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山东 > 正文
  • 闪电评论丨三载向海图强 山东“蹄疾步稳”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后,张连钢代表亮相二十大“党代表通道”并接受媒体记者提问。生于1960年的张连钢是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他带领平均年龄34岁的团队,破解了十几项世界级难题,建成了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作业效率最快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先后9次刷新世界纪录。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港口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于山东省而言,港口是战略性资源、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最强的开放基因,是重要“棋眼”。建设海洋强省,港口既是窗口,也是支柱。2019年8月,山东省委省政府高点站位、精心谋划,成功组建了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和渤海湾港四大港口整合到一起,标志着山东港口由群雄逐鹿的局面迈向全面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时代的同时,也担当着推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省战略的重任。这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历史选择,更是从根本上实现山东港口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新旧动能转换积厚成势 山东港口“走在前”

      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五年来,山东省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持续掀起新旧动能转换热潮,呈现出一系列深刻变化。

      山东港口自组建以来,始终牢记使命,聚焦省国资委确定的主责主业,发挥处于“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的地缘优势,努力发挥畅通腹地客户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枢纽节点作用,打造集聚资源、链接产业的“万能接口”。重新梳理优化业务结构,完善港航产业生态,向传统业务、新兴业务并重转型,构建起“1+4+12+N”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坚持腾笼换鸟、科学布局,加速由生产资料港向生产、生活资料港转型;聚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启动建设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初步形成“济青双中心、沿黄多基地”布局;设立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港信期货公司,布局大宗商品交易运营中心,破题推进公共海外仓建设,进一步完善供应链服务体系。

      

      三年来,山东港口吞吐量连跨三个“亿吨”台阶,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400万标箱,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增幅连年超过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航线总数达到325条,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北方港口首位,开辟内陆港30个、班列80条,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保持全国第一。各港口集团在全球、全国的名次实现进位争先,青岛港吞吐量跃升至世界第四,日照港跻身全球第九,烟台港稳居全国第八,渤海湾港生产经营实现翻番式增长。

      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关键节点上,山东港口的发展变得更“立体”,枢纽平台作用不断放大,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向高端迈进,尤其在国际贸易、多式联运、数字平台等领域,在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领智慧绿色创新发展 山东港口“做示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智慧港口、绿色港口高质量发展之路,是现代化港口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三年来,“智慧绿色”始终是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作为全国获批的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山东港口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上积极发挥升级演变、引领示范作用,依托内部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多等优势,强化与头部企业合作,创新搭建起“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发布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等14项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建设行业首个中央决策智慧大脑,率先建成全球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码头、干散货专业化码头全自动控制系统、原油运输“管道智脑系统”,在全国港口率先完成全系列自动化技术试点攻关,创造了多个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成果。

      优化配置岸线资源,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完成国内首个港口岸线退港还海生态岸线工程;聚焦“双碳”目标,因地制宜推动打造“中国氢港”、“数字能源港”、“风光储”一体化零碳港等特色发展板块,建成全国首个港口加氢站、首个集卡自动换电站、首座“散改集”封闭舱,首个跨区域、多港区统筹联动的大气环境智慧管控平台,大力推进“公转铁”、海铁联运,推广清洁能源使用,2021年,铁路、水路、管道集疏运占总集疏运比例达到76.2%,电、气、氢等清洁用能占比达到52%。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作为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党的二十大代表张连钢对此体会深刻:“党中央要求我们引领世界港口发展方向和潮流,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瞄准科技发展前沿,主动创新求变,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通过拼搏奋斗,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继续抢占世界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制高点。”他带领团队进行流程再造,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和商业运营“三位一体”,自主研发了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技术及系统等多项全自动化码头核心技术,推出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5G”“全球首创机器视觉+自动化技术”等多项科技成果。随着全球领先的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在山东港口青岛港竣工,实现港区交通由单一平面向立体互联的突破;全球领先的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山东港口日照港落地,为全球港口提供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中国样本”……张连钢和团队站在更高平台上不断开展科技创新。

      

      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机遇 山东港口“剑指深蓝”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面向未来,山东港口将以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为抓手,强化与天津、河北、江苏等沿海省份港口合作互动,增强辐射能力,提升枢纽地位。到2027年,集装箱航线总数预计达到400条,开辟内陆港60个,开通班列110条以上,全面提升效率、效能、效益,实现由目的港向枢纽港转型,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以多方赋能供应链为抓手,加快培育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世界一流港口生态圈层,建设全国领先的大宗商品电子仓单平台、全省大宗商品期现联动综合交易平台、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服务平台、油气全链条集采平台等,做优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到2027年,实现由物流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升级,成为国际知名的港口运营商和现代航运综合服务商。

      以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为抓手,高标准完成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培育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智慧港口行业领军企业。聚力能源替代,加快建设青岛港氢能港、日照港数字能源港、烟台港源网荷储示范港、渤海湾港风光储零碳港,实现清洁能源占比年均增长3%以上、绿色电力占比超过40%。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重点港口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铁路集疏港比例超过5%,率先实现港口“碳达峰”,加快推进“碳中和”。

      三载春华秋实,三载向海图强。山东港口在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棋眼”作用愈加彰显。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张连钢代表信心满怀:“我们要瞄准全球港口科技最前沿,在港口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领域创新攻关,完成‘超大型综合港口泛在感知与预测术’和‘7000马力氢动力拖轮研制’等十项重大创新任务,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绿色港口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