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山·泰山文物志丨红门宫刘泽清诗碑
□宗世强 李健
刘泽清诗碑镶嵌在红门宫元君殿前廊西墙,诗碑宽1.43厘米、高38厘米,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其诗及跋文为:
解围作,呈左古漆老公祖,用以引玉。
东岳熄香褆护渺,亭亭静眎妖氛遶。
指挥长草砺秦豪,骛骋瘏夫横鲁旄。
岱足霾云莫慰情,海肩飓戾(左风旁)方焘绕。
奋酬知己决孤军,社稷威灵丕未小。
山左曹县刘泽清具。
后附左佩玹和诗,略。
刘泽清诗碑。 通讯员供图
刘泽清,(?—1648年),字鹤洲,一作雀洲,山东省曹县云赵里(今曹县魏湾镇)人,明末清初将领。官职从守备累迁镇守淮北东平伯,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南下,扬州告急,命其增援,刘泽清却已先行投降清兵,后被清廷以谋反罪所杀。
崇祯年间,朝廷任刘泽清为辽东的宁远前卫防备,又升山东都司佥书,后加官为参将,崇祯六年(1633年),提拔为总兵,八年(1635年),朝廷命令其统率山东的部队保护漕运,九年(1636年),刘泽清统兵前往保卫京师,朱由检让他驻兵新城作为南北的交通枢纽,后来又命令他留守通州,加封他为左都督、太子太师。“刘泽清,曹县人。以将材授辽东宁、前卫守备,迁山东都司佥书,加参将。崇祯三年……叙功,加二级至副总兵。六年迁总兵。其冬加左都督,恢复登州有功。八年诏统山东兵防漕。九年,京师戒严,统兵入卫,令驻新城为南北控扼,复命留守通州。加左都督、太子太师。”(《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刘泽清带兵行军打仗有过高光时刻:“崇祯三年(1630年),大清兵攻铁厂,欲据以绝丰润粮道。援守三屯总兵杨肇基遣泽清来援,未至铁厂一十五里,遇大兵,力战,自辰至午不决。得济师,转战至遵化,夹击,遂得入城。叙功,加二级至副总兵。”镇压农民起义军时也有过失败经历:“崇祯十六年(1643年),贼围开封久,泽清赴援……相持三日,互有杀伤。泽清即命拔营去,惶扰奔迸,士争舟,多溺死者。”
史料记载刘泽清为人性情懦弱狭小而善于投机,曾经虚报大功邀取赏赐,又假称自己从马上摔下受伤,骗取朝廷四十两银子医药费:“泽清为人性恇怯,怀私观望。尝妄报大捷邀赏赐,又诡称堕马被伤,诏赉药资四十两……”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朱由检上吊自尽,刘泽清等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朱由菘设四藩:兴平伯高杰镇守徐州、泗州,广昌伯刘良佐镇守凤阳、寿州,黄得功晋为侯爵,镇守滁州、和州,刘泽清被封为东平伯,防守淮安、扬州。四镇割据,财政收入不上交肆意挥霍,和朝廷大臣拉帮结派干预朝政,他们不断递上各样破坏朝廷纪纲的奏章,刘泽清更是屡次提出狂妄荒谬奏章,朱由菘刚登基,不得已只好对其婉言相劝,部分依从了他:“京师陷,泽清走南都,福王以为诸镇之一,封东平伯,驻庐州。时武臣各占分地,赋入不以上供,恣其所用,置封疆兵事一切不问。与廷臣互分党援,干预朝政……奏牍纷如,纪纲尽裂,而泽清所言尤狂悖……朝廷皆曲意从之。”
刘泽清诗碑。 通讯员供图
从红门宫刘泽清诗碑可以看出,刘泽清喜欢作诗、歌咏,据记载其经常召引宾客饮酒唱和:“泽清颇涉文艺,好吟咏。尝召客饮酒唱和。”
资料称“刘泽清白面朱唇,相貌俱美,能读书作诗,颇有风雅。然性情凶残、跋扈贪婪、睚眦必报”。何龄修的《刘泽清之死的疑案以及他与闻香教的关系等问题》一文中写道:崇祯末他在曹州时就广置田产,“郡中田宅甲于他省”。自山东南逃时他纵兵在扬州、瓜步间大掠,“杀人无算”,又在淮安“抢掠村落一空”。他还在淮安设榷关,征船税,立团牌,起柴抽,丈海荡,行小盐,变更渔利。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他开府淮安,从秋天开始他大力营造藩府,利用原大河卫并拆毁数百户民房,几千夫役,没日没夜兴工,“日费千金”,建成类似王府的“甲第一区,门馆壮丽,曲渠高甍,剑卫骈列”。生活淫靡“日拥四方卤获良家子美好者,杂诸倡,纵声伎为乐”……部将刘孔和瞧不起他做的诗,说了一句带贬义的笑话,他就将孔和斩首,“所部二千人汹汹不服,令别将檄斩之,无一人存者”。他同山东总兵丘磊有宿怨……于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在安东突然把丘磊逮捕……蒙骗弘光朝廷和史可法,使丘磊蒙冤奉旨自尽。
《明史》亦记载:给事中韩如愈曾经弹劾过刘泽清,其奉命到南方经过东昌时,刘泽清派人在路上杀死了他,没人敢把这事报告给朝廷知道:“如愈常劾泽清,过东昌,泽清遣人杀之于道,无敢上闻者。”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军南下,扬州告急,南明朝廷命令泽清等人增援,可是他按兵不动,实已降清:“顺治二年四月,扬州告急,命泽清等往援,而泽清已潜谋输款矣。”
刘泽清投清后被解除兵权恩养在京,多尔衮赐其侍女二人。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清廷授以三等子爵。顺治六年(1649年)十月二十五日,清廷大臣会审,刘泽清和他的弟弟、侄儿等以谋反罪被押赴市曹凌迟处死。
关于刘泽清谋反,史料有这样记载:顺治六年五月,刘泽清见时局混乱,断定“清国不会用人,国运不久了”,秘密派遣侄儿刘之榦等人潜往南方同南明联络,带回口信说“君王甚喜”,刘泽清认为这是反清复明的大好时机,召集亲信李化鲸,到北京密商,约定八月十五日刘泽清“从京中起手,尔等亦于是日举事”。李化鲸返回曹州招兵买马,暗中进行反清的准备工作。清河道总督杨方兴得知消息后,采取调虎离山计题授李化鲸为衮州守备,让他单骑就职。李化鲸被迫提前在七月间起事……义军虽然奋勇抵抗,终因众寡不敌被镇压……李化鲸等人被押解到北京同刘泽清对质。刘泽清烧毁密信等拒不承认约反,说所谓烧贼书实是烧明朝诰命,又被家中婢女告发。十月二十五日,清廷经过大臣会审后,刘泽清以谋反罪凌迟处死。
有观点认为,所谓刘泽清通谋约反存有许多可疑之处,《明史》记载他“性恇怯,怀私观望”,称其不是轻易冒险、孤注一掷的人,况且通谋约反揭发只有人证,没有物证。顾炎武认为:“故侯多嫌猜,黄金为祸胎。”他过去树敌太多,再加上清廷觊觎其财富,故招杀身大祸。乾隆钦定的《明史》,也只模糊定论:“大清恶其反覆,磔诛之。”
泰山包容,关帝庙有宦官“张彝宪”题诗,红门宫有褒贬不一武将“刘泽清”诗刻,泰山是一部书,明朝这一页有“两部公婆”,还有“混世武将”……明朝焉能不亡。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