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泰山 > 正文
  • 泰山景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守护泰山“青未了” 苍松翠柏绘新卷

      巍峨雄奇的泰山,自然景观沉浑峻秀,森林覆盖率达95.8%、植被覆盖率达97%,是巨大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种质资源库。近年来,泰山景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多措并举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坚决守住生态保护底线红线,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多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天罗地网人哨水盾

      筑牢森林资源安全屏障

      “从白水沟往上,我们沿途设置了宣传栏,宣传森林防火的法律条规。查堵点对面有一个‘天眼护山’摄像头,能覆盖2000多亩山林,一旦监测到情况还能自动定位、自动报警。”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区长徐力说,他们在辖区林区内打造了“三横四纵”防控网络布局,实施点位集中查堵,区域内网格定点值守,全线无线联动,夯实森林防火基础。

      

      △ 泰山自然景观沉浑峻秀,植被覆盖率达97%。(图片通讯员提供)

      实施林草保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泰山景区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推进大预防、大监管、大宣传、大保障新型资源保护体系为引擎,创新性开展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积极打造环泰山一物多用、一专多能、节约高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天罗、地网、人哨、水盾”立体式综合防控廊道,筑牢了泰山森林资源安全屏障。

      泰山景区通过建设双光谱监控探头95处、智能语音卡口770处,应用电子围栏追踪、卫星监测补盲等技术,建成“天眼护山”火情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森林资源全方位巡防和林火自动定位、自动报警,打造了无盲区“天罗”预警体系;在高标准建设、清理1150公里林火阻隔带基础上,沿林缘及重点防范区新建刀片刺绳隔离网135公里,有效封堵违规进山路口800余处,实现非开放区的封闭式管理,消除了“驴友”非法穿越等人为隐患,构建起无缝隙“地网”阻隔布局;在62个工队、51个检查站、13个瞭望哨基础上,在泰山周边重要路口新设检查点62处,建设管护房26座,配齐配强护林员队伍,实行国有林、集体林联防联控机制,形成“点位查堵、网格巡护、全域联动”的防火防虫一体化巡护体系;持续实施“引水上山、以水灭火”工程建设,2021年新建防火蓄水池162座,实现了重点林区500米半径内有可靠消防水源,为森林资源保护再添新保障,布设起全覆盖的“水盾”防护屏障。

      

      △泰山景区建成“天眼护山”火情监测预警系统。(图片通讯员提供)

      一树一档一树一策

      守护泰山上的“绿色化石”

      泰山现存古树名木1.8万余株,“汉柏”“望人松”“姊妹松”等23株古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泰山景区面向社会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按保护级别、地理位置等分期分批向社会推出古树名木,由认养方在公布范围内进行认养。认养捐赠金全部用于泰山景区古树和特殊林木的养护、抢险、科学研究、制作认养证书、设置认养说明牌、编印《泰山古树名木》文献等工作。

      据市博物馆文物园林科副科长赵祥明介绍,2021年,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A0001汉柏存在两处安全隐患。为确保古树安全,市博物馆对古树东侧枝干进行了吊拉加固,对树洞内土石等填充物进行了清除,并采取消毒防腐、通风透气、支撑加固等措施对古树进行了保护。

      泰山脚下的岱庙,共有古树名木249株,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市博物馆建立完善了古树名木健康档案,重点古树名木做到一树一档、一树一策;对于纳入世界遗产的9株古树,安排专人日巡查,记录生长情况;成立岱庙古树保护技术团队,每年邀请山东农业大学专家到岱庙检查重点古树生长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审核每年的古树保护工程方案,为科学保护岱庙古树名木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泰山景区先后开展了5次古树名木普查登记,摸清了泰山古树名木现状,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制定了《泰山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泰山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技术规范》,建立完善古树名木监测指标体系,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树名木实行精准管护,落实“四个一”工作措施,即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专家团队、一树一管护团队,根据每株古树的生长状况,逐株制定古树保护复壮方案,由管护团队根据方案加强日常管护,保护泰山上的“绿色化石”。

      

      △美国白蛾诱捕器。(图片通讯员提供)

      守护森林健康

      防控“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泰山森林葱郁、生机蓬勃,既有古老的油松林群落,又有新中国成立后栽植的大量人工林。其中,松树是构成泰山“四季长青”自然景观的主要树种,面积约9.2万亩,占泰山森林总面积的52.6%,林间蕴含着百年以上的古松1937株。

      松材线虫病是森林系统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之一、重大植物疫情,被称为松树“癌症”。为应对松材线虫病,泰山景区构建了“空天地”松材线虫病防控监管平台,实施“精细林地清理、精细伐桩封闭、精准定位到每一株死树”除治模式,研发了松材线虫病信息化管理平台、高效纳米农药、小型化疫木粉碎机等产品,根本性地控制了疫情,守住了9.2万亩泰山松林,“拔除疫点”和“打造全国标杆”目标取得初步成果,国家林草局两次面向全国推广泰山精准防控治理经验。

      记者从泰山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了解到,松材线虫病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图像识别和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工作人员既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伐桩上面的二维码了解每棵树的调查、枝干运输、枝干处理信息,又能在网页端迅速确定疫木位置,掌握疫区边界和疫木数量的变化。据泰山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申卫星介绍,森防站每年都会对景区内的古松及其周围100米范围内的松树注射甲维盐进行预防性保护,并在每株古松上悬挂驱避剂,减少天牛和小蠹虫的侵染危害。在泰山景区上下的不断努力下,松材线虫致死松树的数量大幅下降。

      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而泰山森林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人工林,存在林相单一、结构简单、林分密度大等先天不足,病虫害抗性较差。多年来,泰山景区始终以“森林健康”为中心,以生态管理为根本,秉持绿色防治理念,对病虫害实行无公害防治、科学施策,根据实际危害发生情况在防控关键期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使用生物农药、饵木和引诱剂诱杀等手段,综合防控森林病虫害,有效保护了泰山森林生态资源安全。

      鸟类记录不断刷新

      泰山化身鸟的天堂

      近年来,泰山景区统筹推进生态治理恢复,改善优化野生动物的生存栖息自然环境,强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严厉打击乱捕鸟类和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使泰山野生动物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自2016年申报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鸟类示范观测样区后,泰山景区每年组织泰山样区生物多样性(繁殖鸟类)示范观测、泰安市越冬水鸟调查等活动,年均记录繁殖鸟类16目、40科、95种、2200只,越冬水鸟7目、10科、36种、37361只,获取了生态系统格局与质量、物种组成与分布、生态环境要素等基础数据,阐明了泰山区域鸟类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提供了科技支撑。

      

      △泰山成为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 (图片通讯员提供)

      泰山区域的鸟类群落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李荣光等专家1959年调查济南南郊丘陵地带(含泰山北麓),记录鸟类31种;杜恒勤1959年记录泰山鸟类9目、22科、41种,1984—1988年记录鸟类14目、35科、148种;2018年8月,泰山景区出版了《泰山鸟类图志》,书中共描述19目、63科、324种鸟类;2020—2022年间,泰山区域鸟类新记录平均每年增长10余种,截至2022年9月,泰山区域野生鸟类记录达到19目、64科、36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5种、中国特有鸟类5种。

      野生鸟类一向被誉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为给鸟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泰山景区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专家指导下全力优化野生鸟类生存环境,每年举办“泰山冬季鸟类保护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年均投放粮食5吨,放置投食台1万个,林间悬挂人工鸟巢500个,确保鸟儿安全越冬和种群数量稳定;对泰山板栗、泰山黄精、泰山花楸、泰山柳等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进行原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初步破解了泰山花楸只有1株的危局;启动《泰山昆虫图志》编撰工作,调查统计泰山昆虫种类超过2000种,新记录种类达900余种;利用生物天敌、生物农药无公害防治森林病虫害,实施“松类植物及其制品禁止进山”制度,取得了“连续34年有虫不成灾”“连续14年将美国白蛾挡在景区之外”的好成绩。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