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出台第一部农村供水地方性法规

      9月27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农村供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具体情况。《条例》是我省继《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实施后出台的第一部有关农村供水方面的重要地方性法规,于发布会当天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7章51条,包括总则、规划与建设、水源与水质、供水与用水、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其主要内容和制度创新分为四大方面。

      一是坚持农村供水的公益属性:明确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可以依法采用划拨国有土地或者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等方式保障项目用地;规定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用地应当纳入当地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优先安排,并按照确定的用途使用;规定农村供水实行政府定价,明确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价低于供水成本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贴;规定农村供水用电价格和水资源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保障制度,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正常运行。

      二是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条例》在总则明确规定农村供水应当“实行规模化发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规定“规模化供水工程管网覆盖区域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不得擅自新建公共供水自备水源工程取水”;已经建成的,“逐步纳入规模化供水工程管网实行统一供水”。

      三是加强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管理: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农村供水水源普查和环境状况调查,科学确定供水水源,加强水源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水源的稳定性;加强农村供水应急水源、备用水源建设,要求规模化供水工程应当规划建设应急水源或者备用水源;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防止水体污染,确保农村供水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组织开展调查评估,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生态环境、水行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村供水工程及其周边区域的环境状况和污染风险进行调查评估,筛查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水质监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生态环境、水行政、卫生健康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对农村供水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用户水龙头出水定期进行水质监测、评估。

      四是规范供水与用水行为:明确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县级统管、公司运营的农村供水运行和管护机制;要求供水单位建立健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同时明确了供水单位应当遵守的规定;对供水单位饮用水取水口和供水水质检测工作作出规范;要求供水单位保证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转,保持不间断供水,同时对确需临时停止供水应当采取的措施作了规定;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盗用或者向其他单位和个人转供水,不得破坏或者擅自改装、迁移、拆除公共供水设施。

      据悉,十四五以来,山东加快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134.9亿元,共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11881处、覆盖人口7067.31万人,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为87.1%。随着农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变化以及有关部门职能调整,山东农村供水工作已经进入“城乡统筹、建管并重、以管为主”的新阶段。(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见习记者 衣春悦)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