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山东 > 正文
  • 以交通互联互通促两大城市群融合发展 “鲁豫有约”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鲁豫有约”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以交通互联互通促两大城市群融合发展

      现在乘坐高铁从济南出发,列车需要绕路徐州调转车头,才可抵达郑州,耗时3-4小时。不久后,这种情况将会改变。济南至郑州高铁将于年底全线开通,届时两大省会城市的高铁通行时间将缩短至一个半小时。

      从“绕行的互联互通”走向“快速的直连直通”,两个经济大省又有新动作:8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 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

      协议约定,今后两省将协力加快鲁豫省际高速铁路规划建设、顺畅衔接鲁豫省际公路网、共建陆海联动物流体系、协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等,为落实好《合作协议》,两省政府将建立会商机制,由两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为召集人,统筹推动相关工作,合力推进两省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山东与河南地理相邻、一衣带水,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是沿黄经济的重要集聚区,均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文化大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放眼沿黄9省(区),山东与河南在交通区位上独具特色。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出海口省份,有优质的海港资源,陆海统筹优势明显;河南地处我国中部,贯通南北、连接东西,是全国铁路枢纽,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发达。

      山东省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来逢波认为,两省之间签署互联互通协议,将加快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时空格局构建,进一步放大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日臻完善的价值优势,促进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统筹交通大格局加速成势,极大提升鲁豫交通网络的时空便利度和区域优势度。

      鲁豫互通,背后还有推动两大国家级城市群更高水平经济协作的提前“铺路”。

      中原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同为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城市群。两大城市群相邻,亦有重叠,综合实力强,交通区位优越,文化底蕴丰富,自然禀赋优良,在发展模式上也有相似性。两者均以省内两大核心城市群为依托,向外辐射带动。例如山东是以济南、青岛为“双核”,带动省会、胶东、鲁南三个覆盖全省的都市圈协同发展;河南是以郑州、洛阳等核心城市为依托,带动河南全省发展,同时向外辐射到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形成更大半径的中原城市群。

      “互联互通协议将大大提升两省之间、两大国家级城市群之间形成高水平的经济协作关系。”来逢波表示,以济郑高铁为例,其全线通车后不仅使得郑州的高铁网络继续延伸,同时会显著提升济南作为高铁枢纽城市的辐射作用,使济南向着“米”字形高铁网络城市迈出更为实质性的一步。更为关键的是,郑州与济南两座“万亿城市”将正式“牵手”,两大城市群之间的内在联系、外部协作将快速加强,能共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资源、互通有无、互补优势,共同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鲁豫之约”的良性互动由来已久。2021年4月,山东主动对接河南,搭建起黄河流域省际政府间首个“权责对等、共建共享”的协作保护机制,山东、河南两省签订省际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对赌”数额达1亿元。一年后,黄河入鲁水质持续保持在二类水质以上,山东作为受益方,共兑现河南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在这场黄河“保卫战”中,两省都是赢家。

      此次鲁豫两省联手打造沿黄省份陆海联动大通道、构筑陆海转换大枢纽、推进实现快速互联互通,不仅细化了具体工作,同时明确了会商机制等保障措施,为引领黄河流域省区间交通一体化发展,建立完善的沿黄城市群经济、社会、生态战略合作沟通机制,树立了标杆。

      从黄河全流域发展的视角看山东,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是关键引爆点,其中贸易是“先手棋”,而沿黄各城市物流环节衔接、关口服务水平、交通一体化程度决定着物流运输的时间和效率。来逢波认为,基于此,山东省应积极发挥黄河流域“出海口”和“开放门户”作用,大力深化沿海港口与沿黄内陆港合作,打造黄河流域商品物流进出海骨干通道、依托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加快推进便捷、高效的物流运输服务一体化建设。

      两省签约的当天,综合检测车正在济郑高铁新线路上“试跑”,为通车作最后准备。放眼未来,鲁豫“牵手”会有更多可能。(大众日报记者 常青 吴荣欣)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