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泰山 > 正文
  • 泰山飞雪 玉宇琼阁 银海仙境

      “泰山安则天下安”

      “登泰山保平安”

      泰山历来都是中国人心中的“圣山”“神山““文化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国首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泰山太伟大,承载的历史太厚重,荟萃的文化太浩瀚,我只取雪景展示于大家,注定挂一漏万!这无妨我爱它太深,相知太久,每一幅图每一行字都满载着我的赤诚⋯⋯

       ———题记
       1.jpeg

      

     

      “五岳独尊”石刻位于极顶下方,是泰山的标志之一,是五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清代光绪年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刻。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

      

      “无字碑”(中)位于玉皇顶下方。

      右系明代张铨的诗碑,他认为碑是秦始皇所立;左系郭沫若的诗碑,他认为是武汉帝所立。现多数人认同郭老意见,实际仍在考证中

      

      “一览众山小”系杜甫的《望岳》名句。位于极顶下方西山坡上,是泰安时任知县的丁其璋于民国三年题刻。

      

      “天下第一山”石刻位于丈人峰石壁上,题刻年代不详。

      

      此石刻原来在岱顶,现移于岱庙内的博物馆

      极顶与日观峰

      冬进“六九”,天气预报:明日有大雪,于是登上泰山极顶留宿宾馆。第二天清晨起身一看,果然!窗外大雪飞扬,抹平了所有的沟沟壑壑,裹严了整座山峰,白皑皑地连天彻地,更显其突兀孤傲,离天最近,离海不远。冬季的泰山美就美在雪景,可遇不可求!我惊喜地收拾齐备,冒雪出门。

      大雪静静地、悠悠地飘飞,崇山峻岭,银装素裹,玉宇琼楼,洁白无瑕,它们不失往日的雄伟壮丽,却多了柔美可亲。屹立的石崖石碑石亭,白雪下隐约可见的朱红石刻,象朵朵红梅绽放,浩然而灵动,哪有半点古诗古画里雪景的那种荒寒和苍凉?

      走向极顶,“五岳独尊”石刻赫然入目,洁净的雪遮去了它周围的一切芜杂,愈显遗世独立。抬头望,玉皇庙在一片洁白中只可见红墙绿瓦,隐现于天际,真似玉皇大帝的玉宇神宫;低头看,“拔地通天”“唯天为大”“天下第一山”“国泰民安””一览众山小”….…叫人直觉得,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黎庶百姓,用尽所有“高大尚”的词语,都不足以表达对这座25亿年前就屹立于中华大地,孕育着、福佑着、记载着华夏民族从弱小走向伟大的“万山之宗”“东天一柱”的敬仰之情!自然奇观一旦植入“人心”,怎会不成为文化高地!

      

      “惟天为大”在极顶下太平顶。太平顶为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封禅故址

      

      

      “拔地通天”位置同上,刻于清道光二十一年“年1841年)署名“长白宝清题”。

      

      “首出万山”位置同上。

      

      “秦李斯碑刻”。前219年秦统一后始皇到泰山封禅,命丞相李斯篆写刻碑所立。秦二世胡亥也曾命李斯篆写刻碑。主要内容是宣扬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业绩。几经损毁,现存仅10个字,七个字完整,三个字残缺。刘勰称:“是斯为小篆之祖也。”它是当前我国最稀有的珍贵文物。

      

      “雄峙天东”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山东巡抚王国昌题刻,位于太平顶。

      

      “岩岩”位于极顶,取自《诗经》“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泰山数不清的自然景色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大奇观:“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首当其冲的无疑是“旭日东升”。

      古往今来,多少人跑千里万里,挥汗攀爬7000级台阶,只为看一眼日出东方,霞光万丈,云与海的气势磅薄,日、火、山的交相晖应,天、地、人的彼此感召,感悟生生不息的大道!这一壮丽景色,在玉皇顶或日观峰可尽收眼底。

      日观峰的标志是“拱北石”(又名“探海石”),与它相邻的是1933年建的气象台。能不能看到“日出东海”,有人的努力攀登,也离不开天的恩赐。山上气象万千,瞬间幻化,有时东方欲晓,晴空万里,旭日在水下跃跃欲试,横空飘过一片云,一阵雾,愣是遮住了“海上红日共潮生”的绝佳瞬间⋯⋯1961年,郭沫若先生登山观日出后写下的的诗作:《登泰山观日出未遂》为证。现在,气象专家用现代科技与天对话,准确率提高,看到日出的可能性随之提高了吧。

      

      拱北石(探海石),位于日观峰北侧。

      

      日观峰位于玉皇顶东南,观日出位置最佳,客纳观众最多。

      

      日出东海

      

      海上红日共潮生

      

      石刻位于日观峰最东边

      

      气象台建于1933年,由竺可桢选址、蔡元培题写奠基碑文。当时的《气象杂志》称之:“亚洲地势最高,设备最齐全。”

      

      见到第一缕阳光的人们欢呼雀跃

      

      云雾缭绕,远山隐现,仙境一般

      

      瞻鲁台

      

      瞻鲁台,位于日观峰南侧,石台三面陡峭如削,十分险峻,古时称之“舍身崖”。

      大观峰和碧霞祠

      日观峰向左约百米就是大观峰,因唐玄宗在此封禅时御笔写下“天下大观”而得名,石壁下这块不算大的场地,承载了数位皇帝在此封禅的盛典,一次又一次的崇拜,使泰山变为超乎地理界定的文化符号。石壁上是由唐、宋、明、清各朝代组成的摩崖石刻群,密密麻麻,洋洋大观。整座泰山石刻两千余处,精华在这里,而点晴之笔当属唐玄宗的千字封禅昭告文书:“纪泰山铭”。

      当年唐玄宗前来封禅,带领的几十万大军里,除文武百官各路诸侯外,还安排了突厥、波斯、印度、朝鲜、日本等外国及少数民族使者,由此可见盛唐的开放。别的皇帝将封禅昭书埋于地下,密而不宣,唐玄宗却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大声宣告:我来祭天不为私利,只为天下苍生祈福,可让天下大观!于是,留下了这块研究历史研究书法不可多得的瑰宝!

      

      “大观峰”又名“唐摩崖”

      

      宋摩崖石刻:宋真宗泰山封禅的遗存。

      

      宋摩崖远景

      

      青帝宫,在玉皇顶左下比邻。

      

      此石刻是由国家批准的日本书法泰斗柳田泰云89岁时(1989年)的题刻,他平生爱好中国围棋和中国书法。此石刻完成时他已去世,总算圆了一个梦。

      

      中国人尊称岳父为“老泰山”或“老丈人”,大概与此有关,因泰山为“岳”。另还有唐玄宗封禅泰山时,宰相张说借机提拔女婿,把此功归于泰山之典。

      与大观峰一路之隔的是碧霞祠,是山顶上最宏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清乾隆帝为其铜瓦覆顶。在白雪的映衬下,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

      它由大殿、香亭、神宫、东西神门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的古建筑群,参差错落,布局严谨,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现在是国务阮院批准的全国21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被誉为“中国高山古建筑的典范”。

      正殿自然供奉碧霞元君,俗称“泰山老母”。我国民间有“北有老母,南有马祖”之说,有“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的美誉。东西厢殿供奉老奶奶的九个分身之二:眼光奶奶、送子娘娘。老奶奶就像自己家里的一位老人,关心着子孙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香火经久不衰,云蒸霞蔚。前院里乾隆的御笔“万代瞻仰”,应该是对老奶奶恰如其分的褒奖。谁关心百姓,百姓就永远敬仰她(他)。

      走下西神门便是天街了。

      

      俯瞰雪中碧霞祠全景

      

      碧霞祠正殿

      

      从神宫北望碧霞祠

      

      从神宫南望“万代瞻仰”坊

      

      万代瞻仰

      天街与后石坞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这就是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真美,美在天街的仙气,更美在天街满满的人间烟火气。从碧霞祠向西到南天门,这段大约一华里的道路称为天街,两旁虽仍然古建筑和石刻罗列,更显眼的是商铺林立,亦街亦市,一片少有的天上人间,本地人自豪地称它为泰城最北边的街道。其实,本来就山城一体。

      

      从西神门外看山城一体

      

      天街:雪覆云绕天上街市

      

      天街全貌

      

      功德楼,位于西神门南侧,内设大钟,供人祈福谢恩。

      

      云海玉盘:隐现远处的徂徕山。

      

      白云亭:位于天街南侧白云洞之上。

      

      

      在“天街坊”可见泰山花岗岩的肌肤,北侧商铺林立,游人如织。

      

      “天街坊”位于天街西首,“天街”二字为武中奇所书。

      

      从天街坊下西望月观峰,可见“晚霞夕照”。若登上月观峰(又名望府山)天气晴明时,可望“黄河金带”,还有济南府。

      过天街坊向北100米是北天门,由此进入后石坞。连片的古老松柏覆盖着奇形怪状的大石头。雪后的松海美不胜收,飞雪如羽,轻盈地飘落在枝头,青松挺拔、翠冠如盖,廠开怀抱接纳飞舞的天使,晶莹而肃穆的画卷令人眩目。

      

      北天门

      

      

      姊妹松

      

      雪海松涛

      

      雪松挺立

      

      古松如华盖

      南天门到一天门

      南天门位居登山要冲,坐北朝南,飞龙岩和翔风岭一左一右,向上直插云霄,如天上宫阙;向下紧接十八盘、万丈天梯,人到此,不由地顿生手可触天之感,无疑它是登顶的门户,和十八盘一起成为泰山的又一重要标志。

      登山盘路中最陡峭最险要的一段就在十八盘,1827级石阶一盘陡过一盘,步步犹如登天,最考验登山人的意志。艰难险阻怎抵挡住人们登上泰山的豪情,节假日、春秋艳阳天,这里人海如潮,万头攒动,摩肩接踵。山之壮美,尽在十八盘,登山人之英雄本色,尽在登攀中!

      走下十八盘,行进在蜿蜒起伏的盘道中,有美景可看,有名胜可揽,有历史名人可说,有传说故事可讲,还有数不清的趣闻轶事可使思绪驰骋或开怀一笑⋯⋯到盘道起始段,还有一组精美的古建筑等着你欣赏呢。直到走过岱宗坊,这才算真的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南天门

      

      南天门,山于此处最险耸,系道人张志纯创建于1264年。

      

      十八盘:南天门倒挂云梯,倾角80度,在此攀爬如登天,是泰山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人民币背面图案和邮票上都可找到它的雄姿。

      

      “五大夫松坊”位于朝阳洞下方五松亭东侧的盘道上。《史记》载,秦始皇封禅泰山时,在此遇雨避于松树下,遂封为〝五大夫”。

      

      迎客松:位于泰山中路中天门以上的盘道山腰上,500余年的树龄。又名望人松,传说郎君外出学艺未归,妻子化为望人松的爱情故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译东主席的诗词名句,位于盘道左旁

      

      北大杨辛教授1986年创作的《泰山颂》: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中天门坊:行到此处道路过半。

      

      “迴马岭”:在中天门下边。从此往上盘道陡峭,马行不得须回。

      

      “逍遥游”在盘道的快活三里处,字写得洒脱,无落款,乃真逍遥人也

      

      “经石峪”以《金刚经》石刻而著名,位于斗母宫东北的山谷内,一片石坪2600平方米,刻字2500余,每个字一尺半大小(今可见1043字),被历代书家称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物。

      

      “高山流水”石刻:位于经石峪西北侧。明代官员万恭题,他以泰山山水为知音,颇为风雅。(此片拍于夏季)

      

      “斗母宫”位于盘道东侧,内供奉斗母元君—北斗众星之母,故名。

      

      此石刻位于万仙楼以北,众人不识读作“虫二”,实为历下名士刘廷桂题写的字谜:風月二字无边,即“风月无边”

      

      “如”字石刻:位于万仙楼以上盘道侧。多数人不识称之"鼠”碑。题刻者李和谦是位店小二,爱书法,用抹布蘸水在桌上练“如意”二字。由此可见泰山包罗万象,上至帝王,下至百姓。

      

      万仙楼:明万历皇帝拨专款所建,以强化泰山神仙氛围。这里是道士迎送官员上、下山的地方,

      盘道起始处

      穿过万仙楼,可望见“天阶坊”“红门宫”“孔子登临处”,“一天门”,盘道起始处到了。这组鳞次栉比的精美古建筑,真值得欣赏一阵子。再往前走,过了岱宗坊,就是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从红门的门洞远眺“天阶坊”。

      

      “红门”因附近崖上的石映朝阳而得名,明代天启年间重修。这是连接东西两院的“飞云阁”。

      

      “弥勒院”:红门东院

      

      西院“红门宫”。

      

      盘道两侧

      

      同上

      

      

      “天阶坊”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厂,自此至玉皇顶,登山台阶6666级,寓意“六六大顺”。

      

      盘道起始段的古建筑

      

      同上,现为商铺。

      

      “孔子登临处石坊”位于泰山一天门之上,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建。此处东临就是“虎山”,“孔子过泰山侧”,“苛政猛于虎”实有出处也。

      

      “汉柏第一”:盘道起始处的关帝庙后院的汉代植柏,枝干探出东墙外的盘道上。

      

      

      “一天门”即盘道开端,建于明代。时人将泰山泰城具化为天堂、人间、地狱,岱宗坊以上为天堂,一天门是门口,城中有奈河,奈河以西的南部蒿里山为地狱。

      

      岱宗坊

      注:盘道指泰山中路,从一天门到极顶。封建社会是“御道,现在是游客步行登山之道。另西路有缆车索道。

      尾声

      回望泰山莽莽苍苍,擎天立地。不由地使人感慨,中华民族的风骨不就像泰山这样耸立着吗!

      怎好“有眼不识泰山”?

      读懂了泰山,或许就读懂了中国!

      中国行不到泰山不成行也!

      图文:叶子青青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审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