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法院推进诉源治理成效凸显

      3月15日,肥城市法院设立的驻镇“法官工作室”在安临站镇试启用。试启用的第一天,工作室调解员在法官的指导下成功执前调解了安临站镇14名农民工起诉辛某劳务报酬案件,案件当事人现场领取了被欠付的工资款。

      “没想到在家门口领到钱,真是太感谢了!”当事人刘某拿到工资后,内心非常激动,连连向法官和调解员道谢。

      安临站法官工作室试启用以来,安临站镇选派了十名特邀调解员,与驻镇法官形成合力,充分了解当地社情民意,开展执前和解、因案特邀、法治宣传等工作,仅一个月,已执前和解、诉前化解案件15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搭起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是泰安两级法院充分依托基层党委政府,把司法调解、村干部特约调解有效结合起来,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案例。

      近年来,泰安两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重要指示,坚持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参与“无讼”乡村社区创建,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域覆盖、多方参与、多元共治,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着力提升泰安市域治理水平。

      我市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效果如何?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21年,全市法院收案103212件,增幅由2020年的8.68%下降至1.69%;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法院收案25702件,同比增幅为-20.14%。全市法院和基层法院收案数均呈现增幅放缓、逐渐回落下降的趋势。

      强化诉调对接

      力促纠纷实质化解

      今年1月,宁阳县泗店镇的吴某在某餐饮公司下楼时不慎跌倒摔伤,事后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吴某将该餐饮公司诉至法院。宁阳县法院法官收到立案材料后,根据案件性质及当事人意愿,把案件分流到驻法庭调解员手中,在调解员耐心细致地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快速化解矛盾。

      

      为快速、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市法院依托诉讼服务中心,在两级法院和33处人民法庭均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将存在调解可能的案件移送诉调对接中心,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帮助当事人算好亲情、信誉、时间、经济、风险“五笔账”,积极引导鼓励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按照“诉前调+速裁”模式,共成立调解速裁团队42个,均按照“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特邀调解员”的模式组建,调解员全部被编入速裁团队,在法官指导下驻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对于当事人申请立案、适宜调解的一审案件,编立“诉前调”字号分流至调解速裁团队,由速裁法官根据案情组织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诉前调解案件实质性化解。

      2021年全市法院收案103212件,诉前调解案件26347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8062件,调解成功率达68.55%。一大批矛盾纠纷在诉前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聚焦重点行业

      打造多元共治格局

      涉民生、涉群体、多发性、数量大的纠纷化解是诉源治理的重要着力点。这类纠纷的化解,更需要整合功能、聚合资源、统合力量,而不能单靠法院一家唱“独角戏”。

      市法院高度关注重点行业领域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先后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落实多元解纷配套方案》等文件,持续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的实质化对接,提高社会各方的参与度、协同度,推动矛盾化解由法院“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

      2021年10月28日,市法院与市仲裁委、市司法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成立的“泰安市证券期货与公司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在市法院举行,这标志着泰安市证券期货与公司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正式启动,诉前调解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得到进一步拓展。

      针对金融、教育、物业、环境、消费、房地产、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领域纠纷多发易发的情况,市法院积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研究源头治理举措,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诉非衔接机制,统一类型化纠纷赔偿标准、证据规则等,预防和减少纠纷产生;大力挖掘和培育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有效发挥司法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切实提高类型化案件的诉前调解成功率。

      目前,市法院已与市司法局、消协、总工会、人民调解员协会、仲裁公证等20多个部门及行业协会建立起系统规范的对接机制,全市已有54个调解组织624名调解员进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一股股治理力量在汇入,一项项解纷行动在接力。泰山区法院联合区司法局选派调解员入驻法院成立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对涉及17个物业服务公司的纠纷进行诉前调解;岱岳区法院派办案团队入驻区房地产领域纠纷矛调中心,针对物业纠纷、房屋买卖纠纷、建设领域劳动报酬纠纷开展诉源治理;东平县法院联合民政、司法局等在县婚姻登记处成立家事纠纷多元预防和化解中心,离婚案件量呈现明显下降态势;东平县法院联合县总工会建立劳动争议“法院+工会”调解模式,共促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和解案件92件。

      注重职能延伸

      积极参与无讼创建

      基层治理无小事。在离法院较远、司法智能平台普及应用率不高的地方,群众怎样才能就近接受较全面的司法服务?

      “法官,这种情况我能不能拿到补偿?”在东平县焦村社区农业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内,入驻中心的法官每天都要接待众多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

      为全面深入做好诉源治理,促进平安乡镇、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作开展,市法院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创新性探索“法官进社区网格”做法,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深植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建立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常态化联系机制和重要会议列席机制,为群众提供专业的诉前指导和诉前调解,把矛盾纠纷的预警、梳理、化解延伸到村居的各个角落,力争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随着社会治理全链条延伸,诉源治理成效不断凸显,基层调解中心已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泰山区法院泰前法庭在省庄镇社会服务综合大厅设立法官工作室,依托网格体系,建立了网格员—网格长—人民法庭的联络机制,定期携案下沉,协调化解了该镇某村二十余户村民因迁坟导致的矛盾纠纷,避免群体事件发生。东平法院银山法庭诉调对接指导中心在辖区聘请了202名司法联络员,充分发挥联络员作用,2021年以来,年均诉前委派调解案件240件,调解率40%以上,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服务保障。

      诉源治理不只关注矛盾纠纷化解,更重要的是将治理环节向前端和末端延伸,从根源上有效减少矛盾纠纷产生。

      市两级法院不断加强对社会矛盾动向的分析研判,对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治理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先后向各级部门提出司法建议40余份;深入开展法治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法律十进”活动,制作《民法典小剧场》《法官说“典”》等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微视频,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有针对性地提高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

      “消未起之患,医未病之疾,治无事之前。”市法院将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目标,深度整合多元解纷资源,将诉前矛盾化解延伸到基层群众身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法治泰安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明荟 通讯员 胡冰凝】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