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绘黄河文化盛景,专家学者这样说

      

      

      多维发力,共绘黄河文化盛景

      □ 本报记者 赵琳 齐静 杨帆

      一场思想的盛会、文化的盛会,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山东、聚焦黄河入海口。

      4月18日,黄河文化论坛在东营开幕,六位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发表主旨演讲,挖掘阐发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探讨黄河文化转化发展、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从高原到平川,从黄土到滨海,黄河极大影响了中国的地形地貌,也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看来,黄河水与华夏文明,有着同样的底色,百折不屈、一路奔腾、东流到海折射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争精神。“发掘黄河文化内涵,活化黄河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刘玉珠说。

      2020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但各地在分段规划推进建设工作时,理念和实际操作各有差异。刘玉珠认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手推动下,沿黄九省(区)在本次黄河文化论坛上签订系列合作协议,为克服线性文化空间结构、分割性认知带来的管理协同困难,迈出了坚实一步。

      共绘黄河文化盛景,应如何发力?刘玉珠在主旨演讲中阐发了弘扬黄河文化的三个“坐标”——让文化兴起来,高质量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让文物活起来,高水平保护利用黄河文物资源;让各方动起来,高规格开放拓展黄河文化公共空间。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透露了一组数字,让人振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由1992年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1种;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加强,中游实现人进沙退,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53%!

      大河奔腾,造福人民。黄河流域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弘扬生态文化,身体力行、真抓实干,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刘友宾认为,举办黄河文化论坛,就是弘扬生态文化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举办论坛,充分挖掘黄河文化中深厚的生态底蕴,讲好新时代气象万千的黄河生态环保故事,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转化为强大的生态文化软实力。

      知其所来,明将所往。在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的心目中,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首先必须“读懂”黄河和黄河文化,从心底里认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华夏大地上很早就出现了文明的星火。但只有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明绵延不断,最后形成以二里头为核心的中华早期文明,逐渐影响各地。”葛剑雄说。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资深教授王志民也持相同观点。陕西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南贾湖七孔骨笛、内蒙古翁牛特旗红山玉龙、浙江良渚双鼻陶壶、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面具……这些来自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明起源代表性物证,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的多彩状态。“但‘满天星斗’中有一条主脉,那就是黄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期、奠基期的主流。”王志民说。

      两位专家表示,黄河中下游在历史上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流域人口南迁对我国文化传播、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文化对其他文化产生了强烈吸附力,彼此之间不断互动融合,形成了文明演进的主脉。“我们必须承担起‘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的重任,以实际行动赓续历史文脉。”葛剑雄说。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兴修黄河水利,防治黄河水患,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治黄实践中形成了厚重的“治黄文化”。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李群认为,“治黄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守正创新、推进文化“两创”,也要讲好黄河治理的故事。

      不久前,坐落于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的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泺口),被列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以黄河堤防人文景观为核心的“一堤、两馆、四园区”宣教模式,成为沿黄群众了解黄河文化、学习水情知识的重要窗口。李群介绍,这是山东丰富“治黄文化”体验载体、实现活化传承的一个缩影,“今后将继续开展黄河治理历史研究,摸清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底数,活化利用黄河文化资源禀赋,打造更多保护展示黄河文化的浓缩基地,让黄河文化更好走入群众生活。”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系统梳理黄河文化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加强黄河文化对外传播,有助于国际社会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民族。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认为,要加强学术研究和媒体宣传,对黄河文化内涵进行提炼梳理,让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特别要重视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尊重文化传播受众、丰富传播内容和形式,加强黄河文化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创新。

      掀起黄河文化研究新高潮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李明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沿黄九省(区)共同的使命和责任。4月18日下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南大学以及沿黄九省(区)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本次黄河文化论坛的主题“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作了深入研讨交流,深化黄河文化研究阐释,为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共筑黄河文化研究新高地。

      “加强黄河文化研究是塑造中华文化精神标识、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是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展学术空间、创新学术体系的重要举措。”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说,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性、代表性、主体性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加强黄河文化研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髓,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大一统”的民族意识,有利于厘清中华民族根源、传承华夏文明基因,有利于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生态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特质,统筹上下游一体,推进生态共同体建设,构建一套共享共建、上下游利益整合一致的机制,共同推进黄河源头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索端智说。

      近年来,在沿黄各省区的努力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快速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黄河文化研究的高度、广度、深度还不够,整体性、系统性不强,学术交流平台较少;沿黄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压力较大,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推动黄河文化研究还需整合资源,打造一批创新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推动开展专项研究,推出一批社会广泛认同的标志性黄河文化研究成果。同时,推动构建黄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共同掀起黄河文化研究新高潮。”袁红英在发言时号召。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黄河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支撑。4月18日,弘扬黄河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东营举行。现场,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沿黄九省(区)党校(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言献策,弘扬黄河文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举办这次论坛,对于推动黄河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白皓说。

      黄河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有着超越地域和流域文化的独特优势。“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黄河早已超越了地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呼唤着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认为,要站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古老悠久的黄河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冯颜利看来,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蕴含着伟大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希望通过不断深化黄河文化的研究,大力弘扬伟大的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成长于黄河源头、服务于黄河源头的青海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成俊,来到黄河入海口中心城市东营后感慨颇丰。“黄河流域的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马成俊说,通过此次交流,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黄河文化的独特内涵,为回到家乡全方位弘扬黄河文化、倡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累了宝贵经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根本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杨国斌认为,做好黄河文化研究、讲好黄河故事,能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