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加强城市抗震设防管理 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郑凯 审核 陈茂荣)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领导,对《泰安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抗震防灾规划》)进行解读。据悉,《抗震防灾规划》将泰安市区划分为3个一级防灾分区、20个二级防灾分区、53个三级防灾分区,形成了“三级三区多组团”的防灾空间格局。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泰安中心城区坐落在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地势北高南低,属于华北断块区鲁西断块中部,位于郯庐地震带区域,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边缘。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防震减灾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推进新建建筑抗震设防工作,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提升住建系统应急救援能力,取得显著成效。

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军峰介绍,编制《抗震防灾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防震减灾重要部署的具体行动,对加强泰安市城市抗震防灾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此高度重视,按照“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督促编制单位深入进行资料搜集、调查分析、现场踏勘等工作,全面了解城市抗震防灾的现状与需求;在规划初稿完成后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纳各方智慧,反复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批复,正式实施。
《抗震防灾规划》规划范围为《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所确定的中心城区区域,规划面积约329平方公里,共14章、89条,聚焦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结合泰安实际,致力于构建“政策、管理、技术、规划、工程”五位一体的城市抗震防灾体系。《抗震防灾规划》将泰安市区划分为3个一级防灾分区、20个二级防灾分区、53个三级防灾分区,形成了“三级三区多组团”的防灾空间格局。该规划对规划区城市用地进行抗震适宜性划分,并提出相应建设要求;对交通、供水、供电、供气、医疗、通讯、消防等生命线系统设施,以及城市重要建筑、历史建筑和城市风貌保护区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并提出相关防灾措施和要求。在避震部分,规划根据要求,对城区内易于引发地震次生灾害的单位进行目标分类,制定地震次生灾害防御措施并明确了城市避难场所、应急疏散通道规划、配套设施规划等专题内容。在救灾部分,规划就物资保障、消防系统救灾、应急供水供电通信等保障规划以及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出要求,明确防灾目标、工作措施。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抗震防灾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统筹做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全面推进规划落地实施,积极构建完善、高效的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抗震防灾韧性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