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新闻帅评 > 正文
  • 【新闻帅评】文化差异让经典解读变得不同

     

    本网评论员 程帅

    在美国某中文学校的中文班里,老师为学生讲解孔融让梨,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导子女礼仪谦让的典范。但在美国孩子(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 8-12 岁)这里却变成了主观武断、践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

    美国学生的主要观点有:

    “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孔融让梨的讨论这笔者想起了一部经典影片《刮痧》,影片讲述了移民到美国的一家,孩子身体不舒服时刮痧,美国教师因为看到他背部赤红,以为他受到了虐待,起诉到法庭,结果因为错综复杂的原因与中美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孩子暂时离开父母送到福利院,之后在这对夫妇的美国朋友,亲身实践了刮痧,拿出有力证据,让孩子重新回到家庭中。

    其实这都是文化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来自中美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孔融让梨被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用以教育孩子,是因为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道德的感召力,从中国人的崇拜中可见一斑,例如武圣关羽,崇拜关羽,是因为他讲信义,最受尊重的丞相是诸葛亮,也是因为他的忠义,而陷害忠良的秦桧背负的就是千古的骂名。

    而在美国的文化中,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观念深入人心,信仰基督教,社会生活中以法制为主导。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特别看重人的权利与人自身的自由。

    拿酒桌文化为例,中国人习惯给尊贵的客人倒酒,并有严苛的座次,而在美国喝酒乃是自愿,有一次某所大学请外教吃饭,按照中国式的坐序坐定后,有人给外教倒酒,外教有些生气,说:“想喝酒的话我会自己倒,你为什么让强迫我喝这些”。

    在教育中,美国的教育很强调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师生协作,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 而中国的教育更注重言传身教,即树立榜样让学生去学习。孔融在中国人的理解中,就是谦让的代表。而极富发散思维的美国孩子则给出了更多的解读。

    笔者认为,文化的差异是正常的,正因为这些差异才让文化丰富多彩,碰撞是必然的,相互之间也能取长补短,例如西方文化的平等观念,电视剧《家宴》主人公曾说,在中国餐馆,服务员则是伺候客人,矮人一截,而西餐馆的侍者和客人之间是平等的,只是接待。

    一位来中国的美国留学生说,“我在中国,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我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而在美国,虽然叫好朋友,但遇到事情却很少得到帮助,我很佩服中国人对情谊的重视。 ”

    文化的差异,让不同国家的人对文化的解读也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美国学生在孔融让梨上呈现不同的解读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