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泰安新闻 > 正文
  • 当代青年学生的楷模-赵东营

      2006年1月12日,农历新年的脚步渐行渐近,整个小村庄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里。
      突然,一个惊人的噩耗自东平县东平镇稻屯洼村传出:年仅19岁的赵东营在为村民修路回家的路上,车子翻入4米多深的鱼塘,匆匆地离开了他所深爱的这片土地。
      噩耗传来,泪飞顿作倾盆雨。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在他的家中,再看一眼他们的好孩子赵东营,整个村庄笼罩在悲痛之中!
      送葬路上,天若有情天亦老。80岁的范吉东老人,老泪纵横,踉踉跄跄地走在庞大的送葬队伍中,坚持要送小东营最后一程。
      赵东营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走得那么牵肠挂肚:从此后,多病的母亲,谁给她倒碗水,谁再叫一声“娘,我回来了”;下雪了,范大爷的柴禾还没送过去,日子怎么过呀;开学了,老校工吃饭时,谁替他值勤呀;老师办公室的水提了吗……
      赵东营,一个19岁的普通农家娃,一名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的学生,在短暂的人生旅程里,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去创造真、善、美,奏响了当代青年学子“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勤劳诚信”的时代强音,宛如一首动人的青春之歌,在春天里传唱。

      2006年1月10日,将最后一个同学送上返乡的车之后,赵东营才提着简单的行李赶回家。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到镇里上班去了。赵东营帮母亲拾掇完锅碗,就急匆匆地去看看自家鱼塘。由于前段的雨雪,加上路旁鱼塘水的浸泡,生产路泥泞不堪,崎岖难行。赵东营扭头赶回家里,借了辆三轮车,装上铁锨等工具又返回洼里修路去了。由于村里是涝洼地,水多土少,用土要到外村去买,一车要20多元。他把父亲准备盖房备用的沙土,拉去修那条生产路了。
      “修完路,晚上别回去了,帮你光华舅看看电机,他不大懂。”1月12日下午,父亲去看了看他修的路怎么样了。
      “行。一会完了我回家给范爷爷拉点柴禾。这两天想下雪,给他多准备些!”赵东营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说。
      然而,谁也不曾想这一次见面竟成了父子间的永别。
      12日晚7时许,把路修好的赵东营顺路装了一车柴草,急着往范吉东老人家里赶。离家不远处三轮车突然熄火。由于道路狭窄,他将车推靠到路边给别人让路。由于车停靠得过于靠边,当再一次启动的时候,连人带车一起滚落到路边四米多深、结满冰的水塘里。
      很快,四五百米的小路上挤满了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有的开来了摩托车、汽车,都打开了车灯照明;有的借来了吊车把三轮车吊上来;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轮流下水救人,可依旧不见赵东营的影子。后来人们又拉来船,用船把冰晃开,然后用渔网打捞。当赵东营被打捞上来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而此时,他早已停止了呼吸。
      一霎时,青山呜咽,唤不回早逝英魂;
      刹那间,大地悲歌,叫不醒挚爱亲人。
      一条路,一捆柴,一把钳子,一双布鞋,一本团的章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青年学子不平凡的一生。

      1986年夏天,赵东营出生在风景秀丽的东平湖畔的东平镇稻屯洼村。作为家中独生子的赵东营,按理应是幸福的。然而命运多舛,4岁那年,母亲患上严重的肾病,高额的治疗费压得这个家喘不上气来。1990年12月,母亲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而就在此时,常年患有高血压的奶奶又出现了偏瘫,生活无法自理。父亲整天在医院照顾母亲,奶奶则由小东营的叔叔大爷照顾。此时,这么一个四岁的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料,善良的乡亲们哪舍得四岁的孩子去“当家”?这家给他口热饭吃,别让孩子饿着;那家给他件衣服穿,别让孩子受冻……就这样在乡亲们的关爱照顾下小东营慢慢长大了,在感受社会温暖的同时,幼小的心里也埋下了爱的种子。
      妈妈住了8个多月的院,小东营已经学会了洗衣做饭。有一次父亲从医院回来拿东西,看到孩子站在半米多高的锅台上吃力地刷着锅。
      “谁家的孩子这个年龄可以刷锅做饭啊?都是跟父母撒娇的时候。可是,我的孩子已经独立了。”赵宏亮至今依然记得这件事,这个坚强的汉子提起这些时,一脸的内疚。
      生活的艰辛,让小东营比同龄人更懂事。七岁那年,父亲带着小东营去赶春会。看到人家的孩子吃这要那,父亲有点不忍心,问小东营想要点什么?然而,他没要吃的也没有要玩的,花了一块五毛钱买了一对小白兔。起初,父亲以为孩子是买来玩的,玩不几天也就腻了。可是,小东营回家后将两只小白兔照顾得肥肥胖胖,没过几个月就生下七八只小兔子,一年下来卖了几十块钱。
      “孩子长这么大,连块五分钱的冰糕都没给我张过嘴。那对兔子是他唯一张口要的‘玩具’。后来我才明白,孩子哪里是为了玩儿,他是想为家里挣点钱,给他妈和奶奶买点好吃的……”说起这些,赵宏亮已是泪流满面,抱着头哭了起来。
      在稻屯洼村采访,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孩子心眼好,懂事,哪家有事叫,从没有不行的时候。孩子走了,没人不心疼的。给我们留下这么多‘想头儿’”。
      2004年7月31日,村子遭遇了40年不遇的暴雨,本来地势低洼的村庄顷刻间就被来势凶猛的洪水围困,情况十分危险。
      “东营,你爸不在家,快回去看看你家两个鱼池,用网挡好,别让大水把鱼冲跑了。”正在指挥抢险的村干部赵景树看见小东营后朝他吼道。
      “水这么大,都在这里抢险,我能光顾自家吗?”赵东营说完就扛起一个沙袋子,和大人一块干起来。抗洪用的袋子不够,他又跑回去,把家里三百多条刚买的鱼饲料袋子送到抗洪一线。
      就是这次洪灾,他家里的粮食全被水泡得发了芽,贷款10多万元买来的鱼苗全被大水冲跑了。
      “当时在镇上抗洪的父亲得知情况后,并没有埋怨儿子,“孩子是靠乡亲们养大的,他懂得知恩图报这个理儿。”
      今年80岁的范吉东老人无儿无女,自己身体不好,老伴又患有精神病,有时连烧柴都成问题。东营8岁上学起,开始照顾他们一家。背柴禾,磨面,打水,用地排车拉着他到十多里外的医院看病……这样的重活累活都由东营应承着。
      1996年的一个夏日,刚刚放学的赵东营看到天要下雨,就匆匆为范吉东老人送柴草。他担心雨下个不停,就多背了些柴草。身小力薄的他背着沉重的柴草上坡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下来。他怕老人看到手臂上的血水,就在门口喊着:“爷爷,我把柴草放好了,能用好几天。下雨也不愁了。快下雨了,我赶紧回家了……”
      提起赵东营,范吉东老泪纵横,以至泣不成声,“这么好的孩子没了,心里疼得慌。孩子走后多少天都睡不着,一合眼孩子就蹦出来。西墙根的那堆柴禾就是他送来的,都不敢往那儿看,看一次哭一次。”
      村里有个精神病人,整天转悠着要饭吃,很多人见他都往外撵。但赵东营只要碰见他,都会给他一碗热乎乎的饭,让他吃个饱。卜青云是村里一个卖豆腐的单身汉,天天晚上都要做豆腐。只要没事,八九岁的小东营就会准时去给他烧锅熬豆浆。熬完豆浆以后,他每次都劝东营喝一碗豆汁,以示谢意。可赵东营每次总是说不饿,一次也没有喝过老卜的豆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泪雨其零。范吉东老人原先住的院子里如今已荒草萋萋,屋顶上赵东营给老人挡雨的塑料布被风撕扯成了一条条白色的带子,赵东营为老人垒砌的锅灶,静静地呆在墙角里。物是人非,情何以堪。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青春的故事,都在思念着一个感人的名字——赵东营。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