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山东要闻 > 正文
  • 山东抢跑海上光伏新“赛道”,国内首个实证项目成果发布

      9月26日,山东省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实证项目成果发布会暨海上光伏技术交流会在济南举行,我国首个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风电实证数据成果在会上公布。据介绍,由国家电投山东能源牵头建设的烟台海阳HG34实证项目和威海文登HG32实证项目成功离网发电后,苛刻环境下相关实证指标均超预期,标志着我国近海海域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鳞次栉比的光伏板闪闪发光,将大自然赋予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输送进千家万户……光伏项目往往也被人们称作“阳光银行”,而如今,这样的阳光银行正在开启海上的规模化发展之路。

      “海上光伏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蓝海。但海上环境恶劣,除建设过程要面对风浪、潮汐等自然力影响,突破抗风浪、抗腐蚀等关键技术,还需解决海底地质复杂、地基不稳定等问题。”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邢福介绍。2022年,山东率先启动海上光伏规模化布局,由国家电投山东能源作为牵头单位与联合体成员共同开发海阳HG34、文登HG32共计470万千瓦海上光伏资源,全面验证各技术路线方案与实际复杂环境的适宜性和匹配度,为海上光伏规模化、商业化运营推广探索可能路径。以HG34项目为例,单体规模全球最大,离岸6.5千米,试验海域水深8.5米。从水深、地质看,都属于现有规划光伏场条件较为苛刻的场区,实证项目一旦实施成功,对类似项目都将有借鉴意义。

      其中,HG34实证项目布局在海阳市海域,采用大模块和小模块两种实证方案。大模块方案采用“钢管桩+固定钢桁架”的结构形式,小模块方案采用“PHC管桩+固定混凝土桁架”结构形式,为正式项目验证技术路线,并提供主要设备适用性和工程经济性等关键数据,在防腐蚀、抗浪潮、抗台风、抗洋流、防浮冰等方面进行探索。HG32实证项目布局在威海市文登区海域,通过不同组件方案,验证其在海洋环境的可靠性;通过不同支架方案、桩基方案、防腐方案及现场施工验证,形成自主核心技术。2个实证项目成功离网发电后,均经过了雨季、台风季的验证,光伏模块整体防腐、防风、防浪及系统的稳定性均超预期,海上光伏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得到充分验证。

      目前,以烟台、东营、威海等市为重点,山东已完成首批10个、1125万千瓦桩基固定式项目竞争配置。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86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6%,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光伏发电装机5145万千瓦,居全国首位;风电装机2430万千瓦,位列全国第四。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付玉婷 杨烨莹 报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