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热点丨“十个用力”谋突破 激扬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项目用地实现应保尽保,全市批复建设用地426.67公顷,保障135个重点项目顺利落地;规划审批全面提速,审查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24个、规划选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0余项;国土空间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完成历史遗留矿山650公顷,建成绿色矿山58个;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不动产登记化解历史遗留问题745个,惠及群众15.16万户……这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动“十个方面”工作的成绩单。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行至开启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更要向突破要动力。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优化营商环境、业务规范提升、政策梳理落实、政策宣讲、业务培训、土地规划全程融合、风险隐患防范、服务大局、“一清单、双责任”台账建立、闭环管理落实等十个方面用力突破,向难点聚焦、向深处发力,系统上下齐力推进,凝聚起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持续转变作风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
时值初冬,寒意渐浓。走进岱岳区道朗镇200MW/400MWh电网侧电化学储能项目用地,项目负责人正与规划设计人员勘查现场,探讨用地功能布局及规划设计方案,做好供地前的筹备工作。
前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派专人对接盯靠该项目,从规划选址起,为企业提供了详细指导。在发现项目拟选址范围内存在燃气管后,为避开危险因素,工作人员认真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及设计规范,与项目单位主动对接,最终帮该项目顺利通过规划论证。“多亏前期手续办理顺畅,才让我们的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增强我市能源配置。”项目负责人梅军超说。
企业的烦心事,就是部门的心头事,优化营商环境的要紧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针对企业在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等方面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组成政策宣讲团队,进企业主动宣讲,截至目前,共组织对外宣讲14次,累计宣讲3000余人次,帮助企业破解难题470个。
为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再提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托“泰企通服务平台”,不断更新上传新政策新要求,让企业和群众应知尽知;在业务审批流程上进一步优化,在规管系统选址业务审批流程中增设业务科室审签栏,由原来建设单位分别与科室单位的“多点接触、串联审查”,变成内部流转式的“一窗受理、并联审查”,有效缩短了建设单位在报建中的等待时间和对接次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力做好工业用地保障,精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参与项目选址,提高项目选址的准确性,并不断优化审批,今年来有效保障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碳纤维、中电建、中能建压缩空气储能等130余个项目顺利落地,全力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能力。
坚持刀刃向内
规范业务提效能
抓规范、强业务,是提高一切工作效能的重要根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刀刃向内,全面梳理工作中的堵点难点,在业务规范提升、业务培训上持续用力。
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群众的住房观正在从“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着眼群众需求,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结高品质住宅规划设计实践经验,结合泰安实际,研究制定《高品质住宅规划设计指引》,从城市空间设计、建筑风格、住宅人性化配套等方面提出要求,为高品质住宅建设提供了规范指引。据了解,在该规划设计的指引下,目前,我市5个住宅项目已入选全省第二批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
泰安中联落虎山水泥用灰岩矿这一国家级绿色矿山,过去曾因山石开采形成大片的破碎页岩和泥质夹层,给矿山安全和环境建设带来诸多隐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抓手,实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修复一体推进,研究制定《绿色矿山创建指南》,组建帮扶团队,精确指导其建成绿色矿山。
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的《高品质住宅规划设计指引》《绿色矿山创建指南》等16项规则规范已印发实施,推动了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盯重点,在土地规划全程融合上用力,列出需要融合的45项重点工作,形成《土地规划全过程融合流程》,着力打通土地规划融合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梳理以往的规范性文件及其他的政策文件380件,对照政策文件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全面梳理风险隐患点,针对历史遗留问题类、业务工作短板类、监督管理风险类的57条风险点,逐一制定防控措施;建立“一清单、双责任”台账,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从任务认领到办结销号实施闭环管理,实现工作任务“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为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土地征收、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8个方面,确定了全年培训课程。截至目前,该局累计培训工作人员800余人次。
聚焦民生实事
服务城市发展
将“群众呼声”当作“突破哨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自身所能服务城市所需,在保障民生、服务大局方面持续发力。
保交房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保的是交付,稳的是信心。桃李春风小区一期项目在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后,因企业存在资金周转困难,项目宗地抵押迟迟不能解押。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提前审查相关材料,为抵押银行及开发企业同步办理宗地抵押权注销登记及现房抵押权首次登记,解决了困扰企业的问题,为购房群众办理“小证”提供了保障。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保交房项目办证集中攻坚行动,对保交房项目当前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记录,同时,引导企业预先准备必要的登记材料,以便在房屋交付时,为购房者提供现场受理、审批、发证的“一站式”登记服务。截至目前,2782套保交房已具备办理个人“小证”的条件。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利用其掌握的自然资源数据资源优势,及时分析研判行业发展趋势,精准识别潜在问题,积极建言献策。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制定《泰安市既有住宅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棚工作方案》,在增设电动自行车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出增设电动自行车棚无需办理相关立项、规划、施工等手续,并简化审批程序,最大限度便民利民。目前,该局已形成建言献策项目28项,进一步服务了城市发展,温暖了群众心田。
“我们将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当好创新突破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在‘十个方面突破’上持续用力,在真抓实干中闯出新天地,全力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同国说。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记者 李皓若 薛广路 审核 聂艳艳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