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泰安 > 正文
  • 冯玉祥骨灰泰山安放之谜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出生,字焕章,安徽省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之称。曾两度隐居泰山。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装殓冯玉祥尸体的灵柩后空运到莫斯科,按照遗孀的意愿,尸体火化。死者的几名家眷、苏军和社会代表参加了葬礼,享受到了阵亡军人的待遇。冯玉祥的骨灰盒于1948年11月回到祖国。遵其遗愿,于1953年10月15日安葬于泰山南麓大众桥附近。谨撰此文,以示纪念。

     电视台采访,寻觅神秘老人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有幸为泰安电视台制作的“冯玉祥将军抗战专辑”作了介绍。对冯玉祥的评价,众说不一,有人称赞其为爱国将军,也有人斥其为彻头彻尾的军阀。周恩来总理在悼念冯玉祥将军时称:“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当谈到冯玉祥墓时,说道:“冯玉祥遇难之后,根据其遗愿,葬于泰山西麓。冯玉祥墓,坐落在他于1935年所建大众桥东首。是1952年破土动工,1953年10月15日安葬的。当时,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葬仪式。”

    采访结束后,有一位老同志问道:“怎么安葬的骨灰?”这一下可被问住了,看来研究得还不细。于是,就有了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想法。说起来容易,可真要寻找,还的确不容易。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当年的安葬者,是否还健在?即使那时20多岁,也已进入耄耋之年。通过联系泰山管委的同志、冯玉祥研究会和泰山研究专家学者,以及冯玉祥墓所在地天外村的老村民,依然未果。令人睡不好、吃不香。这个谜团,何时才能揭开呢?

    鸡年夏日的一个清晨,当阳光撒在大地上,岱宗坊公园早已鸟语花香。荷花紫薇争相开放竞红粉,画眉百灵你方唱罢我登场。练太极拳的翩翩起舞,耍剑的挪移翻飞,唱歌者引吭高歌,更有地书之人挥动如椽毛毫笔走龙蛇。

    7点左右,见一位老者迈着矫健的步伐,沿着园中曲径通幽的小路,背着一件乐器,气宇轩杨地跨过流水潺潺的石桥,来到枯藤缠绕的长廊下。先活动活动筋骨,然后取出二胡,悠扬地拉起来,时不时地还有几个老友跟着音律伴唱起来。

    我带着小孙女在岱宗坊公园晨练。走到喷泉边,孙女看到池中有小鱼,就拿着一个小网在池边捉小鱼。这时,忽然听到一声:“同志,看好小孩。”循声望去,原来却是那位拉二胡的老人,一脸非常严肃的表情。于是,忙挥挥手,表示感谢。虽不相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了一会儿,只见这位老者和几位老友在侃大山。老者说:冯玉祥在泰山办了不少好事,他创办了十几个武训学校,修了大众桥,是个好官。另一个老人插话道:冯玉祥还给老百姓送钱、送粮食呢。这位老者长寿眉一挑,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父亲是抬山轿的,还抬过冯玉祥呢,而且是抬后边。抬后头的技术高,掌握平衡。头几年岱庙里有一幅照片,后边那个抬冯玉祥的,就是我父亲;是我给冯玉祥安放的骨灰呢。”

    哎哟,是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惜没带钢笔和记录本,也没带照相设备。遗憾哪,只有改天再采访啦。

    千万之人被选中,真是荣幸至极

    时隔不久,我们又见面了。因为上次的缘分,寒暄后,便直奔主题。

    “贵姓啊?”

    “姓杨。”

    “怎么称呼?”

    “杨立泉,站立的立,泉水的泉。”

    “高寿?”

    “86岁。1932年二月初四生,身份证是1931年。”

    “住在哪里?”

    “泰安城青龙街。”

    “干什么工作?”

    “事情得从头说起。泰安解放后,我就参加了工作。先是在泰安县建筑工程队工作。这个工程队,是泰安县长提议建的。最初有7个人,一个是我叔杨金城,一个是我老师杨富长,还有王金涛、宋宪才、王学贵、王学才、尹作星。”

    “怎么被选中的?”

    “1953年10月上旬的一天,我叔和我老师把我叫去,说冯玉祥墓基本修好了,上级领导叫我们建筑公司挑两个政治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同志去。干什么呢?安放冯玉祥骨灰盒。经单位研究,决定让你去。我一听,既感到惊讶,又感到兴奋。”

    “就你一个人?”

    “还有一个,叫刘增福。是我表弟。”

    “听到这个消息,当时什么感觉?”

    “高兴的不得了。不光为自己高兴,也为我表弟刘增福高兴。泰安地区那么多建筑公司,何止几十家,泰安地区那么多建筑工人,可谓成千上万,自己能被选上,真是烧高香啦。我是我叔和我老师的爱徒,当即表示决心一定圆满完成任务,绝不给叔叔和老师丢人。”

    “那时身体怎么样?”

    “我身体棒着呢,那时20多岁,1米7多点,百十斤,好打篮球。”说着,做了个投篮动作。

    “能被选上,说明技术很高,是不是?”

    杨立泉面带自信地说:“这不是吹的,我学习很认真刻苦,技术也是过硬的,是先进工作者哩,得过一等奖。这样说吧,20世纪50年代,我就是5级工,工资74万。不过那时1万只相当于以后的1元。我后来是8级工,属于高级技工。现在,国家还发养老金五千多元呢。扯远了,扯远了。”

    “怎么布置的任务?”

    “10月12日,我和表弟刘增福赶到大众桥西边的一间办公室。一位领导给我们谈话。他说:冯玉祥是一位爱国将领,在这里修墓很有意义。这次选四个人来完成安放骨灰任务,除了泰安建筑公司的两个,还有淄博建筑公司的两个。希望你们团结配合、保质保量地完成好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当即表示,要尽心尽力,坚决完成任务。”

    面对传世工程,必须精益求精

    “你们参与冯玉祥墓的修建了吗?”

    “没有。我们去时,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墓阶已修好,共4层,计66级。四层代表他一生走过的四个阶段:第一层20级,代表从出生到弱冠从军;第二层14级,代表从青年到成年;第三层14级,代表他由一个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民主战士;第四层18级,记述他坚持抗日,反对分裂,为祖国的民主与和平奋斗不懈的战斗生涯。66级台阶,象征他一生渡过了66个春秋。石壁已铺好,只是冯玉祥头像位置是个窟窿,外圆内方。”

    “你们四个人怎么分的工?”

    “四个人的分工是:我们泰安的两个每人各拿一个高马凳,淄博的两个每人各拿一个长夹板。我们把两米来高的马凳放好,淄博的两个人把两条木板横在马凳上固定好。10月13日,我们按照安排进行训练。主要练习安装和拆卸。第二天,练习拉倒链。要用倒链把两块石板吊起,待安好骨灰盒,要用两块石板封上洞口。”

    “练习了几天?”

    “就练习了两天。10月15日早晨,我们先把马凳放好,然后

    固定好木板。过了一会,冯玉祥的儿子和女儿来了,两个人侧身抱着骨灰盒。他儿子爬上架子,放好骨灰盒。我看到骨灰盒上的冯玉祥像,是穿着军装带穗的照片,非常威武。他儿子下来后,我们上去,封上口,勾上缝。

    “安放仪式很隆重吧?”

    “是的,非常隆重。在举行的冯玉祥先生骨灰安葬仪式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了挽联,中央领导、省领导和泰安当地领导来了不少,有大胡子李济深,冯玉祥夫人李德全也来了,参加安葬仪式的有八九百人。”

    杨立泉呷了一口水,摸了一下嘴巴,慢条斯理地接着说:“冯玉祥墓这个地方风水很好,背依泰山,前临西溪口深涧,左右有东西科学山,坐东面西,正对跨西溪石峡两岸的大众桥。墓以泰山所产花岗石砌筑。”

    “是否经常到冯玉祥墓转一转?”

    杨立泉捋了捋下巴,做了个滑稽的动作,说道:“以前经常去。每次到那里,都摸摸石墙。以后工作调动,去的少了。1955年,调宝成铁路干一年材料员。回来后,继续在泰安建筑公司干。1959年,调莱芜安仙煤矿,后改南冶煤矿。1988年,冯玉祥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优良传统的重要场所,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1989年,我从莱芜南冶煤矿退休,回到泰城的。退休后,我和老伴经常到冯玉祥墓。在那里散散步,回忆一下当年的情景,感觉挺自豪。自从老伴2015年去世后,我年岁高了,就很少去了。”

    “祝您快快乐乐、健康长寿!”

    “同乐、同寿!”谈到此,杨立泉意犹未尽,他眯着眼、摇着头,又拉起了《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