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岁红色报人的记者生涯

    今天,是第19个中国记者节。回顾过去,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不断发挥着传播真理、唤醒民众、鼓动革命、引领潮流的巨大作用,翔实记录着祖国的发展,为大众呈现时代变迁。而又有谁,曾记录下记者的芳华岁月?在今年记者节来临之际,最泰安全媒体记者来到95岁的“老记者”方正家中,听他讲述战争年代不一样的记者经历。

    深入战区采访,多次化险为夷

    “我们相差了近70岁,可以说是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业务交流,我很欣慰,因为如今的时代正是我们这代人希望的样子。”方正说。他在家中找出了记录着点滴往事的物件:有曾经《泰山时报》老同事宫达非给自己的书信,有老照片,还有自己曾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他说,人越是上了岁数,越是爱回忆过去的事,那些曾经的片段也在交谈中逐渐清晰起来。

    “为了寻找共产党,寻找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我来到了泰山。果然,在这里找到了党,找到了八路军,确定了此生的道路。从那,才爱上了泰山。”这是方正发表在1979年10月2日《大众日报》的文章《我爱泰山》中的片段。正如文中所说的,他的事业从泰山开始,他的记者生涯也要从这里说起。

    时间回到1938年,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遭受日军的蚕食,方正家乡兖州的学校被迫停课,他转而前往私塾念书。1939年,泰山翠英中学复课,方正作为一名插班生进入学校。当年9月,中共泰山地委成立,负责领导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等县党的工作。同年10月10日,地委创办了机关报《泰山时报》。此时,方正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泰北参加了抗日工作,与地委工作人员进行对接,负责情报工作。1942年,19岁的方正进入《泰山时报》,成为了当时唯一的记者。“做记者时,没有老师教我写新闻稿,因此我写第一篇稿件时,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被当时的编辑批上了满篇空话四个大字。”老人说,抗战时期的记者要有勇气、有智慧,要去钻敌人窝子。方正清楚地记得,他的第一个采访任务就是去一个刚被日军扫荡过的村庄进行报导,可是当他到达村庄的时候,却没有发现村民的踪影,再加上刚从事记者工作,他只写了200字的笔记交差,无奈被编辑一顿痛批。现在说起来,老人还是记忆犹新。

    在随后的日子里,方正逐渐学习和积累经验,深入战区采访,记录第一手资料。有一次,方正在采访期间迎面碰到了日军小分队,他急中生智,将笔记藏进上衣,急忙脱下,跳进了旁边的小河中假装洗澡,躲过了日军的盘查。然而,战争的残酷让方正的内心始终无法平静。“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亲眼看到无数革命志士流血牺牲,我是个幸运者,也更加珍惜历史的馈赠。”

    作为唯一健在且亲历《泰山时报》(《泰安日报》前身)创办始末的人,方正对报纸有着一份特殊而且炙热的感情。他说,作为泰山地区最早的一份党报,《泰山时报》为泰莱地区传递党中央的声音,被泰山地区干部群众视若珍宝。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报纸的作用非常大,但由于物资极度匮乏,办报困难重重。报纸是敌人的心腹大患,参与办报的同志生活在极大的危险中。方正说,为了保证报纸的安全,当时报社编辑部一直跟随着地委机关在各根据地之间流动。但战时抗日根据地处在敌据点分割包围之中,长距离大规模地运输报纸是无法实现的,这样一来,《泰山时报》通过战时邮局逐期分送到本地区各县委机关、区、乡、村各级党组织以及抗日武装、团体,向干群和战士们传递希望,是大家的“精神食粮”。也正是这份报纸,鼓舞着泰山地区的人民,让他们时刻不放弃希望,与敌人殊死战斗。

    报纸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了线上线下多种制作和传播途径,时效性和传播性的优势更加明显。可是要知道,最初办报条件之艰苦是现在很难想象的。”方正虽已高龄,仍然坚持每天读报,对《泰安日报》《泰山晚报》的版面设计甚至是部分栏目都有所了解。

    方正还特意拿出一份《泰山时报》复印版说,当时的《泰山时报》为三日刊、四开四版的石印小报,每版可容3000字左右。最困难的时候,印刷报纸的底版就是一块青石板,誊写后把纸平铺上去用滚子蘸上油墨进行印刷。刊登的内容主要是国内的要闻、社论以及泰山地区本地新闻,特别是抗日斗争要闻。除此之外,还有国际战场上的斗争形势。“战时的道路并不顺畅,而且大部分被日军占领,当时承担着战时邮局工作的经理部配有7匹战马,确保两日内将刚出版的报纸送往所辖7个县。”方正说,报纸的排版印刷都是敌人的心腹大患,因此印刷和运输都是由地方武装来保证的。

    方正回忆道,当时的报纸属于革命刊物,要是让日军发现私藏私印是要杀头的。为了顺利躲避敌人的搜捕,他自学了简单的日语,在遇到敌人盘问和正面交锋时,用日语与其对话,并称自己是个商人。因为机智过人,长期生活在敌人据点周围的方正,多次直面日本兵全身而退,并在敌人的射击中幸免于难,将重要的情报成功传递,将革命期刊成功地办了下去。正因为如此,方正一直说自己是个“幸运儿”。

    方正清楚地记得,战时不仅条件艰苦,办报的设备也比较落后,仅生铁铸造的石印机就重达800余斤,十分笨重,导致报社不能随机关经常转移。为确保印刷安全,地委指示报社设立两个印刷厂,一个在茶业区的上王庄村,另一个在紧临雪野区的小楼村。如果日伪军在章、莱沿线扫荡,报纸就在博、莱交界的上王庄村印刷;反之,敌人进犯东部,印刷厂人员就步行30里到西边的小楼村印刷。与此同时,经理部跟随印刷部的移动而移动。编辑部将每期写好的药纸(类似铅印的刻纸)交给经理部,由经理部武装押运至印刷厂。由于采取这种灵活机动的方式,加上根据地民兵、群众的全力掩护,使得泰山时报社的印刷器材从未遭到敌人的破坏。

    “作为一个老报人,我深知报纸的作用之大,即使在和平年代,它仍然不可替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方正说,继续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是所有记者的指引。

    《泰山时报》是山东根据地唯一由地级创办的党报

    经历战争,方正多次死里逃生。他清楚地记得,在1942年10月17日的吉山战斗中,敌军集结兵力从三个方向向当时泰山地委机关所在地进攻,兵力超过5000人。战斗中,日伪军分6路奔袭驻吉山一带的八路军泰山军分区,而当时驻守的八路军只有五六百人,武器装备相对落后。南山的战斗结束后,日军对躲避在山下河边的我方工作人员展开了血腥屠杀,主要对象瞄准了《泰山时报》编辑部成员和部分印刷工人。“办报的人根本没有武器,可是敌人先是用机枪扫射,然后把已经倒下的人堆成一堆,盖上高粱秸放火焚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方正依然心痛不已。

    方正等同志根据当时泰山宣传部长、泰山时报社社长高启云的指示,全力保护电台,最终在此次转移中,背着电台顺利突围,到达了坐落在悬崖边上的逯家岭村,又登上了卧铺村东面的摩云岭,为《泰山时报》的继续开办保存了根基。“敌人退下山后,我们回去掩埋被杀害同志的遗体,我在吉山河一侧看到了自己的墓碑。”方正说,有人掩埋了17岁誊写员孟华的尸体,因为他们两人年龄相仿、身材相似,再加上被火烧过,被人误认成自己而立起了“方正之墓”。

    老人回忆道,当时他跟随地委宣传部及电台部的善后人员完成了保护电台的任务,也在战斗中幸免于难。日后,这支队伍成为《泰山时报》的骨干力量,担负起党报宣传工作的重任。

    “面对敌人的不断蚕食,《泰山时报》的发展可谓历尽艰难险阻,印刷厂也多次更换了地方,以确保安全。”方正说,上王庄村印刷厂和小楼村印刷厂的设置时间较长,最后经过会议讨论,将其转移到了柿子沟靠北山崖的地方(现莱芜境内),并盖了两间石屋,平时有专人巡逻放哨,防止陌生人进入柿子沟。茶业区联防队和上王庄村的民兵也积极配合,在柿子沟周围放哨、巡逻。到了1944年,山东根据地的抗战形势逐渐好转,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越来越乏力,省委与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开始顺畅起来。此时,在泰莱地区可以看到3日前出版的《大众日报》。在这种情况下,泰山地委报上级批准,停办《泰山时报》。这份在山东根据地唯一一份由地级创办的党报,在历经5年艰苦卓绝的刊行岁月之后,于1944年9月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方正也编入了大众日报社,继续与报业新闻打交道。

    在第19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方正为《泰安日报》写下“越办越好”的寄语。他说,“《泰山时报》是一份报纸,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记录了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传承的是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这便是中华民族坚贞不屈意志的体现,希望所有泰报人能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