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山东要闻 > 正文
  • 从头道来!黄河水清浊之变

      近日,黄河壶口瀑布激荡而清澈的黄河水,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有人说,“黄河水的清澈,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喜悦”。

      细究起来,黄河的清浊之变,是一个渐进的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

      河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按常人的理解,河流是一个不断汇集水量的过程,从上游开始,不断有河流加入进来壮大力量,最后形成滔滔大河。可黄河的独特在于,它的水量大部分是在上游汇集的,到了中下游水量越来越少。到达兰州时,水量为黄河总水量的70%,但兰州以上的流域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只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33%。换句话说,黄河的水量大部分是在兰州以上区域汇集的。

      黄河上游清澈如镜,流经兰州以下特别是经过黄土高原后,黄河含沙量陡增。在春秋以前,黄河及其支流的输沙量很小,山陕一带的河水尚可直接饮用。到春秋时期,这一地区河水已不再清澈。战国时已有人称黄河为“浊河”。稍后问世的《尔雅》对“河”的解释,是这样的:“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到了秦汉,由于人类对黄河的直接利用及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黄土高原地表植被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黄河输沙量增加速度惊人。据《汉书·沟洫志》载,黄河“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将这条古老的大河称为“黄河”。

      当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两岸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保护环境和较合理地利用资源的措施,对黄河的治理、水土的保持也做了不懈的努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黄河澄清的可能性。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统治者令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王景、王吴治理黄河,他们创造了水门控制法,将黄河与汴河相连,十里一水门,调节黄河水流,使黄河输沙量减少,这一时期出现了“河水清复清,苻诏死新城”的民谣。这也是东汉时期黄河清记载较多的原因之一。

      纵观数千年,古人关注“黄河清”这个话题,集大成者要数清乾隆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在这部书的《山川典·河部》中,详细地搜集了东汉至清初千余年间黄河澄清的史料。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就目前掌握的材料看,黄河清现象最早的记载在光武帝建武九年(公元33年),当年“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河水清”。此后,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和清朝都有关于黄河清的记载,其中以明清两朝的资料最为丰富,既有正史、杂史,也有地方志和碑刻等,共有65次之多。离咱们最近的一次是《申报》1935年2月2日的报道,在山西石楼,黄河第67次被记录河清、见底的情形。

      “澄莹见底”“鱼鳖皆现形”

      那黄河水要清到什么程度,才能被古人称为“清”呢?就先民记载黄河清用语来看,最常见而简单的是宋代以前的“河清”以及宋代以后的“黄河清”。详细记载,主要有北周保定二年的“十里镜彻”、唐乾元二年的“清如井水”、唐宝应元年九月的“澄澈见底”、金代的“纤鳞皆见”、元至元十五年的“澄莹见底”、明正德八年的“鱼鳖皆现形”、清雍正四年的“清澈异常”等。

      这些不同的表述,既说明当时清澈的程度有分歧,也说明人们对“清”的认知难有统一标准。实际上,历史上的“黄河清”,只是黄河输沙量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平均水平,只是“异常”“微觉清澈”,不能等同于清如地下水。至于“清如井水”“见底”和“纤鳞皆见”的记载,不过是因黄河水量过少而导致的清澈见底。

      仔细探究黄河清的规律,可以发现只有当流域内大范围出现异常情况,如上中游地区持续干旱少雨、冬季河道冰封严重、地震等时,才会导致黄河河水变异,出现河清的现象。黄河清有时是干旱和黄河断流的前兆。

      同时,黄河清还在不同时期,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比如宋代《梦溪笔谈》记载包拯时说:“天性峭严,未常有笑容,人谓‘包希仁笑比黄河清’”。见包拯笑和见黄河澄清一样困难,用黄河不易清喻包拯“天性峭严”,由此来衬托包拯严肃的性格。

      反观历史脉络中,黄河与黄土携手搭好舞台,先民们作为主角兼编剧陆续登场,打造出黄河流域的第二个里程碑——农业起源。而黄河水由清变浊,主要原因也是频繁的人类活动对本来脆弱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性、灾难性影响。

      历史上,为把黄河治好,从大禹治水到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一部艰辛的治黄史,浓缩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治国史。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人为破坏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黄河安澜的美好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黄河治理久久为功

      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手中。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了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翻开了人民治黄的新篇章。自那时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黄河治理保护工作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创造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带领人民,从根本上改变黄河暴虐为害的历史。经过7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斗争,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亘古未有的优异的治黄答卷。

      此次黄河清,有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的因素。先是冬季少雨的气候助力。在降雨变少的情况之下,黄河水携带的泥沙变少了。从我国冬季的降水量变化来看,北方区域的确降雨不多,并且在黄河流域还出现了零降雨区域,其中甘肃、青海等地最为明显。而陕西稍微好一点,还有1毫米至10毫米的累计雨水量覆盖。所以,从黄河流域的降雨情况来看,对黄河水显清有一定的功效。

      再就是黄河上中游地区久久为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黄河上游,从河源到内蒙古河口镇,河段长3472公里,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特别是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一区域针对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的问题,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而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区,是黄河下游河道泥沙主要来源。近年来,当地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系统治理,新建改建淤地坝、拦沙坝等工程,推进坡耕地改建梯田。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从2018年的26.96万平方公里下降到2020年的26.2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实现“双下降”。

      早在5年前,有专家走访黄河两岸,发现连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从开封直至入海口,黄河变黄;但与10多年前相比,色泽偏浅。专家解释,在非汛期,小浪底水库下泄的是清水,演进中冲起了河底淤沙,才再现黄河“本色”。

      自1919年黄河有水文记录以来,黄河实测最高含沙量达每立方米911公斤,年度最大输沙量达39.1亿吨。一些研究成果表明,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和植被的变化对黄河输沙有决定性的影响。历史上在植被较好的情况下,入黄泥沙量年均在6亿~11亿吨。也有专家认为在北宋以前人类活动影响较小,黄河年输沙量为2亿吨。由此看来,黄河水变清,代表着黄河流域整个生态系统在变好。而这还不是终点,生态系统向好还在进一步提升之中。要知道早在2019年,美国宇航局(NASA)和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的《Nature》就集体发声:因为中国,地球比过去更绿色了。从2000年到2017年的卫星数据表明,地球植被面积的扩大,主要归功于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的绿色面积增长中有42%是森林,32%是农业用地,而印度的绿化则主要是农业用地(82%)造就的,森林增长面积仅为4.4%。

      黄河水的变清,也在提醒我们,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长期努力和持续关注。水少沙多的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黄河治理应保持战略定力,防止受局部和短时期变化影响产生战略误判。我们应该从当下做起,为自己和后代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相信,黄河清将成为寻常事。

      (大众日报记者 卢昱)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