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4家,增长34.9%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秦浩)8月13日,我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表彰一批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企业,在认真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同时,全面部署我市加快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任务,努力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跑出泰安加速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泰安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抓项目、建平台、强主体、聚要素、优环境,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4家,增长了34.9%;工业技改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在科技部发布的2022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我市居全国百强榜第71位。今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3.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4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时代动力。近年来,泰安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坚持科学谋划、精准部署,从政策扶持、平台搭建和科技攻坚等方面持续发力,营造出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赋予城市发展强大动力。

       在政策支撑方面,我市制定了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人才政策“加强版”、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创新券补助实施细则,引导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聚集。去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突破3亿元,引进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4人、青年人才2.7万人,发放“泰山人才金卡”357张。

       在平台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省级创新平台61家;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建设,与108家全国、全省学会建立紧密联系,成立政产学研合作平台47个;获批建设省农业微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市首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在科技攻坚方面,我市通过“揭榜挂帅”,实施产业链重点科技项目38项,撬动研发投入5.7亿元,省级以上支持资金突破3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校地合作方面,我市新建校地校企合作研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8家;开展“百名专家泰安行、百家企业进院所”“书记、县长高校行”等活动,对接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34所高校院所,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46家知名院所、370多名专家来泰指导,解决技术难题70项,转化科技成果108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建设工作方向明确、步伐有力。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围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创主体培强、推进校城校企融合发展、优化科创环境等方面,加快推动泰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为抓好“双十工程”,从今年开始,我市每年实施至少10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10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转化落地一批强链延链补链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深入实施“千项技改扩规、千企转型升级”工程,持续开展“数字化转型牵手”“千名数字专员进千企”等活动,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推动80%的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今年以来,全市已有1055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围绕这一态势,我市将建立全链条式培育体系,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培育机制,实施好科技企业“育苗工程”,引导培育更多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同时我市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储备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在行业细分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瞪羚”“独角兽”“小巨人”企业群。除此之外,我市还将深化“双百行动”,再引进一批高端专家人才、再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再落地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推进校城校企融合发展;将持续优化科创环境,采用“一厅一网一资金”模式(“一厅”,即建设技术市场一站式服务大厅;“一网”,即建设技术市场网上交易平台;“一资金”,即设立技术市场发展资金),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争取更多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原动力。泰安将紧紧锚定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目标,稳扎科创能力基本功,做好科创发展大文章,以高屋建瓴的迅猛姿态,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不断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新局面。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