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文化——季羡林先生与泰山

    ●吕继祥

    公元2009年7月11日,“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走了,举国同悲,泰山呜咽。然则泰山不颓!梁柱不摧!哲人不萎!将犹如泰山一样“屹立东方,亿万斯年”,季老永远活在泰安人民心中!

    季羡林先生,山东临清人,生于1911年,是一位学贯中西、古今贯通的世界级学术大师。他对泰山也情有独钟,用季老的话说:“我对不起山东父老,没有为山东多做点工作,特别是泰山,我想一定要写点东西来赞颂,报答家乡父老,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基于这种赤诚之心,耄耋之年的季老抱病撰写《泰山颂》,并多次修改润色,倾注了许多辛勤和汗水。《泰山颂》滥觞于2005年4月2日为泰山的题词:“巍巍泰山,群山之尊,吐纳日月,呼吸风云,青青未了,养育黎民。世界之窗,中华之魂。加意护持,其以永存。”不久,温家宝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去看望季老时,季老向总理汇报说,他正在“写关于泰山的文章,名叫《泰山颂》”。“总得说来,就是希望泰山水更甜,祖国的花更美,更加政通人和”。并于次日在病房中写成了《泰山颂》。季老讲“这是未定稿,还需要修改”。此后,又对泰安的同志说:“我已经写了两稿《泰山颂》的初稿,总觉得不满意,可能是年龄大的缘故。我一直追求和坚持写诗稿和文学作品方面,不唯上,不唯书,要唯真,要唯实,要唯美的原则。”诚哉斯言!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季老多次修改过的《泰山颂》吧:“巍巍岱宗,众山之巅。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烟。阴阳变幻,气象万千。兴云化雨,泽被禹甸。齐青未了,养育黎元。鲁青未了,春满人间。星换斗移,河清海晏。人和政通,上下相安。风起水涌,处处新颜。暮春三月,杂花满山。十月深秋,层林尽染。伊甸桃园,谁谌比肩。登高望远,壮思绵绵。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可谓唯真、唯实、唯美!2007年8月4日,温总理再赴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老时,季老对泰山的认识又进一步深化,认为“泰山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泰山是“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温总理十分认同季老的观点,认为《泰山颂》写得很好。文章感人,而且有气势。称赞《泰山颂》就是“民族颂”,泰山精神就是“民族精神”。泰山人视《泰山颂》为至宝,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书写,于2008年5月勒碑于岱庙石刻园,成为泰山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其实,早在青年时代,季老就曾登临泰山,关注泰山。“我是1934年第一次登泰山的,那时23岁,在省立济南高中教书。当时,泰山非常幽静,路上基本上没有游人。斗母宫、经石峪、五大夫松,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路上没有感到怎么累,快活三里倒真是很快活。路很长,我觉得不爬十八盘就等于没有登泰山,在下面看,泰山不算高,到了泰山顶上一看,其他山很小,泰山确是很高”。(《中华泰山·序》)显然,这位青年,有着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一样的远大抱负。季老还曾回忆说:“泰山太了不起了。泰山的博大壮美和特有的文化内涵能激励人生、启迪人生,培养崇高的人生境界。我年轻时曾多次登泰山,感受她的博大胸怀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后来,对我的一生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至今一想起攀登泰山时的经历,就让人觉得兴奋和激动。”

    近一、二十年来,季老更加关心泰山、研究泰山和弘扬泰山文化。略举数例。

    关怀《岱宗学刊》。1997年,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创刊,宋绍香教授等到季老家请为题写刊名,当说出“岱宗学刊”的刊名时,季老便连声说好:“好名,好名!‘岱宗’——五岳之宗啊!”然后,他又微笑着说:“我又不是书法家,叫我写做什么?”“你是名人呀,‘名人效应’嘛!”“要‘名人效应’做什么?”宋绍香半开玩笑地说:“小地方要办一个大刊物!”季老听后笑了起来:“哈哈,泰山还‘小’吗?——高矣!大矣!”话语之间流露出对泰山的赞美和崇敬。他还对陪同的北大教授们说,弘扬泰山文化不只是山东的好事,也是全国的大好事,要支持《岱宗学刊》。由于季羡林等大家的支持,《岱宗学刊》越办越好,逐渐赢得了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好评。创刊不到三年,即1999年,《岱宗学刊》被国家出版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季老甚是高兴,颇为动情地题写贺词道:“岱宗公开发行,大快人心。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支持《中华泰山》。1996年7月,山东、泰安有关方面到北京大学季老处讨教如何拍摄好《中华泰山》,季老十分赞许,兴奋地指出:“搞部中华泰山系列片,全面宣传泰山,是件好事,很有意义。在全世界四大文明中,我们中国文明恐怕要数第一。什么原因呢?它从古至今没有断,很难得的。中国精神,泰山可作代表。”1998年6月,孙玉平编著的《中华泰山》文本出版,季老在百忙之中撰写长篇序言,赞誉有加:“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华泰山》在全国播出后,引起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这是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听说有关部门要把《中华泰山》送到国外播出和收藏,这很有意义”。“过去,人们登泰山看着很好,道理讲不出来。《中华泰山》的作者们做了这个工作”。“弘扬中华文化不是一句空话,现在,有些人把它当成句口号。实际内容怎么讲呢?报社、电台、电视台要和学术界合作。《中华泰山》摄制组和学术界合作得很成功,有搞历史的、搞地理的、搞文学的、搞美学的等等,不少专家学者还被请到现场讲了很多,这样一来,弘扬中华文化就有了深度和力度。具体地讲爱国主义,比讲空话好多了。一个中国人看了泰山而不爱这个国家的人恐怕很少。看了《中华泰山》而想到泰山一游的人也恐怕大有人在”。2000年4月,《中华泰山》金卡纪念画册出版发行,季老题写书名并赞扬为弘扬泰山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泰山是中华瑰宝,泰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山东人,我为泰山自豪,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泰山文化自豪。”

    奖掖后生学人。季老与泰安人张强的忘年交传为佳话,季老对泰安学人袁明英先生的关怀也为世人乐道。众所周知,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季老的话讲:“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是在石头上书写的泰山文化。”“有关国家政治、民俗信仰、儒释道俗、天人合一、哲理情理、天文地理、自然风物,无所不包,博大精深。对于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学、书法、美学、艺术、旅游诸方面均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泰安袁明英先生十年如一日,倾心于泰山石刻的搜寻、汇辑和研究工作”,季老深知袁君“耐得寂寞、舍得付出、无怨无悔”的“艰辛”,在袁君《泰山石刻》出版之际,“感袁先生之敬业,念泰山文化之弘扬”,特为之作序,“祈望泰山文化更加弘扬光大”。

    季老对泰山这种感情,不仅仅是一种“乡情”的流露,更是一种理性的“情怀”,或者说,他对泰山的感情和评价,完全是基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是东方文化研究的延深和归宿,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山观”。

    学者们研究,季老的泰山观有五:一是“泰山——五岳之宗,高矣!大矣!”二是“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博大、雄伟”。三是“泰山是中华自然景观的代表”。四是“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五是“‘国山’非泰山莫属。”综合分析季老的泰山观,有两大特点值得注意,即“国之魂魄、民之肝胆”——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天人合一”、“伊甸桃源”——泰山在国内外名山崇岳中“谁堪比肩”!

    在季老看来,“在世界上没有哪座山能和泰山相比,其原因就在于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泰山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东方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明史上也举足轻重。”能讲“泰山还小吗?高矣!大矣!”可以用“雄伟博大”四个字来形容。“在我们国内比泰山高得山多得很,可是因为历史的渊源关系,任何山不管它有多高,像泰山这么多值得信念东西是没有的。”“泰山在中国的地位,历史上、政治上、文学艺术上任何山也比不了。”他在《中华泰山》电视片中讲解道:“不讲别的,只提‘泰山’这两个字,就很崇高。为什么叫‘泰山北斗’,不叫恒山北斗,‘泰山’,两个字就很崇高”。泰山之“高”、之“大”,是指的精神层面。所以季老认为:“博大、雄伟,雄伟就是硬骨头。几千年来,我们的国家经过那么多磨难,还是巍然不动,泰山可以代表这种精神。至今,我们口中还常用‘稳如泰山’等等的词句。”还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我们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将来一定要发展的非常高峻,非常辉煌。”“从代表中华的意义上来讲,任何山也比不了泰山。泰山、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看不到泰山也非好汉。”用季老《泰山颂》中的8个字概括,泰山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

    自司马迁以来,“究天人之际”是古今学者不懈的追求。季老在中西文化对比研究中发现,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异不在形式上,而在根本的思维方式上。“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而东方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所谓“综合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季老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若干年来,我有一个想法:人类从成为‘万物之灵’后,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称之‘天人关系’;要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要同自然交朋友,我称之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两句话最能涵盖:“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讲得就是人和大自然不是敌人而是朋友。针对当今世界的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季老大声疾呼:征服自然要不得!“只有东方文化能够拯救人类。你要那样征服自然界,征服下去,人类就没法活下去。”

    在季老看来,“泰山充分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人们一登上泰山,就会感到天人浑然一体,人天相爱。泰山以‘青’欢迎了人,人以爱还给了泰山”。“泰山绿化,包括秦‘五大夫松’、汉柏、唐槐等2000多年来的古树名木,直到现在的人工绿化。这些本身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回过头来,我们再细读一下季老的《泰山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贯穿始终。因“兴云化雨”而“泽被禹甸”,因“齐青未了”而“养育黎元”,因“人和政通”而“上下相安”,因此季老把泰山比作“伊甸桃源”,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典范,试问“谁堪比肩”!□

    (作者系泰山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研究员)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