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美食 > 正文
  • 《纽约时报》找到“世上最高贵料理” 不在餐厅在庙里

    不经营任何餐厅,她的素斋却被《纽约时报》誉为素食之巅。

    静观是一位师太,《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她:“世界上最高贵的料理,并不在纽约或是哥本哈根。韩国的一所偏僻的寺院里,一位59岁的尼姑,站在了世界素食之巅。”

    静观在调制料理

    她没有经营任何餐厅,只为她自己还有住在寺院里的尼姑们,还有那些造访她的人做饭。

    为造访者做的僧侣餐

    但即使是这样,她的烹饪功力比起地球上任何一位主厨都毫不逊色。

    不但好吃,外在也精致

    “我不是厨师,只是一介僧侣。”

    她出生在荣州,一个位于庆尚北道的城市。在家里七个兄弟姐妹中排第五,也是第三个女儿。

    懂事的她,在六七岁的时候,便开始为在农场辛勤劳作的父母做饭。受母亲的影响,虽身为出家人,她也试着去学习一种母亲的心态,为众人做菜。

    静观在喂小孩子吃饭

    “僧人可以是众生之母,不是单指某一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努力地以母亲般的胸怀包容大众。”

    小时候,父亲总爱跟她讲:一个女人要有能够随手做出7道菜的能力,只有这样,她才配拥有一个好丈夫。

    让父亲想不到的是,终于有一天,她认真地说:“不,爸爸,我不会去找一个好丈夫,我会住在深山里的一间小屋子里,在大自然怀抱之中,一直一个人生活下去。”

    在寺院呼吸大自然气息

    父亲哭了,不明白小小年纪的她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做出这个决定,是在她17岁的时候。

    17岁的静观

    母亲突然撒手人寰,使其一度萎靡不振。她不愿让自己未来的孩子也因她的去世而沉溺在悲痛中。

    于是,在1974年一个冬日的下午,她不告而别,两手空空,只身前往寺庙。

    那是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小女孩,却无比坚定地往山上走着。

    山路悠悠

    “我的母亲保佑我踏进了这座寺庙,就算到了今天,我仍感谢她宽容仁慈的品质,冥冥之中推动我,追随自由的脚步。”

    可是出家念佛这件事,对一个小姑娘来说哪有那么简单。她必须每天凌晨3点起床,晕乎乎地便开始上早课。之后在斋堂里生火做晨斋。

    念佛是静观的日常

    6点餐毕,再次诵经念佛。9点再诵一次,12点吃午斋,每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亲近大自然的静观

    偶尔,她也想向父亲撒撒娇。她写信给父亲:爸,我真的受不了了,快来接我回家吧。

    父亲急匆匆过来,生气地向寺中的长者要求接她回去。

    “其实,我写信给父亲,并不是我真正想回家,我只是想再见家人们一次。”

    一生为尼,不曾婚嫁的她,在父亲心中,总是充满遗憾。他不懂,女儿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于是决定亲自来寻找答案。

    精致的泡大白菜

    亲身经历过后,父亲有些崩溃,“你们吃的一切都是素的,不吃肉的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于是女儿为父亲做了酱油烩香菇,当她把食物交给父亲并让他在临近山谷的大山中安静地品尝时,无肉不欢的父亲也惊叹道:“它居然比肉还好吃。”也开始意识到只有平和的心态才能融入这种生活方式中。

    静观做给爸爸吃的酱油烩香菇

    人们说皇帝见了和尚也要鞠三躬,她70岁的老父亲深深向她鞠了3个躬后,便放心地回去了。

    一周后,父亲安详离世,如沉睡一般,毫无遗憾。

    “由于我的父母,我才能成为一个尼姑。我虔诚祈祷他们来世能享太平。”

    山间清泉般的内心

    烹饪和对佛教的信仰

    两者其实无异

    大量的佛教修行都是关于正念和念力,关于觉察。

    静观的料理来自于“觉察”的修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料理就是关于觉察,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熟思和关心,甚至比我们在最好的餐厅中所体验到的关心还要好。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荷花茶,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关于佛法的一种巧妙的隐喻。以液体的方式,来表达佛法的涵义,当然这有点深奥。她崇尚的是佛学思想,是关于活在当下,尊重食材、尊重地球、使人快乐,如何在过程中享受快乐,如何将能量注入食物。

    其实佛经钻研得有多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有佛。

    一同用餐、一同祈祷、一同劳作、一同砍柴、一同除草,一切皆是修行。或许,这就是佛的真谛。

    心中有佛的人自然能“吃”在一起

    酱油即永恒,它是生命本来的面目

    每每想到酱油,她总是很激动。喜欢看到黄豆、盐和水,在时间的作用下交融在一起,赋予所有食物新的生命。

    有些酱汁保存了5年或者10年,甚至100年。经由一代代传下去,成为传家之宝。

    酱油的制作

    通过制作酱油,她得以在先人的智慧中复活,如同他们重生。她开始明白这不仅仅是在做酱油,而是将自己融入到过去、现在甚至未来。

    顺其自然,任其生长

    在静观师太的花园,你分不清花园和森林之间的界限,她做的只是不断种植、开垦,让植物任意生长。剩下的就交给空气、水和阳光,因为她相信它们会创造美好的食材。

    采摘食材的时候,静观是感恩的

    她不在乎蔬菜是否美观,她不在乎被虫蛀过的叶子是否完美,这无关外形,而是与自然分享,其实花园本身就很美。

    植物共同生长,和谐相处。这很迷人。

    植物原本的样子就是最好的

    创造力与自负不能共存

    她不是为了名利而烹饪,做斋菜,又不需要和其他寺庙竞争。

    她说如果人能从攀比和嫉妒的心态中解脱出来,那么其创造力就不会有上限,而会像水涌出泉眼那样,源源不断地喷薄而出。

    “只要人想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也不会被自我私心所困扰,这就是我的信念。”

    拿得起,放得下,才叫身心自由。

    静观的生活观

    “我将食物视作一场冥想,我过着僧侣的生活,享受着喜悦和自由,我愿你这一生健康、快乐。”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