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留漏洞死角 筑牢生态屏障

    近日,肥城市委书记、肥城市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常绪扩做客"泰安市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专题访谈"节目,就肥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留“漏洞”、不留“空地”、不留“死角”,讲认识、谈措施、话未来。

    坚持创新导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肥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全面治理、综合治理,是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统筹规划、全面治理,全面提升,不留“漏洞”、不留“空地”、不留“死角”。“我们始终把生态保护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创新实践,通过实施采煤塌陷地治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损毁山体修复等工程,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常绪扩说,2017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启动以来,肥城市把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树牢“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结合肥城的实际,积极对接谋划,精心组织推动,顺利完成了项目筛选上报、实施方案制定等各项工作。

    具体来看,肥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共规划地质环境、土地整治、水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监管能力建设5大类、16个项目,总投资24.17亿元。截至目前,7个国土类项目已开工建设24个子项目,整治面积13.58万亩,投资4.66亿元,争取年内初步完成19个国土类项目的建设。

    塌陷地变竹林,描绘“三面荷花一面柳,半城春色半城湖”美景

    生态环境是民众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如此庞大的工程体系究竟能为肥城市带来什么改变呢?

    常绪扩坦言,肥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实施,能够系统化解决肥城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改善采煤塌陷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现肥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目标,有效提升境内流域水环境质量,更好地保障南水北调沿线用水安全。为此,肥城市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将其作为建设“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的重要抓手、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重要载体,按照“地企同心、产城融合、转型升级、振兴矿区”的方针,聘请荷兰NEXT公司完成概念性规划,拉大开发框架,力推传统产业转型、现代产业集聚,打造结构清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的新旧动能转换山水产业新城。

    同时,肥城市还积极同国际竹藤组织对接,选取合适种类,在适宜的采煤塌陷地进行栽植,并延长配套产业服务设施,建设特色竹林小镇,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在一个投资8980万元、整治塌陷地3.3万亩的项目建设中,突出“水生态”建设,实施河道清淤,联通水面,开湖造景,畅活区内水系。其中还栽植多种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优化绿化树种,发展竹林390亩,以改善区域小环境;融合石横丘明湖湿地公园建设,打造沿路沿湖景观,提升生态宜居环境。最终将治理区域建成“三面荷花一面柳,半城春色半城湖”的优美风景。

    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项目只是肥城市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一个缩影,而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无疑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生态修复工程与产业布局、乡村振兴融合提升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高度一致性。而肥城市按照“集中连片、分类施治”的工作思路,对纳入修复工程的项目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编制了以“水生态”恢复工程为主的康汇河流域采煤塌陷地生态恢复治理、以农田环境改善为主的大汶河流域土地整治、汶阳田高效生态农业治理和以绿色修复为主的康汇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相关规划。同时,还结合肥城实际,将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实施同产业布局、乡村振兴、扶贫脱贫等工作有机结合,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占补平衡、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汶阳田整治改造等项目积极纳入并整合到肥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试点工程的范围,统一规划和部署,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生态保护修复纳入到项目预期管理目标中,将单纯的追求新增耕地向全面提升生态保护水平转变,注重生态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生态防护水平的提升。

    未来,肥城市将积极向上精准对接,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一步加压奋进、拼搏实干,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奋力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群众高兴的“民生工程”、惠及子孙的“福祉工程”。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