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泰安 > 正文
  • 西红柿产业“映红”乡村振兴路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徐文莉 摄影 隋翔 审核 王天姿)这个春节,岱岳区黄前镇大北岭村村民过得格外喜悦。村里不仅给70岁老人每人发放了10斤米、10斤面,还邀请剧团在村文化广场连演3天,这在以前从未有过。

      看着村里老少爷们齐聚一堂,听着舞台上欢快的乐曲,大北岭村党支部书记王折坤心里热乎乎的。听了一会戏,王折坤扭身去了大北岭村蔬菜大棚。大棚里,一个个绿油油的藤蔓上,红彤彤的“泰山铁皮西红柿”宛如一串串小灯笼,增添了节日的喜悦气氛,大北岭村“两委”一手拿筐,一手采摘成熟的西红柿,忙得不亦乐乎。

      “别看我们的西红柿不大,但吃起来口感很好,有西红柿的老味道,最近采摘的村民和游客都不少,大家都想带点回家。”大北岭村党支部书记王折坤说,由于选种好,水土好,种植过程又不用催熟剂,大北岭村的西红柿最贵时12元一斤,仍供不应求。

      

      “这菜种得真不孬”“从没想到老家不仅有了大棚,还种出了这么好吃的柿子”……听着十里八乡亲友们的称赞,村“两委”干部手里的活儿干得更起劲了。

      “这是我们村创业的第一个大棚,为了摸索经验,更为了给村民打个样,从建棚、下苗到后期管理,所有的活都是村‘两委’干部在干。”王折坤说着,又忙着清理起大棚里的竹炭炉子,这两天降温了,地处高山的大北岭夜间温度达到-15℃,晚上需要烧碳增温,为了守好一棚“金疙瘩”,王折坤和几个同事在大棚里搭了个简易床,干脆都住在棚里。

      一边种西红柿,一边学着抖音直播,王折坤还开始了直播带货,进一步扩大“泰山铁皮西红柿”的知名度。“每天有空就开直播,跟粉丝聊一会儿,还真吸引了很多游客和研学学校上门。”王折坤惊喜地说。

      辛勤的付出总会有回报。王折坤给记者算了笔账。去年11月,大北岭村蔬菜大棚基地的头茬西红柿上市,春节前短短两个多月,4座大棚蔬菜已卖了10万元。正是有了第一笔收益,村里用这笔钱给全村166位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米和面,让村民共享村集体收益。村里日子过好了,村民们都喜笑颜开,大年初四至初六,大北岭村村“两委”成员和新乡贤们筹资请来艺术团,在村里热热闹闹唱了三天。

      以前,大北岭村地处黄前镇山坳,是个穷村子,这里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村里人口老龄化严重,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2019年,老书记到了退休的年龄,村民们都想选个能人带领村子富起来,就想到了一直在外创业的王折坤。

      “我15岁就出门打工了,学徒、工程都干过,可从没想过回村。”王折坤很矛盾,但还是回来了。

      黄前镇在泰山东侧,北靠黄前水库,当地山林水域众多,林果业发达,但受地形所限,蔬菜产业相对匮乏。“村里急需一个强村富民的产业,在山区发展蔬菜产业也许是个出路。”王哲坤说,既然返乡干书记,那就要带村民走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路,未来优质蔬菜肯定大有所为,他认准了这条道。

      王折坤带着村“两委”干部很快就到了寿光考察,还把农业技术专家请进了村。在黄前镇党委政府和驻村第一书记,村里建起了首批4个大棚,30年没种地的王折坤,又回到故乡,也成功为村里挖到了第一桶金。

      如今,泰山铁皮西红柿已逐渐打开市场,订单越来越多,管棚、摘菜、装箱等方面的工作量大增,村干部们忙得不可开交,却满心喜悦。

      

      “柿子今年长势正旺,这四个大棚成功后,我就想领着村民一起发展特色设施农业,打造成休闲采摘和生产体验基地,打响泰山铁皮西红柿品牌,进一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让西红柿产业映红乡村振兴致富路。”王折坤说。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