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教育 > 正文
  • 传统家训中的读书智慧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人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有效手段。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作为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传统家训蕴含着丰富的读书智慧。“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家训至今仍被人们奉为读书求知之圭臬。对此,我们应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让读书归于自然,回归本真。

      养心第一物,颐养第一事。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读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古代的家训中 ,教诫子孙读书金榜题名、博取功名的例子并不多,相反教诫子孙读书做人的例子却比比皆是。颜之推目睹了梁朝全盛时期,贵族子弟悠闲终日、无所事事,待到梁朝败落时沦落至“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告诫子弟:“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意为唯勤勉读书才不会沦为低贱之人。 一代名相张英在《聪训斋语》中告诫后辈“读书者不贱”“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为颐养第一事”。张英认为读书一方面让人敬重:“虽至寒苦之人,但能读书为文,必使人钦敬、不敢忽视。”同时,读书可以让人除去烦恼,产生快乐:“惟读书与对佳山水,止有乐而无苦。”在张英的教导下,张氏家族读书之风大盛,呈现出“父子宰相、三世得谥、六代翰林”的气象。

      敬心勤读,学如不及。“态度决定一切”。读书的态度是决定读书成效的关键。传统家训强调要抱着“敬心勤读,学如不及”的态度读书。首先要怀敬意之心读书。《何氏家训》认为态度端正与否,是决定读书是否有成效的关键:“欲观子弟读书之成否,不必观其气质,亦不必观其才华,先要观其敬与不敬,则一生之事,概可见矣。读书时能敬心则“虽愚必明,纵不能尽忠于朝廷,亦可以尽孝于父母;纵不能建宫野于天下,亦可以自善乎一身。”读书若不敬心,则“白首无成,虽成必败,居官则坏国家事,处己则无保身之谋。” 其次要持勤勉之心读书。汉高祖刘邦晚年在写给太子刘盈的《手敕太子》一文中悔悟自己年轻时不重视读书,登基后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希冀其子勤读之情跃然纸上:“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吾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告诫后辈:“故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论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学如不及也。”

      读书要求善法。家训训主从切身读书体验出发,结合师友的言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一是读得早。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求知欲望强,受外界干扰少,精力容易集中,是读书的黄金期。若不珍惜这段岁月,等到年纪大了再想到读书学习,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正如《颜氏家训》强调的:“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之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二是读得专。读书贵精专,不可贪多。如《曾国藩家书》强调:“若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 。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三是读得长。“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传统家训提倡读书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郑板桥以读司马迁的《史记》为例告诫后辈:“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看完《史记》,明年更换他书”,方为“细心有恒”。四是读得透。读书不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不能仅仅只满足于一知半解,而要明明白白、彻彻底底地掌握书中的精髓,将书读懂、读透。正如《聪训斋语》所言:“毋贪多,毋贪名;但读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

      知行合一,以知导行。儒家经典《尚书》将知行关系概括为:“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为知易行难。传统家训作为儒家思想向民间过渡的桥梁,强调“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主张读书的根本是实践,提倡的是“知行合一,以知导行”的读书取向。朱柏庐认为读书的关键是要“身体而力行”,是要将书本的义理付诸实践,是要学会如何做人。在《朱子治家格言》中,他引用先儒“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会读”的观点,教导子孙:“所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清代名儒陆陇其在《治家格言》中强调:“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来,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做能读书人。”

      总之,当代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代代传承的传统家训读书观中存在诸多颇有价值和富有启示意义的内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整理,汲取其中的智慧,做到古为今用。

      (作者:姜玉峰,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