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泰山政情 > 正文
  • 党报头条丨新动能 新空间 新高地——宁阳点燃项目引擎 打造发展增长极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速,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创新活跃、加快演进。宁阳县牢牢把握这一趋势,以“进”的态势,“优”的结构,“新”的动能,推动工业发展焕新赋能,迭代升级,高质量书写“硬核答卷”。

      绿色技术“上新”,绿色产业“焕新”,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能够催生新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宁阳化工产业园,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投资1.95亿元建成了7000余米的公用管廊,能同时输送13种化工原材料,推动园区内企业互联互通、互为上下游,真正实现耦合共生和降本增效,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上亿元。

      “我们作为宁阳化工产业的链主企业,生产的蒸汽、液氨、液氧等副产品,通过公共管廊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园区内的其他化工企业,成为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这种‘园区内循环’模式,不仅极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和运输安全风险,还减少了原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山东晋煤明升达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吴海玖介绍,公司生产的合成氨被输送给华阳迪尔生产硝酸,硝酸被“接力”输往华鸿化工生产成硝基苯,圣奥化工则用硝基苯生产出了橡胶防老剂销往国内外市场……该产业链2024年实现年产值50多亿元,已成为园区绿色化工产业的重要支柱。

      通过管廊,企业之间的热力、气体、液体等各种化工生产原料,都“流动”了起来,废水、废料也实现了绿色处理和资源最大化利用。明升达高分子材料、恒信氢能、亚荣新材料等七大特色“园中园”,大力发展高分子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倍增。其中,恒信万吨级氢能源建成全省第二大高纯氢生产装置,氢气纯度远超国家标准,形成“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晋煤明升达新上15万吨吡啶、PPS特种新材料等下游项目,建成后吡啶产能全球第一;亚荣化学新上15万吨氢氧化钾等20个下游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含磷阻燃剂生产基地,7个产品拥有全球行业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

      “园区通过公共辅助基础设施,打造以‘气体岛、动力岛、环保岛’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支撑园区一体化建设。”宁阳化工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凯说,目前“气体岛”带动形成的“合成氨—硝酸—硝基苯—橡胶助剂”产业链,产值规模达50亿元;“动力岛”以明升达为供汽主体,年可外供优质蒸汽400万吨,满足园区企业热能的同时还承担着周边乡镇冬季供暖需求“;环保岛”可实现4.88万吨危废、废液内部处理,节约化工企业成本近7000万元。此外,园区实施中水回用工程,企业污水经过分质处理后,进入工业水厂再处理,为企业提供生产用水,工业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6万吨,年可节约用水570多万吨。

      2024年末,宁阳化工产业园区化工企业达到37家,营收同比增长9%,并成功入选全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园区的高端化工产业生态圈不仅促进关联企业相对集聚,还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融入产业链。从量优到质优,宁阳化工产业园区也实现了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

      高端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数字化、智能化的驱动下,传统制造业正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走进山东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企业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建成“华为云”全国第一家智慧化工数字孪生工厂,实现生产智能化、流程精细化、质量可视化,大幅提升效率与竞争力,为同行业提供了范式支撑,彰显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我们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智慧平台,其中,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18%,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5%,人力成本降低13%,总体能耗降低10%,年综合效益提升2000万元。”恒信高科生产部长金浩介绍,如今“算法”在企业成为热词,AI配煤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新应用,正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智能技术不仅提升生产效率,也为产业链注入了持续的技术支撑和创新活力。

      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因此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拥有新品的定价权,我们的利润点始终在不断创新上。”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继续把制造业搞好”?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志强回望公司发展历程,颇有体会。

      从生产薄壁精密高频焊管到涡轮增压器,再到给国产“刀片电池”定制“刀鞘”,科技创新一直是新合源近十余年来发展的主线。如今,在领跑电池壳市场几年后,新合源组建了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唯一的电芯壳体生产基地。凭借创新自觉与技术自信,新合源直接放技术到市场,一边卖新能源汽车电芯壳体,一边卖新能源汽车电芯壳体智能化生产线,新合源研发团队也早早围绕新能源电池布局了新一轮技术攻关,随时准备抢占新能源发展新赛道。

      AI和新能源深度融入工业各环节,传统制造业将迎来全新发展空间。面对机遇,宁阳县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上狠下功夫,将明升达、恒信、华阳、天和等16家重点企业纳入首批“1510”培植工程,围绕企业项目建设、财金联动、要素保障等7个方面制定13条支持举措,集中全县资源力量,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在企业数转智改、创新发展上加力提速,宁阳县出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宁阳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6项措施等一系列具体举措,采用“揭榜挂帅”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累计兑现2600余万元专项资金,带动近4倍的企业配套投入,政企协同加速数智升级。

      “我们坚持把新型工业化建设作为实现宁阳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毫不动摇抓工业、育企业、上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构建‘4+3+X’现代产业体系。”宁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富强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阳县坚定“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全力做强增量、做优质量、做大总量,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2024年,宁阳县实现生产总值343.2亿元、增长5.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在全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年度评价、企业满意度和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宁阳县均取得全市第一名。宁阳县先后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省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县。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记者 徐文莉 审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