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新闻 > 正文
  • 中国这十年|最高检:认罪认罚绝非一律从宽 少捕慎诉慎押不是不捕不诉不押

      光明网讯(记者 丁玉冰)7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抢劫、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下降,醉驾、扰乱市场秩序等危害经济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大幅上升。面对这样的重大变化,司法办案理念和政策应当与时俱进。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党中央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后,又于2021年确立了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促进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促进刑事司法从“治罪”走向“治理”,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这十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徐想 摄)

      张晓津表示,在实践中,检察机关注重一体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认罪认罚案件当事人的申诉率为0.046%,低于其他刑事案件申诉率6.45个百分点,诉前羁押率从20年前的91.4%下降到两年前的59.3%、进而下降到今年6月的32.7%。

      “认罪认罚绝非一律从宽,少捕慎诉慎押也不是不捕不诉不押。”张晓津强调。检察机关在统筹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时,应全面准确把握宽与严的关系,充分考虑具体个案的特殊情况和社会公众的心理感受,依法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涉黑涉恶犯罪,残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犯罪,以及其他主观恶性大、情节恶劣的犯罪,必须落实当严则严、该捕则捕,依法追诉、从重打击。对轻罪有从重处罚情节的,也要体现从严处理。对涉嫌轻罪不逮捕的,可运用电子手环、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进行监管;对决定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移送主管机关给予应有处罚,确保刑事追诉宽严相济,行政处罚从严从重。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