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财经 > 正文
  • 中经评论:心中有“数” 农村因电商而充满想象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针对农村电商发展的种种问题,既需要打通堵点,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让乡村产业更兴旺,也需要着力提升农村消费的软硬件配套,改善创业创新环境,让广袤乡村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

      如今,在越来越多的乡村,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称,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村电商继续保持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地位,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

      近年来,得益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巨大成效,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上行,丰县苹果、库尔勒香梨、广西沃柑……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借助网络飞抵万家,改变了以往产销信息不对称等局面;下行,双开门冰箱、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在城市里备受欢迎的工业品加速直达乡村,品质生活离村民更近了。

      之前,很多农民“会种”但不“会卖”,有好东西却运不出、卖不了。城市里的主播们懂网络,但对田间地头的活计并不在行。农村电商的加速崛起,让越来越多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拿起新农具,干起新农活,变成“新农民”,也吸引了大量人才返乡。从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他们成为一支兴农生力军。

      不过,农村电商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物流运输价格较高、快递不能到村、商品退换货服务匮乏、农产品标准不统一、电商专业人才不足等等。还有,“三无”商品较多,易发生消费纠纷。针对种种问题,既需要打通堵点,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让乡村产业更兴旺,也需要着力提升农村消费的软硬件配套,改善创业创新环境,让广袤乡村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

      鲜货出山,物流是重要一环。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将进一步打通新鲜蔬果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工厂的道路。土特产变身“网红尖货”,有效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但是市场上的农产品五花八门,同一种类的产品还有产地等差异,一种产品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这就要擦亮招牌、保证品质。因而,直播带货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农产品搬到网上销售,而要借助电商平台,引导企业、农户将本地初级农产品转变成标准化、品牌化和品质化的商品,最终实现优质优价。

      培育数字人才是打造产品、重塑产业的支撑。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地方与大型电商平台对接,建设一批农村电商产业园、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和人才实训基地。当前,各地正在加快电商人才培养。比如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推出奖励、补贴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支持农民主播项目扎实落地,已培养183位农民主播。“新农人”借助电商快速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搅动了原有的农村生产环境和格局,产生一定的鲇鱼效应,赋予传统农村全新活力。

      当前,居民消费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品质型消费逐渐取代了温饱型消费。那么,农村地区也不应成为山寨货的“天堂”,这就要提升农村市场监管水平,完善服务配套和维权体系,从而不断增加农村市场优质供给,进一步激发农民的消费意愿。

      扩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建设高效畅通的农村物流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消费环境,培育新一代农村发展生力军,未来的农村因电商而让人充满想象。(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