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泰安 > 正文
  • “泰安玉祥老银匠”非遗传承世家:与“银”共舞百年

      位于泰山区财源街道王庄社区的一条小巷子里,有一家专做手工银首饰的小店铺,虽然不起眼,但内中大有天地……

      传统手艺,百年流传

       店铺的主人名叫张君伟,他是“泰安玉祥老银匠”纯手工银首饰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2020年,该技艺入选泰安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第四代传承人——张君伟的父亲张科清,2023年12月22日刚刚入选泰安市第五批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我太爷爷干了一辈子银匠炉,手艺又传给我爷爷,就这样一直传了上百年到了我儿子这一代……”说起家族历史,张科清老人如数家珍,老字号名叫“玉祥银楼”,清光绪年间在岱庙西侧镯娄巷挂起招牌,历经战乱年代、困难时期,手艺都没有遗失,一代一代传承至今。年过花甲的张科清老人从事手工银首饰制作已40余年,至今仍勤耕不辍,还常去大集上摆摊做首饰,儿子张君伟也在不断打磨自己的手艺。“他的手艺现在已经超过我了。”张科清老人笑着说。

      这项手工技艺能够传承几代人,绝非易事。

      

    是“手上的活”,更是“心里的活”

     

       选材、捶打、修形、锤压、锉毛边、錾刻纹饰、粗修整、制形、修形、粗细修整、抛光、压光……纯手工银首饰制作技艺之复杂,“劝退”了很多学徒。

      

       张君伟向记者展示了“压光”这道工序。他用玛瑙制成的薄板,不停地在一件毫无光泽的小银饰上按压,大约按压了上百次后,这件银饰变得明亮夺目,而这仅仅是十几道工序中的一道。

      “要做成一个纹饰简单的手镯,大概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而像这样精细的花纹就格外需要耐心和定力。”张君伟指着一个龙形饰物说,上面密密麻麻的龙鳞是他一个一个刻出来的。

      

      而这不仅是“手上的活”,更是“心里的活”。做成一件银首饰,需要手艺和耐心;做好活,需要的是美学素养。

      张君伟拿出一件荷叶主题的作品,只见一个半圆形的底座上浮有两条鲤鱼,一片舒展的荷叶立于底座之上;荷叶上方,一株莲蓬和一朵含苞的荷花缠绕生长;荷叶表面凝结着几滴水珠,中心一只蓄势待发的小青蛙,紧盯着荷叶边缘正在“蠕动”的小虫,整件作品栩栩如生。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是一个茶漏。

      “我沿着荷叶的叶脉打了许多小孔,可以用来过滤废弃茶水中的茶叶,还不影响作品本身。”张君伟说,这样一件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手工艺品,深受顾客青睐。

      

      也正是这项技艺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使其产品始终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传承百年。

      

    保守与创新并行不悖

     

       美学素养也决定了每一代传承人对手艺继承有个人独到的见解,这也是非遗不同于文物之处,它是一种活态化的继承。“这是一个传统凤凰式样的步摇,尾部的琉璃是百年前的东西。”张科清向记者讲解他偏爱的一件作品,他表示自己喜欢做老式的东西,能留到现在的都是精华,经典的东西永不过时。

      

      一身传统服饰、黑帽霜髯的张科清和这些经典作品浑然一体,饱含先人智慧的簪子、步摇等就在这样的手艺人手中流传至今,依然为人们所喜爱。

      当手艺传到张君伟这里,他为这项老技艺注入了新鲜血液。

      与父亲不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张君伟喜欢玩些新花样。他在许多作品上融入了泰山元素,泰山石敢当、挑山工等,“还有一些作品跟随流行趋势,而且顾客独具特色的定制要求也让我打开了新思路。”张君伟说。

      

    不仅是作品内容,在销售渠道上张君伟也不拘泥于传统方式,他在多个网购平台上开直播、开店,吸引了许多客人购买,其中甚至有远在深圳的顾客看中了老张家的手艺,多次光顾下单。

     

      

    保守和创新在这项老手艺上并非反义词,守住根基才能走得稳,创新思路才能行得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守护“泰安玉祥老银匠”薪火相传。

     

      

       “酒香也怕巷子深”,得益于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泰安玉祥老银匠”才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之前我不知道非遗是什么,没想到作用这么大。”张科清老人主动说起非遗保护,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到这项手艺后,主动提议帮他申请非遗,老人就随口答应了。没想到,自从申请非遗成功,“泰安玉祥老银匠”的名气越来越大,订单越来越多,张科清还常常被邀请去各类非遗活动展示自己的手艺,受到很多人围观和喜爱。未来,在非遗保护政策日趋完善和手工技艺受到追捧的大环境下,“泰安玉祥老银匠”纯手工银首饰制作技艺或许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难得的是,张君伟上初中的儿子也对银首饰制作很感兴趣,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或许他可以成为下一代传承人,带领家族技艺行至更远的将来。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记者 温雯 审核 陈茂荣】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