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财经 > 正文
  • 四川:田里“做文章” 地里种好粮

      新华社成都3月20日电题:四川:田里“做文章” 地里种好粮

      新华社记者

      3月中下旬,川蜀大地气温已攀升至30摄氏度左右。在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腾果还粮”示范基地,玉米苗、大豆苗已破地膜而出,露出碧翠的尖尖角。这片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田,如今又能种上粮食类作物,费了不少周折。

      “家里1.8亩地的猕猴桃树一年多没有收成。”58岁的苏稽镇长春村村民吕应容说。提到几个月前这里的情况,她仍难掩心痛之情,由于猕猴桃种植经营不善,一年多前这片1200亩的土地几近荒弃。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罗升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前来解了急,对这片土地再次流转承包,腾退果树,进行复垦种粮。

      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志说,引导企业实施“腾果还粮”,是为了保证良田粮用、遏制耕地非粮化。但这次种粮,又不同于以往。记者在这片农田看到,一条条地膜覆盖下,玉米苗与大豆苗交替成行。

      “这种技术叫‘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不影响玉米收成的情况下,还能增加大豆亩产。”张志说,今年上级提出在西南等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四川省开展310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全省大豆播种面积计划比上年增加100万亩。

      罗升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罗凯告诉记者,在玉米和大豆收获后,企业秋季将在地里种植萝卜,预计公司每年可生产玉米800吨、大豆300吨、萝卜8500吨,实现收入约500万元。

      这种“粮经轮种”的方式在提升作物产出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益。“每亩土地年流转费达到1200元,田间日常管理还会雇50名至60名本地村民,农忙时需要100多人,每人每天可赚70元。”罗凯说。

      在富顺县代寺镇李子村稻粱现代农业园区,记者看到当地农民正在进行水稻育秧、玉米套种大豆作业。53岁的村民李朝富正在大棚里查看水稻秧苗长势。“温室育秧时间短、出苗率高、适合机插,抗病强,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300多亩。”种粮大户张家建说,村里还推广玉米套种大豆,每亩鲜豆产量约七八百斤,每亩平均增收1000多元。

      来到井研县千佛镇瓦子坝村,沿山丘小道而上,到达顶部时,眼前豁然开朗,大片良田已完成平整,等待耕种。

      “以前这里都是细碎土地,粮食都是散户在种,效益很低,而且外出打工人多,全村不少土地撂荒了。”瓦子坝村党委书记陈健康说,2021年6月,当地开展“五良”融合试点,将旱地和水田分别以每亩350元和650元的价格流转给社会粮食经营主体,让田连片、渠成网、沟相通,实现粮食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近两年推动“五良”融合发展,是四川在土地上做的“新文章”。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指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

      井研县农业农村局农机化股股长曾成说,瓦子坝村的“五良”融合已经种植了一季的玉米、大豆和泽泻,初见效益,现在正申请扩大2800亩的试点面积。(记者高健钧、袁波、冯家顺、董小红)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