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泰安 > 正文
  • 党报热点丨造林增绿扮靓山水生态森林城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王玲玲 通讯员杨龙 审核聂艳艳)春风催新绿,又是一年植树造林好时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心怀“国之大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全市林业系统坚持科学增绿、依法护绿、高效用绿、创新活绿,森林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山青、水碧、林茂、果丰的迷人画卷正徐徐铺展,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动力。

       科学增绿

       夯实生态底色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增绿,严格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有关要求,把增绿扩绿的主攻方向转到重点攻坚和内涵挖潜上,依法拓展绿化空间,实施专业化、精准化造林,确保种一片、成一片、绿一片。

       以绿为底绘新景,从城市到乡村,绿意浓浓,生机盎然。去年,我市共完成造林8489亩、廊道绿化154公里,新建农田林网26公里,完成森林抚育1.2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3个乡镇、238个村居创建为市级以上森林镇村,其中,11个乡镇、75个村居创建为省级森林镇村;20个村居被评为全国森林乡村。

       依法护绿

       筑牢生态屏障

       近年来,我市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安全政治责任,以保护发展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为目标,全面建立林长制,提升森林防灭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资源管理能力。

       我市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设立市级林长5人、县级林长89人、乡级林长719人、村级林长3190人。创新建立“林长+检察长+警长+网格长”工作机制,形成了执法办案、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同向发力的林业生态保护新格局。始终把森林防火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压紧压实森林防火责任,对重点林区实行网格化管理,高强度开展森林防火督导巡查,加快构建“天罗、地网、人哨、水盾”综合互补式立体防控体系。森林防火工作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全面加强美国白蛾、杨树舟蛾等食叶害虫防治,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标。松材线虫病防控经验在全国推广。依法加强资源监管,强化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大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和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我市生态屏障日益稳固。

       高效用绿

       增加生态效益

       发展林业产业能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绿色的生态产品,实现助农增收,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有机统一。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重视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全面提高林业整体效益。

       我市加快实施全市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中药材3个产业振兴计划,做优做强肥城桃、泰山板栗、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做精做大泰山黄精、宁阳大枣、甜红子山楂等特色产业。目前,我市经济林总面积达160余万亩,苗木花卉总面积达40余万亩,面积规模持续保持全省前列。我市中药材总面积达10.1万亩,林下经济总面积达31.2万亩,果品总产量达100万吨,林业产业总产值达300余亿元。我市创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2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园29处、“齐鲁放心果品”品牌23个。肥城桃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创新活绿

       激发发展活力

       以改革添活力,以创新增动力。我市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社总数达2680家,入社农户总数达7.7万户,总经营林地面积达30.11万亩;全市民营林场发展到102家,总经营面积达12万亩。徂徕山林场入选全省唯一国家级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

       强化科技创新,增强林业发展支撑能力。我市深入实施林农培训工程,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成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坚持数字赋能,强化和完善“以图管林”手段,我市建设的全市森林防火智慧监测预警系统被评为“省级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场景”和“省级新型智慧城市上榜优秀案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永不停歇的追“绿”脚步与泰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足音同频共振,绿色生态、绿色城乡、绿色旅游、绿色康养正在成为泰安大地上的最美底色。守此青绿,利在千秋。全市林业系统将继续坚持林业为民、生态惠民、绿色富民,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全民共享绿色福祉。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