    QQ截图20181221090057

     

    冬日的徂徕山,没有了阔叶林树叶的遮盖,山势更加突兀峻拔;伫立于峰峦高处的护林瞭望塔,像一个个守护大山卫士也愈是显眼;遍布山间沟壑的刺槐林把绿色交给了春夏秋三季,像一群群灰色着装的士兵在蓄势而发;而根植于峭石孤崖上的松柏傲雪而立,始终固守着大山的绿色。山风吹来,松涛阵阵,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徂徕山林场卫士60余载的创业之歌。

    可谁又想到,这里也曾满目荒芜,十几万亩的大山只有几千棵树,到处是赤裸裸的沙石土砾,风起沙扬,雨落成洪,恶劣的生态条件让人苦不堪言……

    但今天,这里是全国十佳林场——泰安市徂徕山林场。林场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主峰太平顶海拔1028米,是山东省第六高山。经营面积13.5万亩,林地面积12.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0.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7.8%,是山东省第二大国有林场、国家森林公园、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徂徕山园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森林氧吧、全国首批森林经营示范林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单位、全国木材战略储备林项目基地、省级文明单位。

    目前,林场共有正式职工333人,合同制消防队员100人,离退休职工262人。他们的肩上也有沉甸甸的“军功章”、泰安市劳动模范、齐鲁好当家人、最美生态公益人物、全省十佳国有林场场长、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护林员、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最美职工……一份荣誉,万份耕耘,有一种奉献叫坚守,有一种执著叫担当!

    建场初期,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几乎为零,到现在森林覆盖率高达87.8%,徂徕山实现了从荒山秃岭到生态绿洲的华丽转身。然而,沧海桑田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这翻天覆地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林场人的凿石拓荒,他们就像“愚公”一般,凭着日复一日的奋斗,改变了大山的面貌,他们不是“愚公”却又胜似愚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又无形中变成金山银山。

    站在山巅,迎风而立,满眼尽是苍茫山林,故事还要从62年前说起……

    战天斗地,扛起“愚公”开山的绿化战旗

    1956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国营泰安专署徂徕山林场正式成立。一位名叫滕守礼的中年人来到这里,风沙扑面,怀揣着祖国交付的绿化使命,他和身后的兄弟们正式向大山宣战。

    “滕场长,这么大片山,咱咋干啊?”身边的职工问道。

    “你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咱现在就是愚公,一棵树接着一棵种,一代人接着一代干,早晚把这片荒山变成绿洲。”

    “那咱们住哪里啊?”

    “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在哪儿种树,就住在哪里,草棚、石屋都是咱们的家!”就这样滕守礼带领第一批林场工人打响了绿化战。

    大规模造林,面对如此浩大的绿化工程,滕守礼提出“封山造林、绿化徂徕山”的总方针,将整个林场划分为大寺、徂徕、王庄等十几个林区,按照立地条件,制定造林计划,冬季以整地挖穴为主,春雨两季主攻造林,严格技术要求,“穴面四十深三十,外高里低防流失,深挖浅栽踩踏实”的造林口诀至今在林场内流传。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槐树拦腰,松柏盖帽,杂木盘根的高山造林景观日益呈现。

    悬崖种树,“滕场长,前边坡太高了,人上不去,这一片咱不种了吧。”滕守礼并不回应,他把四五棵小树苗包上泥土捆在一起,朝着悬崖使足力气把树苗掷了过去,一捆树苗结结实实地落在了石缝里。用这样的方法,林场职工让峭壁穿上了绿装,到今天,人们看着崎岖的山路、陡峭的山崖也不禁感叹前辈们为了植树下了多少力气、想了多少办法。

    培育“百日苗”,徂徕山面积上万亩,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如何大规模育苗是个难题,滕守礼带领技术员们刻苦攻坚,在摸索中成功培育出“百日苗”,每年4月份开始育苗,7月份进入雨季后刚好栽种,在育苗费用和成活率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山前刺槐,山后松,橡子栽在半山中,枰柳栽在沟当中。”在滕守礼的带领下,职工们披星戴月,冒风顶雨,在生活条件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十年如一日,植树育林,到1964年林场面积达到13.6万亩,形成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造林基地,也成为了全国荒山造林的一面旗帜。

    “爷爷去世前还心心念念地想回林场看看,他说徂徕山是他一生的骄傲。”滕守礼的晚辈说。

    1963年,徂徕山林场被国务院授予“荒山造林先锋”锦旗,时任场长滕守礼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追忆往昔,走过峥嵘岁月的老兄弟

    “还记得咱雨季造林的顺口溜吗,大雨当小雨,小雨当晴天,天上下刀子,顶锅也得干。”“干林业就得豁得上,现在回林场看看,满山都是绿树,咱当年的汗没白流。”几位徂徕山林场的退休老职工聚集在一起,回忆起当年并肩作战的岁月,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骄傲又幸福的笑容,你一言我一句地,描绘着老兄弟的那些年。

    面对建场初期一穷二白的造林现状,林场人从育苗开始,“铁杵磨针”般地和大山作斗争,“那是1956年冬天,正是育苗的关键时期,可是天降大雪,苗圃地里的小苗子可不抗冻。为了保护苗子,大家上山挑土回来给小苗盖上。山上本来土质就薄,下了雪更是冻得当当硬,大家就找朝阳的地方,凿开冰层挖土,天寒地冻,大家的鞋袜都冻在一起了,手指上又是泥又是雪,一会儿就冻僵硬了,得经常哈热气才能化开。”今年87岁的梁春言讲起育苗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树苗培育好了,雨季也到来了,当时林场坚持四季造林,但雨季是造林的黄金时期,每逢下雨,职工们就披上蓑衣冲上山,蓑衣浸水后足足有20斤重,大家分好组,前边挖开树坑,后边的职工就赶紧把树苗栽进去,晚一点雨水就能泡满整个坑。大家顶着狂风大雨,干劲十足。雨模糊了视线,也染绿了山坡,大寺林区的刘术渭就曾创下一天栽下1000棵槐树的记录。

    “我那时候年轻力壮,主要负责从苗圃地挑苗子供应给林区。”今年84岁的邓恒德说起话来依旧中气十足,“最多的时候挑过100斤的苗子,每天走80里路,其实根本没路,都是山石梁子,有个地方很陡峭,叫好汉坡,意思是胆小的人都不敢走,我当时挑着担子,硬是闯了过来,从来没有耽误林区栽树。”

    除了艰巨的造林任务,艰苦的生活条件也是很大的挑战。16岁就进入林场工作的王德泉老人回忆说:“刚建场的时候,口粮短缺,每人每月20斤的粗粮,大家都是饿着肚子干活,下午完工后,就挖野菜、掐地瓜秧充饥。没有房子,40个人挤在一间帐篷里,晚上出去方便一趟,回来就没地方躺下。我还记得有一年冬天,晚上刮起白毛风,大家紧紧抓住帐篷,可风还是把帐篷刮到了深沟里,实在是找不回来了,我们就裹着被子,度过了一夜,当时真的冻成了雪人。”

    苦难没有动摇决心,信念锤炼钢铁意志。林场人克服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越战越勇,绿化荒山的斗志更加坚定,“我们各工队、林区之间经常开展劳动竞赛,看谁种得多,看哪片林子成活率高。有的山片土质差,我们也组织大会战,一起攻下难题。”这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传统,一直流传在徂徕山,在后期营林管护中,也经常开展比赛,比学赶帮超,交流经验,不仅有一人修枝700株的记录,还探索出高效高质的“一镰修枝法”。

    付出从不会被辜负,林场人的那股干劲汇聚成磅礴之力,打赢了艰苦卓绝的绿化战。“以前下雨山上流淌的是浑水,植被多了,水流越来越清澈了。”从小在徂徕山长大的老职工朱传森动情地说。

    如今,第一代林场职工都已老了,那段满载青春与奉献的峥嵘岁月,是他们难以磨灭的珍贵记忆,是林场发展的根基命脉,更是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的宝贵财富。因为,他们不仅是徂徕山林场建设的拓荒者,更是当之无愧的生态英雄!

    大爱无言,撑起林场半边天的铿锵玫瑰

    1963年,以赵洪兰为代表的100多位女知青从济南来到徂徕山林场,从此,徂徕山的天空不仅有风和日丽,还有了彩霞漫天。

    赵洪兰从小在城市长大,初到林场时,她被分配到徂徕林区马场工队,站在海拔900米的高山,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着她。俯瞰山景,云朵一层层地盘旋在山谷,堆叠着向上升起,腾腾雾气笼罩翠绿的大山,仿佛仙境一般。一场大雪过后,整个大山白茫茫一片,神秘又圣洁,绒绒白雪包裹着浓绿的松柏,更是美不胜收,尤其是中军帐的那对龙凤松,蓬松舒展的松枝缀满冰挂,有的像玉坠,有的像玻璃球,玉树琼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除了美景,工作也让赵洪兰充满“新奇”。在苗圃地“看鸟”,幼苗刚出土时,鲜嫩的胚芽引来众鸟啄食,为了保护幼苗,赵洪兰手挥红布条、敲打着铁盆,把鸟吓走,渺无人烟的大山,从日出站到天黑,有时听到异响,赵洪兰都害怕得揪心。还有采集槐树种子,赵洪兰拿着竹竿和口袋,走遍了漫山遍野,脚上的水泡磨破了,口袋里的种子也装满了。一个月后,远在银川支边的妹妹回济南看望父母,赵洪兰正打算回家团聚,却发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鞋子都磨烂了……

    然而,这仅仅是最轻松的工作,修枝定株才是重头戏。前期栽种的树木长到一人高了,这正是“去弱留强”,保障树木成材的好时机。从未干过农活的赵洪兰拿起了砍刀,挥舞着砍掉长势不好的植株,有的地方植株密度大,赵洪兰就蹲着进林,跪着砍树。当时每天的工作都是有定额的,但知青姑娘们手腕无力又缺乏经验,常常赶不上进度,有的甚至着急得要哭。赵洪兰作为大姐,一边安慰妹妹,一边带头苦干,数九寒天,她穿着薄衣,跪在雪地里修枝,却忙得汗如雨下,衣衫尽湿。第二年,知青姑娘们都转正了,赵洪兰因为工作突出,直接被定为二级工。

    除了工作上的肯定,赵洪兰还有另一个重大收获——爱情。身材高挑、谈吐大方的赵洪兰,是很多小伙子追求的对象,在热烈的追求和同事们的撮合下,赵洪兰嫁给了马场工队年轻能干的队长刘继河,从此,赵洪兰把根扎在了徂徕山。

    “虽是双职工,可一个月也见不了两次面。”这是赵洪兰的感叹,也是林场长期以来的现实状况。夫妻俩一个在林区、一个在工队,为了值班备勤,每月只有休班的时候才能团聚,更何况丈夫作为工队长更是长期驻扎一线,从此赵洪兰一副肩膀挑起了“工作”“家庭”两个担子。后来孩子多了,赵洪兰更辛苦了,可她从没有因为家庭原因申请过“特权”,上山修枝就抱一个、领一个,让孩子在周边玩耍,看着孩子小手冻得通红,赵洪兰又心疼又无奈,甚至有一次孩子差点滚下山坡,幸好有同事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果园喷洒农药,10几亩地将近300棵果树,赵洪兰背着喷雾器,棵棵果树爬到顶,每一层叶子都喷洒均匀,有时候几个孩子在树下玩耍,饿了、累了、哭了、吵架了,赵洪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满手农药的她,哪怕孩子就在眼前也不敢亲近,只能稍微休息一会儿,陪孩子讲讲故事、唱唱歌,安抚着孩子的情绪。清风徐徐,歌声悠扬,赵洪兰的孩子和果园里的小树苗一起成长、成才。赵洪兰这个柔弱又坚毅的女子,真正做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

    如今,赵洪兰已经80岁,她的晚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她所在的舞蹈队,代表社区比赛时,还拿过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提起当年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她说:“当时感觉徂徕山林场不像个工作单位,更像个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家,现在做梦都是在和大家一起修枝。”

    林场女职工一直是令人心疼又敬佩的群体,她们为了工作,长期驻扎山中,有的丈夫不在身边,有的孩子从小寄宿,她们对家人充满亏欠,每当有家人需要的时候,她们都尽全力保护家庭;她们又是伟大的,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她们都尽职尽责,到如今,她们中有高级工程师,有优秀护林员,有的还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巾帼不让须眉,在新时代,林场女职工展现出更加夺目的风采,一朵朵铿锵玫瑰在山谷中摇曳生姿。

    身残志坚,讲述聚沙成塔的奉献故事

    “草帽头上戴,汗巾肩上搭,口渴饮山泉、饥饿咽口冷馒头,爬山坡,蹚河溪,入深林,出山垭,辛勤汗水满山洒,火灾隐患细排查。”一首朴实的歌谣在山谷间回荡,唱的是树的知己,是林的伴侣,是护林员生活的真实写照。

    “时间过得真快啊,今年是我入场的第30年。”邓兴法看着自己负责的林片说。邓兴法是林场徂徕林区老君堂工队里一名普普通通的护林员,因为小时候的一次注射事故造成腿部残疾。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山路,他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但这并没有成为他工作的阻碍,进入林场以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许多工作都名列前茅。

    无论寒冬酷暑,他总是拖着残腿,一瘸一拐地在林内巡查。有一次夜间巡查时不慎摔倒跌入深沟,身上多处摔伤,当时手电筒被摔坏,距离最近的护林点也有三公里,不可能有人接应。凭着自己对这一片地形林情的熟悉,直到凌晨三点,他才摸爬着回到护林点。有人问他对讲机不是在身上吗,怎么不呼救,他却憨厚地说:“我怕一呼救,全场人都知道了,都为我担心,不值得。”

    除了日常巡山护林,邓兴法心心念念的还是植树造林,在他管护的林片旁,有座荒山叫珂珞山,邓兴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96年,他主动向场里报告,将荒山承包下来,清理杂草、垒护堰、挖鱼鳞穴,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开春,他就精心栽植上了板栗、核桃、柿子等小苗,开垦荒山的辛劳可想而知,更何况邓兴法还身有残疾,有时在荒山忙碌一整天,腿都累麻木了,要一瘸一拐地挪回家,妻子心疼地劝他放弃,“咱看好林子就是了,干啥受这份罪。”邓兴法也不是没动摇过,但他把荒山看成自己的孩子,早已舍不得放弃。就这样,经过4年的艰苦劳作,他硬是让70余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共栽植板栗2800余株,核桃500余株,柿子110株,其他杂果近百株。又过了几年,珂珞山的经济林管护越来越好,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大家都替邓兴法高兴。但2006年,邓兴法却做了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他不顾亲朋劝阻,毅然将这片经济林“退还”给了林区。有人说他看山看傻了,他也不生气,总是笑呵呵地说:“这山是国家的,我是林场职工,咱拿着工资,种点树还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邓兴法的付出得到了周围人的高度赞同,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7年他被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护林员”荣誉称号。从此,他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护林工作中,其实邓兴法只是护林员的一个缩影,在林场深处,有数不清的“邓兴法”用双手捧出了大山里的明珠。

    日夜瞭望,守护茫茫林海的忠诚卫士

    在徂徕山林场有个口号叫“林场大事,防火第一”,为了确保防火工作万无一失,林场人工作期间24小时坚守在岗,护林点、检查站、瞭望台等特殊岗位更是严峻,进入防火期,每月最少有26天坚守岗位,他们牺牲了太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用一方孤守换八方平安。

    1982年,王传坤来到徂徕山林场锦罗林区滴水岩工队,从事护林工作,2013年,来到海拔700多米的炮楼顶瞭望台,成为了一名瞭望员。在这里,他和另一名同事24小时轮流值班,瞭望范围7000余亩,每天3次向林场防火值班室报告瞭望情况。因为担心发生意外,他睡觉从不敢脱衣服,每当疲倦时,就在屋子里来回走动。就这样每年监测各类森林用火上百次,参加工作以来,他所在的防区从未发生过火情。

    有一次,王传坤巡护到付家沟,发现村民刘某在离林缘不足50米的坡田里,点火烧地边。当时天干物燥,风也不小,一旦火势蔓延入林,后果不堪设想。王传坤立马冲过去,将火扑灭。当场对刘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刘某听后,不仅认识到错误,还有些后怕,立即保证以后再也不烧地边了,还主动做起了付家沟村的义务防火宣传员,王传坤正是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了周边的防火氛围。除了防火瞭望工作,王传坤在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林道清理和防火线清理等生产劳动中也是积极投入,职工们都说他虽然沉默寡言却是个有心人,在巡护林子的时候,他随身携带着锨、镢之类的工具,遇到被雨水冲毁的路面,就覆土平整好;看到被风刮歪的新植树,就扶正围土固实……

    如果说工作和家庭是一架天平,那么王传坤“偏心”太多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很少休班,加上道路难行,每次回家多数时间都在路上。说起对家庭的愧疚,王传坤说那就是尽快为年迈的老母亲翻新房屋。为了工作,王传坤已经36年没有陪母亲过年了,如今母亲已年近耄耋,独自一人住在老家,房子年久失修,王传坤说如果再不为母亲修缮房屋,自己的心里真是苦涩难言。

    2008年,王传坤被评为“泰安市劳动模范”,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此后又被评为“齐鲁最美职工”“2017年全市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有人说,能够得到如此荣誉的人,一定是有着丰功伟绩吧,其实,王传坤的故事很平凡,他就像这片森林中的一棵树,扎根于此,从不张扬,他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却如春蚕如蜡炬,穷尽一生抒写奉献。

    无悔坚守,成就万木争荣的绿色梦想

    1996年,刘加强在山东林业学校毕业,进入徂徕山林场,辗转多个岗位后,2013年,他来到大寺林区皇姑墩瞭望台,科班出身的他多次放弃调岗机会,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他却说瞭望台的工作,需要吃得苦、耐住寂寞,交给别人,他不放心。

    刚到瞭望台的时候,刘加强也曾认为只是瞭望火情,有什么难的,但真干起来,却发现其中的门道还真不少。他所在的瞭望台海拔900多米,如果没有专业积累,烟火与低云、旋风带起的尘土,很难分辨清楚,特别是刚下过雨的时候,森林笼罩着一层薄雾,常常分不清是烟还是水汽,远距离判断更容易出错。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对标地图,一座山头一座山头用心记,一本《瞭望员守则》,不知学习了多少遍,连书页都翻烂了。巡逻的时候,他用脚步丈量,估计出山与山的距离,很快,他跑遍了辖区所有的高山峡谷,对附近的山林、道路了如指掌,工作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瞭望台的工作有多苦,三天三夜也说不尽。冬天,遇到大雪封山,断水断粮就靠吃野菜和雪水渡过难关。夏天,蚊虫猖獗,巡逻回来,满身都是蜱虫,最多的时候,刘加强在衣服上抓出了200多只。但最苦的还是孤独,没有现代娱乐设备,没有完善的生活设施,每年都有七、八个月的时间,要远离亲人,独自生活,偶尔学学鸟叫,唯一的听众就是大山。还记得那年除夕夜,刘加强夜间巡查,眺望村庄里万家灯火通明,他想象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年夜饭,看看春晚,聊聊家常,那是多么温馨的画面,想着想着,他不禁笑了,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妻儿,可实际上他站在深山里,陪伴他的只有刺骨的寒风和无边的黑夜。

    在上世纪,中专学历并不低,刘加强的许多同学都在不错的岗位上,看着同学们都小有成绩,他从未眼红嫉妒,他说:“我不是个追名逐利的人,我看好这片山,也是做出了成绩的。”唯一让刘加强心酸的还是孩子的教育,他说,自己从未参加过家长会,山上信号不好,也不能和孩子通视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己也只能干着急,说到这里本就沉默的刘加强眼圈有点红了,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瞭望着茫茫大山。

    使命担当,续写新时代“愚公”移山新篇章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自此“美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限定词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更高高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林场职工既欣慰又自豪,更深知责任重大,如何在新时代高擎生态旗帜,打造生态高地,需要职工们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有思想、有本领、有能力的领路人,徂徕山林场锦罗林区主任郑金柱就是其中代表。

    郑金柱是个标准的80后,“林三代”加“夫妻岗”,说他是林业世家也不为过了,他对大山的感情真挚饱满。2012年,刚满30岁的他,担任锦罗林区负责人,上任第一天,他就带着支部班子调研林区情况,总结出林区“三大难”,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二是防火压力重大,三是林地争议突出。

    顺着这三条线,郑金柱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他从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入手,自2014年连续三年,翻新林区、工队、瞭望台房屋,引水上山、高山通电,几年间,锦罗林区大变样,郑金柱在林区是年龄最小的,许多老职工都是他的叔伯辈,但只要一提起郑主任,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防火工作上,郑金柱着实动了脑筋,他说,“防火”不仅要加强值班备勤,更要加强宣传,让“防火”二字深入人心。他带领林区职工,去周边集市、村口发放防火挂历,在林区防火工作用车上安装防火宣传展板,播放防火知识,让车开到哪里就把“防火”宣传到哪里。在他的努力下,附近村民的防火意识高涨,特别是2017年,在他的争取下,村民将坟墓迁移至安全地带,从源头上杜绝了因祭祀造成火灾发生的可能,有人问村民,“迁坟这么大的事,郑主任是怎么说动你们的?”村民们说:“郑主任经常和我们拉家常,帮我们干活,他经常和我们说防火的重要性,大家听得多了,也就都明白这个道理了。”

    锦罗林区的林地争议问题由来已久,郑金柱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带领支部班子查找老协议,搞清楚林区边界,挨村挨户进行走访,有段时间他每天早晨5时到村大队,与村两委进行对接协商,吃住都靠在村里,走路、聊天都在和村领导沟通林地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锦罗林区无偿确权国有林地近3000余亩。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再次无偿收回插花地30余亩,为保全国有林地资源拼尽了全力。

    开拓进取,绿水青山背后的发展之路

    以滕守礼为代表的第一代林场人为祖国的绿化事业默默付出,他们就像“愚公”一样,移走了荒山秃岭,换来了绿水青山。

    2003年,徂徕山林场组建了以边炳梓为书记、场长的新一届党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徂徕山林场由差额事业单位恢复为全额事业单位,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全场454名在职和270余名离退休干部职工欢喜雀跃,激情骤增,林场上下呈现出人心稳、热情高、干劲足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从破败不堪到焕然一新、从死气沉沉到活力四射的华丽嬗变。林场党委班子以林场改革为契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全场干部职工实施“五大工程”,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004年以来投资2.2亿元,全面改善了路、电、房、水、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012年总投资1.58亿元,是建场以来国家投资总额的7.8倍,硬化改造林区道路48公里,进行场内电网改造100千米,改建危旧房16处,新建、加固水库3座,建设现代化防火监控指挥中心1处、监控基站23处,实现火情监控覆盖率80%。朴素庄重的办公楼建起来了,干净舒适的职工宿舍搬进去了,蜿蜒平坦的盘山公路畅通了,现代化办公网络基本覆盖了,林场基础设施实现了天翻地覆的改善和提升。到如今,一走进徂徕山林场,层峦叠翠的自然环境和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交相呼应,林场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直线飙升,从业自豪感油然而起,保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坚定。

    资源管护工程,防火是林场的“天字号”任务,结合林场实际,林场党委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率先提出了“彻底清理林木扫地枝、铺地枝;彻底清理林道、防火线和旅游路、步游道两侧可燃物;党委班子带头‘四不两直’实行夜查机制,以及‘在岗履职’,林区大事防火第一,任何工作不得冲击防火工作,任何工作不得冲淡防火工作”等先进理念,并严格执行。长期以来,林场严格值班备勤、强化队伍管理、扩大防火宣传,坚持林场领导班子作表率,休息日、节假日带头在岗,防火期内24小时抽查一线履职,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购置防火物资、器具、设备,不断强化防火硬件建设,进一步筑牢了森林安全“防火墙”。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方针,不断完善病虫害监测体系,近年来,年均投入防治资金70余万元,年完成防治作业面积4.4万亩次,特别是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在常规防治基础上,自2012年起,每年实施飞防,有效降低了虫口密度,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的。同时,加大林政整治力度,先后开展“清山”“亮剑”“打击春季滥挖乱移”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巩固了资源稳定。林场以防火、森保、林政三大板块为施力点,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森林火灾始终保持“零发生”,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的一致肯定。

    绿化提升工程,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大力组织开展造林绿化,积极完成荒山造林、森林植被恢复和主干公路沿线、景区景点、林区工队周围绿化美化工作,目前“灭荒”任务已顺利完成,林场辖区内基本消灭荒山。同时,以上池植物园为重点,大力推进多彩森林建设,综合管理265亩,建立了玉兰园、花楸园、海棠园、杉木园等8个特色园区,及时对林木资源进行森林抚育、树种改良、引进珍稀树种等营林工作。经过多年来的森林抚育经营管理,徂徕山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由2003年的80.2%提高到现在的87.8%,森林蓄积量由2003年34.5万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60.05万立方米,林木资产由2003年的0.35亿元增加到2.35亿元,“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和“绿起来、美起来、彩起来”的景观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民生工程,林场从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先后完成职工棚户区改造364户,总建筑面积34344平方米,基本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2014年国家补助改革试点资金2260万元,林场坚持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全场职工齐上阵,共同动手,改善一线工作生活条件。截至目前,全场所有护林房、瞭望台等工作地点全部通水、通电,结束了用蜡烛、煤油灯照明的生活。林场还推出“七个一”特色活动,即每年“一次春节团拜走访”“一次特困党员和职工救助”“一次全场文艺汇演”“一次金秋助学”“一次艰苦岗位慰问”“一次职工运动会”“一次全场职工健康体检”。以上“七个一”活动,基本贯穿了全年每个月份和重要时间节点,打造了独具“林场标签”的民生建设品牌,实现了基础保障、文化提升两手抓、两手硬。

    文明创建工程,为全面保持和提升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林场坚持“修枝、防虫、清理防火线”等高强度劳动全部由职工自己动手完成,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生产劳动制度》,奖勤罚懒,规范和约束干部职工履职行为,确保每个部门、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实现规范化管理。坚持将文明创建与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加强组织领导,深化业务培训,突出道德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利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场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思想教育,教育引导全场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思想先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文明单位。在一系列努力下,自2014年起,林场连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林场的发展有目共睹,建场以来,林场一度成为我市我省乃至全国林场改革和经营工作的样板,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体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林场共接待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福建、广西、山西、重庆等10个省(直辖市)及省内近百家兄弟林场、行业单位、党委政府考察团体来场参观学习。先后有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位省部级领导来场视察工作。2016年,在国有林场改革示范点改革工作验收中,验收组组长、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张耀恒给予了:“徂徕山林场的改革模式代表性强,可复制、可借鉴,可在全国国有林场改革中推广”的高度评价。建场62年来,徂徕山林场坚守“人在,树在”的初心,牢记“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指引下,正向着更加广阔的天地腾飞。

    初见林场人,很多人以为他们就像大树一样平平凡凡,没有什么好描述的,可一旦走近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热情、自信,像白杨般挺拔向上;他们踏实、睿智,像国槐般成熟苍劲;他们勤奋、善良,像雪松般雄伟坚定。他们汇聚起来,那便是万木吐翠、漫林碧透的松原槐川!

    初冬的徂徕山,山风阵阵,林海茫茫,积蓄着生发向上的力量。

    永远的林场人,扎根深山,播植绿色,新时代续写新的篇章!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