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三个一”打造县域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新高地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记者 刘明荟 通讯员 曹彬 审核 陈茂荣)泰山区聚焦美丽泰安建设的奋斗目标,推进泰山区“两山夹一河”治水领域改革创新,逐步构建以改善质量为核心的水环境治理体系。2023年1—11月,泰山区明堂河省控断面水质达地表水三类水标准,地下水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标准。
凝聚“一条心”,走好协同治理之路。泰山区设立明堂河治理专班和水质维护工作专班,形成定期巡查制度,强化指挥、规划、督办、协调等工作职能,建立功能齐全、架构合理的组织保障体系。2023年累计发函78份,组织各街道镇及有关部门召开会议6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将省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改善情况、地表水水质指数等省市重点任务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以“争先进位大比拼”通报为载体,形成“四大督导机制”:一周一通报一提醒督促落实机制。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内容,每周对各街道镇、园区进行通报,形成即时反馈效果;一月一汇总一考核动态管理机制。一月一汇总分析各街道镇、园区环保工作,组织定性、定量评价,做好类型化、差异化考核;难办的事提级办理机制。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而不动等难办事项,提级至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环委会等进行办理,确保把难事办出效率,办出亮点;定期会商联席联办机制。对污水管网渗漏等复杂问题,借力公安、检察机关力量,常态化开展联席联办,破除办事壁垒。泰山分局牵头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多个部门,逐步形成兴水治水重点任务“月统计、季对账”的联席会议机制,并借“全员能力提升暨帮扶专项行动”契机,组织开展部门联动执法,对明堂河、大汶河、芝田河等13条河流污泥淤堵、雨污不分、管网破裂等突出问题进行大排查。
织就“一张网”,借势引力联合治水。泰山区积极创造条件,为强化合作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为产学研创新发展做好要素保障。2023年,泰山区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有18个项目列入省、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项目库,成功入选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泰山区紧紧围绕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靠前指导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先后在王林坡、西苑庄、中郭庄等村精准化实施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改造工程,联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专家为示范村氧化塘与污水处理站的科学规范运行提供专业指导,并在邱家店镇王林坡村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与创业教育基地,为生态振兴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下好“一盘棋”,三水统筹激发治水活力。泰山区坚决贯彻“三水统筹”部署要求,做好做活“水文章”。做好水资源保障,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规范化。紧抓“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契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宣传,全面开展节水型集体的申报工作,共申报1家省级“节水型高校”、4家省级“节水载体”、61家市级“公共节水型单位”。依法依规推进河湖长制、水土保持、取水管理、河道采砂管理等涉水涉河重点领域执法活动,形成联动、联查、联合的“三联”工作机制,全力保障水资源利用。做好水环境提升,持续巩固城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对全区55入河排污口进行溯源整治,建立管理档案;对84个村开展镇区生活污水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今年累计整治污水管道“跑、冒、滴、漏”点位23处,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做好水生态修复,重点实施芝田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汶河提升改造工程、石汶河和瀛汶河提升改造工程、饮马河拦蓄综合治理工程四个省级重点水利项目,目前芝田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力推进中,石汶河和瀛汶河提升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泰山区饮马河拦蓄综合治理工程已开标;大汶河提升改造工程主体工程完工。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