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新闻帅评 > 正文
  • 【帅评】同学聚会为何频变名利场 中国式聚会 世俗惯性使然?

    2014-02-12_171648

     

    本网评论员 程帅

    同学聚会尽显百态

    “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这是2013年《致青春》的一句台词。春节假期,各种各样的同学聚会成为人们怀念青春的方式,也成为人们怀念同学情的主要方式。然而,人是境非,本是回忆纯真年代的聚会却渐渐多了些炫富攀比的意味。当“致青春”变成名利场,面对昔日“同桌的你”,不少春节“恐聚族”感叹“相见不如怀念。”

    说起同学聚会,有人向笔者还“吐槽”这样一件真事:他两个同学因为抢着为聚会埋单而大打出手。酒精催化固然是有的,但是想在老同学面前证明什么,倒也是真。同学聚会本来是一叙当年的同学情、少年谊,然而多年以后,发现要找回当年的青春记忆,咋就那么难呢?

    人都有两面性,即使自己在商场、职场上辛苦打拼,各种苦楚只有自己知晓。但在同学聚会的时候,有些人就会立马转换成另一个模式—“谈生意,谈经商,说起来很容易的样子”。然后酒店外面的奔驰、宝马,也不知道是自己买的还是租的,清一色地撑起了不少场面。

    “心眼少的在唠嗑,一个心眼的在唱歌,缺心眼的在猛喝”——春节同学聚会往往成为这样的场面。

    笔者眼里,同学聚会在渐变,刚刚毕业的一两年,大家往往是AA制,后来则演变成“AA叙旧”到“我来全包”。

    聚会等级化 “官名”取代小名

    “我就是看不惯他在女生面前那副自我感觉良好的派头。”说起事发时的经过,今年38岁的雷某依然颇有情绪。这位把同学打伤的雷先生说,高中同学汪某曾经是一名上课总捣乱的男生,不少女同学都讨厌他,如今成了某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每到开同学会时,总是亲自开车去接女同学,对“混得不好”的男同学则“另眼相待”。

    聚会过程中,每个人敬酒时,都称呼对方的官名,都说些祝各位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之类的话,这让雷某很纳闷:怎么没一个直呼同学的小名,没一个回忆起来同学时代有趣的事,难道是时代久远,都忘了?

    最终,耳朵里满是奉承阿谀之言,感觉同学会变味的雷某因敬酒时与汪某语言不和,竟一拳将汪某嘴唇打破,被同学送到附近的诊所缝了2针。

    “官名”取代小名,一般来说都是同学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开玩笑时的说法,不过玩笑背后,却有森严等级烙印与现实的利益纽带。

    对“青春”的过度炒作 让青春回忆很泛滥

    聚会中回忆青春,本是惬意的事,但在《小时代》《致青春》空洞剧目炒作中,让青春回忆很泛滥,许多青春剧中都存在比如“不工作不学习就会有豪宅名车”、“年轻人可以轻易抛下父母环游世界”等与事实、逻辑不相符的情节。聚会中对于青春的回忆反倒是因为青春的过度渲染而被冲淡。

    笔者认为,青春是美好的,但勿要被过度包装的商业青春所迷惑,青春时的青涩甚至是幼稚,恰恰是成长的深刻足迹。富二代毕竟是稀有的,平常人人生的重大成就,出现在人生的中段居多,在西方,很多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很长,例如兵乓球届被称为老游击队长的瓦尔德内尔。过早陷入“名利场”,也或被名利反噬。

    同学聚会为何变名利场 世俗惯性使然?

    有文化学者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认为各类中国现象的产生是中国从古就是世俗社会,无论喜宴丧葬还是亲朋好友聚会,用一句话说就是不能免俗。

    但古代聚会的时候是否也如此呢,古代及第学子聚会,很多情况下都是每人出份子,即所谓“醵钱”。“醵”字本义便是凑钱喝酒,聚会时甚至连酒具都是自带的。与AA制稍有区别的是,有时份子钱并不是平均分摊,比如状元等排名靠前的学子,份子钱可能要多出一些。《韩熙载夜宴图》 体现了我国古代聚会的形式,文人士大夫们往往轮流做东,举行聚会,并将聚会作为攀比风雅的一种方式。

    由此可见,古代聚会不避讳名利,名利在明处,大家心知肚明,比拼的是文化,攀比的是风雅,而非量化的物质,所以,真正的危机不是世俗化而是畸变的世俗化。

    启蒙运动的大师们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没有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宗教,但中国一直是道德治理非常成功的国家。关键在于,中国几千年的社会,道德建设和治理不依靠宗教,而是有非常合理的世俗道德体系,中国有强大的世俗道德体系,本来这是卓越之处,但在外界不正确的商业宣传下,我们错误对待自己的传统,没能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轻易把自己的传统扔进垃圾堆。当没有文化的风雅载体来支持人们的价值认同时,物质的量化自然成为聚会比拼的标准。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