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品牌 > 正文
  • 7篇重磅“望岳谈”,解码山东十年,请看合集!

      □记者 李振 赵丰 周学泽 邵方超 任宇波 于新悦 王红军 张兆友 刘兵 李子路 孙源泽 常青 策划 娄和军

      十年,是时间刻度,更是奋斗标尺。8月20日下午,中共山东省委“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济南举行。聚焦这场发布会,“望岳谈”第一时间推出7篇重磅网络评论——《这“三个最”,说出了山东人的切身感受》《透过发布会,看山东创新的“石头和涟漪》《山东这个“9”,是优势也是潜力》《山东蓝色国土,何以长出6个市的经济总量 》 《且看山东“三把尺子”量发展》《逐梦田园,大河“新区”正势起》《山东外贸增长“流量”背后的大通道有何不一样》。

      7篇“望岳谈”集结呈现,与您一起解码这“十年”。

      望岳谈|这“三个最”,说出了山东人的切身感受

      □李振 赵丰

      “可以说,与全国一样,这十年是山东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8月20日,中共山东省委在济南举行的“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三个最”的表述,说到了山东人的心坎上。

      或许对这些年日新月异发展习以为常,未曾去想,我们已走过了如此不平凡的十年。而“三个最”,则用凝练的语言道出了山东人的“十年印象”。

      你我身边的十年

      ——新时代十年,透过生活细微可见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送孩子的家长们或许很熟悉,每天送孩子入校时,学校会对入校学生进行健康监测。这个任务,不少学校交给了“小帮手”。济南市梧桐树舜兴东方幼儿园的“小帮手”,是一个植入人工智能的小机器人。它可以监测孩子口部、手部情况,排查孩子多发的咽颊炎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这位“小帮手”采用的技术来自济南神思电子公司——山东“十强”产业集群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凭借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技术,其产品已在教育、政务、工业、交通等多个领域应用,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神思不是个例。十年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增长了7倍之多。究其原因,在于山东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部署稳步推进。从“量”到“质”、由“形”到“势”,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正努力实现强势突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8%;入选国家级战略性产业集群7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新时代十年,人们经历着城乡面貌大变化。

      顺口溜,多为农民自创,细品往往别有深意。

      “绿树掩映小洋楼,空气清新人长寿,使用沼气新能源,文明卫生又方便,条条大路通家园,乡村胜似城里面。”这是当下流传于临沂市兰陵县代村的顺口溜。

      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代村顺口溜是这样的——“传单飞,大字报,停水停电小偷闹;你朝东,我往西,打来斗去成烂泥。”

      对比之下,能看到发生在代村的巨变。

      巨变的秘密,藏在乡村振兴这部行进的历史巨著中。山东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农林牧业总产值率先突破万亿大关,25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遍布南北,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巨变的秘密,在于农村和城市双向互动、良性发展。十年来,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近12个百分点。城乡融合发展、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多市同城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济泰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济南、泰安之间实现半小时直达;胶东经济圈五市聚焦道路交通、就业社保、政务服务、医疗服务、住房保障、权益保护6大领域25项重点任务,为居民提供了一份实用的“同城化服务说明书”。

      ——新时代十年,群众获得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

      “俺被扶贫办纳入扶贫户,残联给列入重症残疾人,民政部门给办理低保,医保部门给办理慢性病证,儿子申请到扶贫创业基金8000元建成了蔬菜大棚……”掰着指头,细数好处,微山县韩庄镇大洼村王明来老人脸上挂着笑容。生活虽不易,但光明和希望越来越多。

      笑脸背后,是脱贫攻坚完成的有力托举。脱贫攻坚时最难啃的“硬骨头”已经被攻克,全省251.6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山东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岗位背后就是一个家庭。山东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城镇新增就业连年超过120万人。今年,又组织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截至6月底,共开发岗位41.86万个,安置上岗人员41.38万人,半年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上岗人员大多是农村脱贫人口或零就业家庭成员,公益岗成了他们“救急难”的“及时雨”、为家庭收入“托底线”的“定心丸”。

      留鲁来鲁,“用脚”为真切感受“投票”

      经济社会的宏观变化与个体微观感知之间,往往最能建立起直接映射。百姓身处实践一线,对事物观察细致、直接、敏锐,对情况的了解深刻,更能抵近事物的本质。一个区域的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方向是合乎规律还是逆势而动,人民群众心中明明白白,也会用自己的方式作出选择。

      留鲁来鲁,是用实际行动说出的“真香”。留在山东,成为越来越多山东人的选择。2020年淄博提出“三年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仅用两年3个月就引进10万名高校毕业生入淄,驻淄高校大学生留淄率由原来的26%提到了36.5%。

      众多关注山东的省外人、赴外省创业的山东人,为山东之变鼓舞、吸引,来到山东,以新山东人的身份感受山东,建设山东。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来鲁就业,更是对山东越发强劲的人才磁力的印证。北京大学发布的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生们的就业首选地除北上广浙外,首选便是山东,4.47%的本科生、2.94%的硕士生和2.84%的博士生选择来鲁就业。较2020年,清华学子来鲁就业呈现递增趋势。2020年,来鲁“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实现倍增;2021年,通过“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山东吸引集聚青年人才80多万人。

      来山东,因为山东的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会。七年前远赴大洋彼岸求学的山东高速创新研究院研究专员刘梦菲,学成归来后主动放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工作邀请回到济南。她说,济南许多新兴企业和国企,有政策支持,对于留学归来的毕业生来说特别有吸引力。这十年,山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今年1—7月,山东新登记市场主体145.5万户,同比增长10.2%。来鲁就业乐业,天高海阔任驰骋。

      新老山东人“用脚投票”,表达着自己对“三个最”的感受。山东成为全国唯一的常住和户籍人口“双过亿”的省份。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10152.7万人,总量排全国第二位,成为全国两个人口过亿的省份之一,较2010年共增加573.4万人。十年来山东人口增量位列全国第四,并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三个最”是回望,更是奋发前行的基石和信心

      新时代十年,山东发展势头不减。十年间,山东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以更高质量的发展化解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矛盾,自觉坚定地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类供给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深刻转变。发展的滚滚车轮,驶出蓬勃动能。今年上半年,山东以2811亿元的经济增量居全国之首。搭乘着“齐鲁号”列车,山东人有自信走得更稳、更远。

      新时代十年,山东坚持初心不改。山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鼓起来的口袋承载着人民对小康生活的期待;“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从变为“日常品”,呼应着群众对生态美好的向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三个最”展现出的是回望,是信念,更是信心。与山东人所感所察的印证,昭示着山东发展的根基、合力和方向。当大江大河与涓涓细流交织汇流,必将奔腾势不可挡的力量。

      望岳谈 | 透过发布会,看山东创新的“石头和涟漪”

      □周学泽

      8月20日,中共山东省委“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的创新引来媒体关注。

      山东的创新,为何引来媒体提问?

      创新,是事关发展的大事要事,是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必然要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山东十年之变,离不开敢于创造,善于创新,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回望十年,山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建设创新型省份,综合创新能力迈入全国前列。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潍柴突破了高效燃烧低传热、高爆压高可靠性、低排放污染物、智能控制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1%的重型商用车柴油机在中国诞生;全球首款“国密算法高抗冲突物联网安全芯片”面世;深蓝1号、蓝鲸1号等一批重大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墨子号”量子卫星、C919大飞机等“国之重器”,都有山东制造的贡献。

      回望十年,创新不仅“高大上”,还贴近百姓生活。在淄博,记者见到1800岁的周村烧饼有了新吃法。周村烧饼在盒马门店成为广州、深圳、上海消费者下午茶销售冠军。魔力在于创新,研发人员把老字号做成了新式下午茶点。新品一上架,销量翻了3倍多。

      创新极尽精微,表现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假如把创新效果比作湖面上的一圈圈涟漪,那创新就是投入湖中的“石头”。石头投入湖中,涟漪各种各样。石头小,涟漪小;石头大,涟漪大。同时,石头投入的地点也很重要,投入湖边,涟漪扩散有限;正中湖心,涟漪扩散最为广阔。因此,将足够份量的“石头”投到合适的点很关键,这个“合适的点”就是切入点、突破口。

      创新,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准突破口,“一石千层浪”,创新涌春潮。

      今年初,山东工作动员大会,提出要重点抓好“十大创新”。山东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激发社会动力活力三个角度切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可谓精准把脉、精准着力。

      第一个切入点,在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

      山东九个方面比较优势突出,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优化思路,在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中增强创新力,就把比较优势变成了发展胜势。

      一个辣椒有多少功能?在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降血压、高维C、减肥辣椒……十多种功能性辣椒品种让人耳目一新。大棚卷帘机、植物生长灯外、监控器、雾化机、放风机、植保机、水肥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在蔬菜大棚里一应俱全,通过手机即可完成遥控放风、补光、加湿、浇水、施肥等工作,可实现蔬菜源头可追溯系统全覆盖。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农业发展的优势是重要基础。农业领跑全国,靠的是创新。巩固和拓展好这个优势,肯綮仍在于创新。山东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强化科技研发和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至2021年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81%。“海水稻”实现了盐碱地里稻花香;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让海洋成为“沃野良田”;手机、卫星成为新农机,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技。

      第二个切入点,在补齐克服短板弱项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

      在“扬长”的同时,也要“补短”。应该看到,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营商环境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山东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通过创新把短板补齐,把弱项变强,才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迎来了成立三周年。三年来,山东产研院盯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之需,累计建设创新转化机构80家,实施创新项目超过360个,创新转化技术近3000项,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过4000人,建设3个国家级和9个院级公共技术平台,投资孵化衍生高科技企业近300家。模样“四不像”,干活很像样。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山东突出“卡脖子”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以“揭榜制”“组阁制”“赛马制”、定向委托等方式,集中资源力量,努力破除“燃眉之急”“心腹之患”。五年来,山东科技部门持续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行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改革,4.8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564亿元,是2017年的4.7倍。

      记者在菏泽现代医药港采访时看到,在现代医药港建设过程中,菏泽根据企业需求的不同,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有四种进驻模式:一种是给政策和服务的自建模式,一种是标准化厂房免租使用模式,一种是定制代建分期回购服务,一种是CDMO平台共享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企业进驻可只管生产,职工生活、物业管理、能源保障等一切社会事物均可由医药港管理服务中心包揽。

      营商环境曾是一些地方的短板。山东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率先将“一业一证”改革拓展到50个行业。提前完成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加快政务服务“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济南惠企政策“一口办理”、烟台一体化信用监管等做法,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山东连续两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十大省份(含直辖市),2021年比2020年还前进一位,表明山东已位列全国营商环境第一方阵。

      第三个切入点,是通过把社会和市场的动力活力激发出来,强化创新,寻求突破。

      创新需好的“生态”,创新是系统工程。“十大创新”是一个体系,环环相扣……增强创新系统性,就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政府与市场等关系,就要善于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让企业各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好焕发,就会汇集为澎湃发展的强大动力。

      山东潍坊豪迈集团是隐形冠军,被国家工信部列为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豪迈集团从一个濒临破产的维修车间起步,如今拥有过百亿资产、2万多名员工、4个现代化园区的机械制造集团。十年前,豪迈集团产值10亿元出头,2021年营收突破70亿元,净利润达12亿元,轮胎模具、气门芯、海底采油设备、风电变速箱零件4个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

      成就这家企业的,正是无处不在的创新。模具钳工对坐的凳子不满意,用下脚料制作了100个钳工专用的、可旋转的小凳子,获得了1000元的创新奖;开电动车在厂内配送矿泉水的老大爷,为了避免被铁屑扎伤轮胎,在车上加装了“磁铁扫帚”,也获得了创新奖金100元。

      增强创新力,必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动力活力。2021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万家,比上年增长38.2%,创历史新高,362家企业被评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居全国第三位;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5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山东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是2017年的3倍;国家创新城市总数达到11个,居全国第二位。两次被国务院认定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明显省份……

      “这个问题提得好。”山东对创新之问的精彩作答,透着实实在在的豪气、锐气和底气。

      对创新之问的作答,事关过去现在,更关乎未来。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矢志不渝,开拓创新坚定不移,精彩的答卷必将是这个大省勇挑大梁的现实写照。

      创新山东,步履铿锵。

      望岳谈 | 山东这个“9”,是优势也是潜力

      □邵方超 任宇波

      8月20日,山东省委举行“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媒体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全国大局作贡献。

      实际就是在问,山东有什么,山东在全国大棋局中,应当做什么,又能够做什么。

      发布会介绍,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落实“三新一高”要求,是我们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也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趟出路子、取得实效。

      这样的回答,既是来自对区域与全局关系的准确判断,也是来自实践主体的应有责任和担当。

      其底气和信心,就在一个数字“9”上。

      “9”是指山东9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这些优势是成就,也是潜力。

      比如,山东一二三产业都不弱,农业总产值率先突破万亿,全国每5个馒头,就有1个是山东小麦做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如果有条件的地区,像德州那样搞一搞“吨半粮”的创建,显然可以为全国贡献更多“馒头”;再能融合二三产业,把食品加工的产业链拉长做强,价值又会成倍增长。

      再比如,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山东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发展势头都不错,但仍可以通过营造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更多的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形成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新局面;仍可以通过积极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更好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卡位入链”,形成更加稳定的产业链合作关系,为地区发展重塑新优势,带来新增量,创造新价值。

      列举这些比较优势,并不是要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要从过往的奋斗和成就中,汲取智慧和勇气,破解前进道路上的矛盾难题。

      再者说,一个地方的禀赋优势,往往只意味着发展的可能与潜力。就像眼前有了繁花,并不等于手中就有了鲜蜜。只有依靠新的能力和工具,把潜力激发出来,把优势释放出来,才能形成突破、彰显成效。

      所以,在对待优势的态度上,必须认识好、把握好、利用好、拓展好;在具体举措上,突出强调“四个深入扎实”。只有这样,才能化比较优势为发展胜势,实现从禀赋优势到创新优势的跨越。

      第一个是深入扎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为什么这几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跌宕反复的疫情冲击,山东体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力和韧性。一个关键变量,就是新旧动能转换。

      正如评论者所指出的,山东身处宏观经济大周期的同时,还自带一个独有的经济改革周期。这个“独有周期”,正是当年划出的“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阶段目标。

      几天前,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比如“四新”经济提高了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了11.8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比2017年末增长102.1%,数字经济提高了8个百分点,先后培育出4个国家级“双跨”平台……此中新与旧的拉锯、高与低的较量、先进与落后的相持,任务有多艰巨、压力有多繁重,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明白。

      第二个是深入扎实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蒙阴县的桃墟镇安康村,通过一套换算方法,算出生态产品总价值近1亿元,去年国庆期间吸引了大批游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了发展优势。这得益于该县发布的全省首份村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

      长期以来,山东传统产业占比高,能源消耗水平较高,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山东提出,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就是要综合考虑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各行业能源消费情况等因素,既保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保证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山东绿色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同比增长62.1%,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增速49.8个百分点……

      可见,在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上,山东正大步向前。

      第三个是深入扎实抓好“三个十大”行动。

      前几天,济南一家民营企业生产的整体环轧钢,因为直径15.673米、通体无焊缝,被称为“世界第一环”,而迅速“出圈”。

      此环将被应用在我国的第四代核电机组上,可承载核电机组堆容器7000吨的重力,代表了目前核电锻件的最高技术水平。

      此环属于“不可解体”的特种大件,运输它,对道路的运载能力要求更高。得益于济青高速完成的双向八车道改扩建,此次运输全程122km,畅通无阻。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此环的生产与应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三者缺一不可。

      这里面既有供给侧的“十强产业”,涉及到的是山东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可以说是牵引山东高质量发展进程的主战场,朝着“十年塑成优势”加速迈进,关键在这里。

      又有需求侧的“十大扩需求”,这是扩需求稳增长的“重头戏”。扩大精准有效投资,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加快构建全链条现代流通体系等,必将大大释放内需潜力,积蓄更强发展动能。

      还有增强创新力上的“十大创新”,涵盖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诸多方面。有了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就有了充沛动力和活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坚实基础和支撑。

      第四个是深入扎实保障改善民生。

      增进人民福祉,是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过上美好生活,是亿万齐鲁儿女的美好期待。

      从全国大局出发,山东更要担当起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的重任。

      所以,山东提出坚决做到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仰仗人民,惠及人民、造福人民,全面落实民生政策,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做好增收、均衡、兜底三篇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说到底,人民富足了,意愿实现了,才能激发更多创新创造热情,在走向共同富裕中汇聚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

      面对历史的重要时刻,人们每每身处其中而不自知。站在十年的节点上,认清优势,找准位置,实质上就是一次深化自我认知的过程。

      踏上新征程,山东必须立足省内,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来审视和谋划未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望岳谈 | 山东蓝色国土,何以长出6个市的经济总量

      □王红军 于新悦

      8月20日,记者从“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49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66.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6.5%。

      单看这个数据,似乎看不出特别。但是,细细翻阅历史,就会发现这个数据背后的波澜壮阔。

      2011年山东实现生产总值约4.54万亿元。1.49万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放在十年前,相当于当时山东经济总量的1/3。

      1.49万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接近于2021年枣庄、东营、泰安、日照、聊城、滨州6市的GDP总量。

      蓝色国土,长出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2位,靠的是什么?

      山东头枕着渤海、黄海,坐拥330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胶州湾、威海湾等港湾似项链上的珍珠,养马岛、刘公岛等岛屿如星辰散落。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今的山东,正在重新定义“靠海吃海”: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山东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

      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细看这份成绩单,“游”在“近海”,面向“远海”,挺进“深海”,这是山东蓝色国土的别样风景。

      ——“游”在“近海”,背后是“美丽海湾”。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让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人向往。

      今年,在威海市,有这样一条“现象级”自驾路,单日最高客流突破40万人次。这条1001公里山海自驾线路,像项链一样将威海的宝藏风景、风土人情、主题驿站一一串起,吸引四面八方游客。

      这条自驾路上有一家孙家疃·哈雷驿站,其负责人贾春林坦言:“以前,很多游客就是为了国际海水浴场等景点来的。现在,游客们多是为了深度游威海而来,我们驿站平均入住时间达到了3晚,不少都超过1周。”数据显示,今年7月,来威游总人数比2019年疫情前增长20.10%。日均持证住宿人数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2.5%。疫情以来,山东海边再现“一房难求”。游客的青睐,就是最好的风景。

      人海和谐的美丽场景如何造就?山东把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当作头等大事。近年来,近年来山东不断保护修复海洋生态,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675公顷、岸线62.82公里,2021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2.3%。

      2022年新年第一天,西海岸新区灵山岛上的2000多名居民欢呼雀跃,他们刚刚收到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认证,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以-1333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为全国首个自主“负碳海岛”。

      这是全岛居民35年来不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结果。灵山岛进行全岛改革:实施煤改电、控制燃油车增量、动态清理存量,在岛内进行山羊清理、继续退耕还林。环境改善,灵山岛的文旅事业稳步提升,年轻人也纷纷回岛创业。目前,岛上已建成165家特色民宿、2家海洋牧场,形成了旅游业态集聚效应。

      山东提出,到2025年,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将超过91.6%,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建成5个以上国家级“美丽海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月17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包括推进青岛等地邮轮旅游发展,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支持青岛、威海等滨海城市创新游艇业发展,建设一批适合大众消费的游艇示范项目,鼓励和引导开展各类游艇赛事活动等。此前,青岛市启动万人航海计划,拟常年组织青少年、大学生、社会各界及老年群体参加帆船体验活动,拉动游艇帆船租赁、水上运动、航海培训等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力争3到5年内将“万人航海”打造成为全国海洋旅游知名品牌。

      ——面向“远海”,建设国际先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优质海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海洋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山东海工”领跑海洋经济。

      盛夏,沿着海岸线开设的餐厅、饭馆里,餐位很是紧俏。三文鱼、黑鲪鱼、花鲈鱼等高端水产品,在厨师的烹调中碰撞出火花。吸引人们“到山东一游”的,不只海洋美景,还有海味独一份的“鲜”。

      即使是伏季休渔期,水产品仍然源源不断上市,充实着百姓“菜篮子”。这背后是庞大的海洋渔业在支撑。

      海洋牧场是“蓝色粮仓”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山东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近40%。

      长岛南隍城岛海域,这里集结了首批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平台——“经海001号”“经海002号”“经海003号”“经海004号”等,它们呈“田”字形分布,分立于黄海海面。站在船头遥望,眼见肥美的鱼儿在网箱中不时浮出水面觅食,翻腾出一派波光粼粼的景象。

      传统养殖,即在陆地上建造养殖池,占地面积大,养殖规模难以提升。而将智能网箱应用到深远海养殖后,一个网箱就可养殖约70万尾经济鱼类。借助外海水深流大、饵料资源丰富的优势,“经海”系列网箱以人工和天然双重饵料配以清洁水质,实现了深远海智能装备化“类野生”养殖。

      在陆地上“一眼望不见”的蓝色海洋里,一条条产业链正在拉起: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在2021年9月迎来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的CDE登记备案。十几年前,我国的超纯度海藻酸钠有标准无产品。想要大规模使用只能依靠进口,而经过一系列科技攻关,终于开启国产化之路;

      今年6月21日,随着最后一根风机叶片与轮毂在近130米高空精准对接,山东首台平价海上风机在山东能源集团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成功完成吊装。将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一次性建成的智慧化、数字化风场,每年可提供绿色电量16.98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1.9万吨。

      ……

      从近岸驶向远海,山东建设国际先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积极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基地。目前,山东海上风电基地已完成规划布局,总规模3500万千瓦,力争2030年迈入全国海上风电发展第一方阵。

      ——挺进“深海”,坚持海洋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激发海洋科技力量新活力。

      2012年6月,中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蛟龙号深潜器的“老家”,正是青岛国家深海基地。从那时起到现在,“大国重器”,少不了山东身影。

      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一周年,累计生产天然气已突破20亿立方米,累计外输凝析油超20万立方米。“深海一号”核心装备为全球首例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去年,能源站在青岛、烟台制造,在烟台合拢,这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集大成之作。

      同样在南海海面上的,还有“蓝鲸1号”和“蓝鲸2号”,这是目前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由山东企业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设计。

      科技创新,是海洋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十三五”以来,山东承担了全国近一半的重大海洋科技工程,实施“透明海洋”“问海计划”等重大工程,研发了智能浮标、深海浮标、水下无人航行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并得到了应用。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装备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广度和深度。“可下五洋捉鳖”夙愿得以实现。

      这背后少不了体制机制创新的支持。例如,去年7月,山东发起成立首期规模2亿元的海洋共同体基金,聚焦海洋硬科技,重点支持原始创新、海洋成果转化和高端海洋科技产业化项目培育,为打通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

      新时代十年,山东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扎实探索“科技引领、陆海统筹、改革推动、合作共赢、人海和谐”的海洋特色发展路子。蓝色国土,正在长出更多绿色澎湃能量;依海而立,山东未来因海而兴因海而强。

      望岳谈|且看山东“三把尺子”量发展

      □张兆友 邵方超

      8月20日,中共山东省委“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济南举行,新闻媒体记者对山东如何减少疫情冲击影响,努力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目标,格外关注。

      今年上半年,山东经济增长是3.6%,进出口总额增长17%,“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4.9%……一系列关键数据,既有量的扩张,又有质的提升,勾勒出山东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一体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三件大事的坚实支撑。这是衡量山东发展的“三把尺子”,为衡量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提供了重要标准,为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

      疫情防控的时效和实效,是衡量发展稳定性的一把尺子。坚决抓好疫情防控,才能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为正常生产生活创造安全环境。

      抓防疫就是抓发展。从全国范围来看,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山东经济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山东疫情防控总体形势能稳定向好。

      答案何在?离不开一个“快”字。快字当头、以快治快,包括快速筛查能力、快速处理能力,抓好“4个源头”,用好“3个探头”。上半年,省内几个城市先后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山东坚持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

      针对疫情,织起严密的日常防控网,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方案,这得益于“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的基本方法。今年以来,山东及时有效控制住省内140余条疫情传播链。

      与疫情赛跑,与病毒竞速,就是要为安全稳定发展创造时间和空间。面对愈发狡猾的病毒,未来的防控压力不会小只会大。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谋发展,反应必须更快,措施必须更严,工作必须更实,容不得半点懈怠,容不得半点闪失。

      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是衡量发展成效的一把尺子。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才能为抗疫情、保民生、促发展夯牢根基、注入动力。

      面对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效果,看似是一件“鱼与熊掌,焉能兼得”的难题,实际上考验的是“一手撑伞,一手干活”的智慧和能力。

      针对疫情影响产能利用效率,山东指导工业企业实施“封楼不停产”,采取员工闭环管理,“上班不离人,下班不离厂”。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山东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实行“点对点”跟踪服务,上半年为市场主体减负约1958亿元。

      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山东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多项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客观地讲,3.6%的增速距离全年5.5%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作为经济大省,今年中央赋予山东“勇挑大梁”的重任,下半年山东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多,肩负的任务只会更重,时间刻度里充满着紧迫感。

      越是“较劲”之时,越是考验战略定力,越要实现高效统筹。既坚决守住疫情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又抓好有效投资、促进消费等各项工作部署,该出政策的时候出政策,该上项目的时候上项目,强化要素驱动,全面畅通经济循环,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发展安全,是标注发展底线的一把尺子。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踏上新征程,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叠加,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面对潜在的风险挑战,无动于衷就等于束手就擒,未雨绸缪才能打开新天地。

      今年开年工作动员大会上,山东提出“十大创新”,其中一条就是加强风险防控创新,切实守好“一排底线”,抓紧抓实抓到位,确保不出问题。

      比如,为了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山东在盐碱地上培育良种,在全国率先创建“吨半粮”示范区,今年全省夏粮喜获丰收,总产量达528.32亿斤。

      再比如,为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韧性,山东深入梳理“N张清单”,确定“链主”企业112家、“卡位入链”配套企业709家,努力构建各类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

      统筹发展与安全,本质上是一种底线思维。把安全网络编织得更密一分、更牢一分,兜底能力就会更强一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基础就会更坚实一分。只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就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确保经济社会正常运转,需要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统筹方法谋全局。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防住疫情、稳住经济和安全发展的要求是一个整体,三者互为前提、互为支撑,要一体认识、一体落实、一体评估。当在讲一个方面要如何、应如何的时候,要在另外的背景上考虑能不能、行不行,考虑如何相互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三把尺子量发展,是一起量、同时量、相互量的。看问题、抓落实、做评估,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系统观念,搞好综合平衡,就一定会克服困难,继续保持好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一定会迈出更大步伐。

      望岳谈丨逐梦田园,大河“新区”正势起

      □刘兵 李子路

      黄河岸边起新城。

      8月20日,中共山东省委“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当“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理念与备受关注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相关联,只阅字面,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什么是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顾名思义,城与乡的结合体。而“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则赋予了现代城市建设更丰富的内涵、更深远的意义。

      翻阅起步区的发展蓝图,“1+4+16+N”规划体系清晰可见,村在城中、城在田间、城乡融合,“未来眼光、国际标准、黄河特色”尽显。

      一城五团十六区,九镇百村嵌田园。

      行走在798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清洁能源为它带来绿色动力,现代绿色智慧城区规划正让田园式生活变为现实,一幅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黄河之城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便是我们要找寻的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

      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绝非只是理想,但也绝不会一蹴而就,必须以先进理念为统领,谋势、起势、乘势,一张蓝图干到底。

      谋势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起步区,虽名有“济南”,但不仅仅是济南的,也是山东的,更是整个黄河流域的。

      大战略带来大机遇、大机遇促进大发展。纵观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实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造就了一批引领发展的核心城市。

      像雄安新区,曾经GDP仅占河北省的0.6%,如今随着“千年大计”的实施,即将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中新的经济增长极。还有像深圳、上海浦东,从一个“小渔村”一跃发展成“大都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而生的济南起步区,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唯一支持建设的实体性新区,自去年4月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起,便正式肩负起国家使命,承载起历史担当。

      济南起步区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从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来看,推动起步区建设,将在推动沿黄地区生态保护、黄河长久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从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来看,加快起步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新机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引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

      省会强,山东才能强。起步区是济南由“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迈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关键支撑。起步区建设,为济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国家战略强势赋能。只要全面做好国家战略的承接落地,吸引全国、全流域最丰富的资源、最高端的产业、最顶尖的人才,起步区一定能够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起势

      大战略要有大手笔。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规划建设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长共同担任山东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举全省之力推进起步区建设。

      顶层设计、顶格推进,起步区建设全面起势。

      如果选一种颜色定义“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那一定是绿色。

      秉承了济南“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自然风貌,起步区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丰富,“鹊华烟雨”“黄河第九湾”等景观独具魅力,域内40多公里的黄河奔流不息,小清河、徒骇河、龙湖等河流湿地蜿蜒交错、碧波荡漾,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平地立城、白纸作画。正是这种不同于成熟城区的“原生态”本底,才更有利于先进理念落地实施,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城市精品。

      统筹推进生态修复、资源保护、污染治理,恢复河道两岸湿地生态环境,高标准建设黄河生态风貌带,强化水系廊道联通,做好节水示范工作……起步区强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如同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追求的是低密度、低容积率的城市社区。抬眼望去,视线不再被高楼大厦阻挡,而是蓝天绿树交相辉映。

      为此,起步区设置了不低于70%的蓝绿空间,强化45米建设高度约束,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标准打造每一栋建筑。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起步区城市热岛效应将有望控制在0.5C以内,远低于一般城区3-4C的标准。

      绿色,不仅是自然之色,也是产业之色。

      起步区确立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 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 “3+1”产业发展方向。这些产业,都代表了经济发展最前沿、最先进、最活跃的领域,也是最节能、最环保、最生态的产业,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未来的起步区,一定会是济南、山东乃至黄河流域最现代、最智慧、最宜居的城市。

      乘势

      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是活力之城、创新之城。

      新旧动能转换是起步区最鲜明的主题。起步区加快乘势而上,乘的就是动能转换之势。

      《黄河规划纲要》将“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放在了“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章节;《建设实施方案》也把“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摆在“五个着力”的首要位置突出强调,要求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更加凸显了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对起步区的重要意义。

      这两年,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落地起步区,各产业园区逐步投入运营。特别是比亚迪、国电投等龙头企业落地建设,实现了主导产业从“0”到“1”的关键突破。

      拿比亚迪项目来说,起步区成立专门工作专班靠上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速,今年就能实现整车下线,明年将达到年产30万辆规模,上下游配套产业主动集聚的磁吸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围绕国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济南起步区将打造国家级氢能创新平台,构建全国最大的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新兴产业聚集地、动能转换展示区的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没有经验可循,必须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探索。改革,也是起步区建设所乘之势。

      从国家到省市,都将起步区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赋予先行先试的改革权、试验权、先行权,支持复制“四区”经验政策、优先布局改革试点项目、鼓励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总之一句话,起步区应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

      黄河滔滔,滋润着济南起步区,更滋养着亿万齐鲁儿女。建好起步区,是山东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生动注脚。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2021年8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起步区进入实质性运转。

      1年后,再看这座大河“新区”,一路走来的每一步,蓄积着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大河之畔,一座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正在崛起。

      望岳谈|山东外贸增长“流量”背后的大通道,有何不一样

      □孙源泽 常青

      8月20日,中共山东省委“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就构筑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作了介绍。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而对于地处东部沿海,身为“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和节点的山东来说,高效贸易通道很重要。

      2012年,山东外贸进出口值为1.55万亿元,而到了2021年已达2.9万亿元,量级几乎翻倍。特别是今年,前七个月进出口总值已达1.89万亿元,超越2012年全年水平,5、6、7三个月更是连续刷新外贸进出口历史纪录。增长的外贸“流量”,离不开山东近年来着力构筑的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来“承载”。

      这条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具体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妨从东西两个方向来看。

      首先,向东看。山东濒临日韩,是中国与日韩贸易的“排头兵”,与韩国最短航距不足200海里,所以山东就从密切与日韩贸易处着手,推进与日韩重要港口间自由通航,打造了一条拥有“海运价格、空运速度”独特优势的中韩“海上高速公路”。

      这条“高速公路”有多快?

      举个例子:通过与韩国主要港口的“多港联动”,现在威海与韩国的仁川港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8小时的经济圈”,在威海生产的韩国汽车线束产品,在当天下午下了生产线就可以“搭乘”傍晚从威海发船的货轮发往韩国仁川,而整个航运过程不会超过8小时。

      这样高效的贸易通道,无疑会对与韩国间的贸易产生莫大的助益。所以,山东与韩国贸易额从2012年的约1780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约2700亿元,贸易增长近千亿。

      然后,向西看。面对广袤的欧亚大陆,山东在2018年整合全省欧亚班列资源,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欧亚班列统一运营平台,推动“齐鲁号”欧亚班列三年来的开行量分别突破1000列、1500列和1800列大关,取得累计开行超5500列的“好成绩”,稳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齐鲁号”国际运营线路已达52条,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成功构筑起东连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这几年,伴随着一列列“齐鲁号”欧亚班列的发出,寿光的蔬菜、海信的电器、潍柴的机械等众多“山东好品”走向了欧亚各国。同时,德国的啤酒、俄罗斯的面粉、大豆等“舶来品”,也因“齐鲁号”走进了山东老百姓的生活。

      山东的国际大通道为什么如此“出圈”呢?

      首先,山东在体制创新上下了“苦功夫”。“触动利益是比触动灵魂还要难的”,但是改革如果不触动利益就如“隔靴搔痒”。山东大力破解阻碍贸易流通的体制壁垒,深入开展“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推动改革迈向“深水区”。

      以水运为例,山东拥有3300公里漫长海岸线,港口众多,但曾因盲目竞争,重复建设,在从大做强的转折点处止步不前。2019年,山东七港口完成整合,各港口定位功能得到明确,突破原先属地限制,实现优势互补,互为支撑,港口群优势逐步显现。

      整合3年以来,依托一体化发展新平台,山东港口加大与船公司合作,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新增外贸航线229条,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北方港口首位。

      其次,山东用好高能级开放平台引领高水平开放。当前,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一系列国家级高水平开放平台在山东汇聚,利用好这些平台,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打通贸易堵点,更有助于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以山东自贸试验区为例,作为当前山东落地的开放水平最高的开放平台,山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所在的济南、青岛、烟台三市也是山东进行对外贸易的核心城市,这就为山东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打通贸易领域的堵点提供了契机。

      山东自贸试验区成立三年来,山东利用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共形成189项创新成果,其中4项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广,17项首创性探索获国家部委认可,87项在省内复制推广,2021年,区内实现进出口3843.3亿元,同比增长39.4%,高于全国自贸试验区9.9个百分点,在占全省万分之7.6的土地上,创造了全省13.1%的进出口额,带动全省对外贸易效果显著。

      “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通”,在描述山东贸易特点时,大家常常会引用这句话。过去十年,山东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这一贸易特点,将自己打造成了“双循环”内外衔接的重要枢纽。

      随着RCEP的生效,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凸显,山东高端制造竞争力越来越强,山东外贸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这对贸易通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贸易通道建设,当久久为功。千川江海阔,风好正扬帆。面向未来,提速大通道,山东对外开放将再上新水平。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