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高韵自胜 心静字亦清”

    中华泰山网记者 冯晓诚 图文

    殷培武现场挥毫泼墨。

    殷培武现场挥毫泼墨。

    殷培武,号“三惜斋主”,1952年生,山东新泰人。他曾是军人,1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他裁云为纸、折枝作笔;他曾是律师,在是非人间的酸甜职业里,他书写着四季变化,挥洒着内心情怀;他酷爱诗词,伴着经典古文的韵律,他挥毫泼墨、练字练心……如今,已年过花甲的他,历经53年的笔墨修行,更加明白如何正确地在汉字世界里运筹帷幄。

    结缘书法,翰墨即人生

    近日,记者来到殷培武先生家中。一进屋可以看到,不大的房间里挂满了他的各式佳作,让人眼花缭乱。铺满宣纸的书桌上摆着各种砚台和墨汁,一侧的笔架上挂满了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各式毛笔。记者循着满屋子的墨香,渐渐走进殷培武的书法生涯和精彩世界。

    聊起与书法的渊源,殷培武称,这要追溯到自己12岁那年。那时老师观其写粉笔字时用笔运腕灵活得劲,便指导其写大仿,自此他便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数十年如一日,积习成趣,从未间隔。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殷培武先后师从杨再春、旭宇、王长水诸位名家,渐悟书道,粗识艺理。50岁退休闲居后,他更是寄情于翰墨探奥,专注于汉字书法的基本功练习和艺术创作实践,用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书写。

    “书法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这辈子都离不开它了。要问我为何如此专情于它,想必是‘热爱’二字吧。”殷培武笑着说。

    笔耕不辍,练字即练心

    观其临案作品,记者看到,笔走蛇龙间似有声,给人的不仅是视觉效应上的画面美,更有听觉效应上的韵律美。其用笔的疾缓、轻重,着墨的浓淡、枯湿,尽显千变万化、不拘一格。没有剑拔弩张的张扬,也没有油头粉面的做作,多的是清风过庭,东方既白的从容舒朗。

    当代著名书法家旭宇先生曾这样评价:“培武书法格调清隽简远,灵空飘逸,章法自然率真,毫无故作之态……是其自身人品、阅历、学养所升华的人格襟怀。”

    “练字即练心。”殷培武常说,书法是使用笔墨线条表现心迹的一种艺术。十几年严肃紧张的军旅生活,养成了他坚韧不拔的刚毅性格;二十多年严谨繁忙的律师生涯,培养了他张弛有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也赋予了他特有的翰墨情怀,那就是“不与人争与己争”。

    殷培武说:“读天下书未遍,又能妄加雌黄。我一直坚信要自强不息对自己,厚德载物对艺友。做书法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耗得了时间,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这种心态让我获益良多。”

    术有专攻,传承即使命

    “朵朵花开淡墨痕”,半个多世纪心境和笔法的积累,终于厚积而薄发。殷培武所著的诗集《三惜斋吟草》、《殷培武敬书三家(儒、释、道)宝典》等广受好评;201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的《殷培武诗词墨迹》更是广受赞誉。

    然而,今年65岁的他,依然每天坚持练字,灯光下挥毫泼墨。每当有朋友赞誉他的作品,他总是谦虚地称:“我只是按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吾生而有涯而学无涯,唯术有专攻’在笔墨上下了点工夫而已,没什么可张扬的。退休前从事律师工作学了点法律知识,退休后用不着了,现在只剩下会写毛笔字了,还写不好。术有专攻,书法用功还在后头呢!”

    谈及书法艺术的传承,殷培武说,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书法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创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走书法艺术路的人,要具备三条:一有天赋,二要勤奋,三要积学养德,就是要有丰厚的阅历和学养。所以年轻时字写不好,到年纪大了,学养阅历厚实了,身体往往又欠佳了,这是规律,所以不能认为自己的字写好了。用时下的话说,书法艺术的创作实践,永远在路上!”殷培武说。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