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首批15处省级水利遗产名单出炉

      山东首批15处省级水利遗产名单出炉 泰安3处水利遗产榜上有名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 齐鲁大地河流蜿蜒众多,是中国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日,山东省水利厅公布全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单,我市东平县戴村坝、宁阳县堽城坝(闸)遗址、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井3处水利遗产榜上有名。

       “运河之心”戴村坝,位于山东东平县境内大汶河上,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由主石坝、窦公堤、三合土坝三部分构成,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构成之一。戴村坝主要功能为拦蓄大汶河水,明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主持重开会通河,并建戴村坝引汶水至运河的最高点南旺入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戴村坝奠定了六百年鲁西南地区河湖水系格局。科学的规划设计保障了大运河南北畅通,对明清两朝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南北文化的交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戴村坝作为大汶河干流上的一项大型工程,目前仍在发挥固定河槽、控制下游河势、拦沙缓洪以及引水灌溉等诸多功用。

       堽城坝(闸)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堽城里村西北隅的汶河内,作为大运河沿线的一处重要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堽城坝(闸)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京杭大运河著名分水枢纽工程,是山东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堽城坝(闸)的作用是拦截汶水,流经洸河,注入济宁大运河,抬高运河水位,使南来北往的船只畅通无阻。元堽城坝(闸)形成了北接大汶河,南达淮河的大汶河——洸河——泗河——南清河——淮河航线,并被官府设置为水上驿道。此外,堽城坝(闸)还灌溉济宁兖州之间的农田,在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溢坝西去的滔滔汶水注入东平湖,进入黄河水系,形成了黄淮水系的分界线。

       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井位于掌平洼村,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村中常年缺水干旱,为解决农田灌溉和村民饮水,村里每个生产队抽调3到4名人员,组成了30多人的打井队挖井找水。从1967年3月至1977年5月,队员们自备工具,靠双手和智慧,在10年间,用钢钎和铁锤在山地开掘出一口深水井,充分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掌平洼井上口周长26米,深26米,108级台阶,其中一级穿岩而过,砌在井壁里,下至离井底10米的深处,有一平台可以站人取水。整个台阶盘旋而下,像一条龙深入地宫,因此,被称为“螺旋井”。

       据悉,今年3月份,山东省水利厅下发《关于开展省级水利遗产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4月份制定出台《山东省水利遗产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暂行)》,为首批水利遗产评选认定明确“路线图”和“方向标”。此次认定的这15处水利遗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山东治水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和精神文化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新闻》》  
    山东首批15处省级水利遗产名单出炉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芮 审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