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丨保护与传承 擦亮文旅名片的“昆山经验”

      央视网消息: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在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也不忘积淀历史文化,而文化也在“润物无声”地融入经济活动中。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昆山又是如何擦亮文化名片?

      

      “无昆曲,不昆山。看戏曲,到昆山。”这是在昆山采访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在昆山,戏曲受到人们的欢迎,一面得益于2018年开始在昆山举办的汇集了全国348个剧种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昆山的戏曲百戏博物馆。

      

      这座年轻人口中的“宝藏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 1.7 万平方米,折线型的屋顶像是两只戏曲中的水袖,而下方的格栅采用了戏曲传统的记谱方式——工尺谱的设计。博物馆的临展厅正在举办《西厢记》的展览,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观。

      

      作为国内首个集齐348个剧种的戏曲主题博物馆,这里利用影音技术让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生命,也用更生动的方式走进人们生活。截至2024年9月10日,博物馆开馆286天,已经接待的参观者数量达到了301079人次。

      

      昆山作为江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顾炎武等名贤,为此,昆山设立“顾炎武日”,创排昆曲《顾炎武》。昆山还拥有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用文旅融合的方式加快古镇老街的焕新。在昆山热门的旅游景点,《只此周庄》正在上演。用国潮重构了江南水乡想象空间,也让作为“看戏人”的观众沉浸其中成为“入戏者”。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