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民俗风 > 遗产 > 正文
  • 对话非遗传人范正安:为带徒弟自办皮影剧场

      鲁网4月26日讯(记者 王震)脑子里想着词儿、口里边唱着曲儿、手里边舞着人儿、脚下还要踩着锤儿……听起来是不是很忙碌?这就是一个人表演的泰山皮影。由于表演时,表演者五官、四肢、大脑一刻都不得闲,故而又名“十不闲”。范正安是泰山皮影大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代传承人,也是泰山皮影目前的唯一传人。年近七旬,范正安如今最迫切的希望就是能多带出几个徒弟。三年前,范正安举全家之力建起了一个皮影戏馆。他说,只有有了展示的平台,才会有人愿意学皮影,才能带出好徒弟。

      皮影大师的“徒弟梦”

      据悉,“十不闲”皮影始于唐宋时期,最初是皇帝封山祭祀的一种仪式。在泰山封山祭祀后,一位皇帝就将这支皮影留在了泰安,随后就逐渐在泰安一带流传开来。范正安是泰山皮影有史可查的第六代传人。8岁那年,范正安拜泰山皮影大师刘玉峰为师,从艺至今已有50余年。

      24日下午,“文化之春走山东”采访团来到泰安,记者在一家名为“弄影轩”的剧场见到了范正安。健谈而幽默是范正安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剧场里的工作人员都被他亲切地称呼为孩子。范正安介绍说,皮影戏有句行话,叫“七紧八松九消停”,意思是7个人表演有些紧张,8个人正好,9个人就会有一个人闲着没事做了。而泰山皮影区别于其它皮影戏流派,唱词、舞人、伴奏皆由一人完成。

      “我师父一共收了8个徒弟,学出来的只有我自己。”话说到此,范正安的脸色闪过一丝沉重。“别人都问我,快70岁的人了,还整天这么演,不累吗?我想的其实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责任。”从师父临终前的交代,到各级领导的殷切叮嘱,范正安觉得,自己必须把“十不闲”的绝技传承下去。

      翻家底凑出40多万

      自办剧场只为了带出好徒弟

      2007年,泰山皮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范正安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赞其表演的“十不闲”为“中华绝技”。“这对我是极大的鼓舞,也让我更有信心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不过,范正安也坦言,头上顶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光环,肩上的压力更大了。

      2009年,范正安决定成立一个皮影剧场。“有一个可以展示的舞台才会有更多的人想学皮影,也只有经常在台上锻炼,才能带出好徒弟。”抱着这样的想法,范正安劝服家人,翻箱倒柜凑出40多万元,全部投在了剧场上。

      经过三年的悉心经营,范正安的“弄影轩”渐渐聚拢了人气,并有了回头客。“第一年亏,第二年没赔,今年算是开始盈利了。”能赚钱,范正安心里当然高兴,更高兴的是通过剧场确实收了几个称心的徒弟。8岁的小孙子也喜欢上了皮影,这让范正安更加高兴。“以后能不能学成现在还不好说,但只要有兴趣就是好事。”谈及此事,范正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免费为7万小学生表演

      “我想让孩子们都喜欢泰山皮影”

      尽管剧场步入了正规,推出的琴书、评书等其它表演形式也非常受观众欢迎,但范正安一有空,还是会亲自登台表演。尤其要来演的是每周五晚雷打不动的市民专场,和每周都有的学生免费专场。今年,在泰安市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泰安市7万名小学生都可以免费到范正安的剧场看戏。“孩子们喜欢看,我也喜欢给他们演,他们代表着未来。”为了贴近孩子的兴趣,范正安还把喜羊羊和灰太狼搬到了皮影舞台。

      “咫尺舞台皮影小乾坤,巍峨泰山文化大天地”,这是弄影轩里悬挂的一幅对联。从选入“非遗”的皮影戏到同样濒临失传的琴书、山东落子,范正安尽其所能传承着泰山绝艺,宣传着泰山文化。正如泰安市文广新局的工作人员所说,我们相信,泰山皮影一定可以代代相传,范正安也一定不会是孤单一人。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