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教育 > 正文
  • 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山东农业大学启动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杨丽宁 审核 晁彤彤)近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作物耐盐碱高效高产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稻和小麦超高产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项目分别在山东农业大学启动。记者注意到,两个项目中,山东农业大学均为牵头承担单位。

      据了解,“作物耐盐碱高效高产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项目由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10家单位共同承担。其中,既有国内自然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又有国内著名农业高校和农业科技知名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团队,实现了科技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项目的实施力争解决盐碱地农业生产上“农业荒漠”问题,为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水稻和小麦超高产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项目团队凝聚了国内从事水稻、小麦产量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优势研究力量,前期收集了大量种质资源,创建了重要基因功能挖掘和研究的遗传群体,在产量性状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项目启动后,将针对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超高产创制中所面临的优异基因资源匮乏、基因精准调控和多性状耦合机制不清楚等限制因素开展相关研究,以期克隆调控水稻、小麦产量性状重要新基因,解析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网络,发掘能够显著提高产量的优异新基因资源;揭示水稻、小麦不同产量性状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调控机制,阐明产量性状关键基因的演化规律和多性状耦合机制;建立产量性状精准控制的理论和智能化设计技术体系,为培育产量显著提升、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和小麦新品种提供创新性策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在加强育种研究、推进种业创新发展等方面深入探索,致力于解决耐盐碱优异种质资源和重大品种缺乏等“卡脖子”问题,实现盐碱地作物耐逆、优质、高效生产。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方面,学校也正积极探索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科技链和产业链“五链”深度融合,希望联合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共同开展小麦育种科研攻关。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