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教育 > 正文
  • 岱下时评 | 让未成年人网络世界清渠如许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因此,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和上网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近日,《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在北京发布。重点对未成年人触网年龄、上网目的、性别差异、短视频使用、网络交友等诸多热点话题进行了细致探究,其中指出,我国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正在步入快速提升时期,推进网络素养教育任重道远。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达10.51亿人,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比17.7% ,初中生使用短视频应用比例达67.9%,超过70%乡村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App,比城市未成年人高9.9%。客观而言,互联网本身不是洪水猛兽,“网络”已然成为未成年人提升认知能力、融入同辈群体、促进社会交往的必要途径。

      但是,网络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内容追求噱头,缺乏深度,对社会阅历浅、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是个巨大的挑战,即便是疫情防控期间的网课里,依然有部分学习类App、网站平台向孩子推送导向不良的低俗信息。有数据显示,我国有近一半(46%)未成年网民在上网时遭遇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等不良信息。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让未成年人网络世界清渠如许,既要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感,也要有“甲光向日金鳞开”的使命感。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治理,依法严惩利用网络侵犯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各大网络平台加强自我监管,对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要“堵”更“疏”。静心思考,现实中一些孩子之所以沉迷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有意思、有意义的替代选择。因此,作为家长绝不能简单拔掉网线,或者是将手机锁起来,而是要从根本上“问诊把脉”,给孩子们更优质的关爱和陪伴;作为学校,则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特色体美劳活动,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转移学生注意力。随着越来越多图书馆、博物馆、天文馆、体育馆建设开放,各种劳动、研学实验基地建立运营,为孩子们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能力提供了更多机会,共同为网络问题“活血清淤”,为青少年茁壮成长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未成年人网络生态环境整治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需全社会凝成共识、携手作为。让我们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互联网+”时代找到御风飞行的广阔路径。

      作者:董丹丹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