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教育 > 正文
  • 专家解读:让竞赛回归教育本义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近日,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新修订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更好地发挥竞赛活动的育人功能。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尹后庆认为,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为学生发展兴趣、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但长期以来,因为各种功利性目的导致一些竞赛活动偏离了教育方向,过多、过滥的竞赛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围绕竞赛的各种借机牟利,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引起了社会和家长的众多诟病。《管理办法》修订的目的是让竞赛进一步回归教育的本义,适应学生个性特长健康发展的需要。

      尹后庆表示,《管理办法》突出强调了“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并且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一是确保任何单位、组织及个人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参赛材料费、器材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二是不得指定参与竞赛活动时的交通、酒店、餐厅等配套服务;三是不得通过面向参赛学生组织与竞赛关联的培训、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变相收取费用;四是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辅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五是不得面向参赛的学生、家长或老师开展培训;六是不得借竞赛之名开展等级考试违规收取费用;七是赞助单位不得借赞助竞赛活动进行相关营销、促销活动;八是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或组织学生参赛的学校转嫁竞赛活动成本。“这些规定都是直接剑指过去一段时间各类竞赛活动中出现的、名目繁多的逐利现象和不法行为,将其逐一列出意在坚决杜绝借机牟利的种种行为。”

      尹后庆认为,针对个别竞赛活动中,成人包办代替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修订后的《管理办法》规定“竞赛的主办单位应严格专家选聘”,要“科学管理专家团队,遵守利益回避性原则,命题和评奖等重要环节,应建立随机抽选专家机制”。要求竞赛过程“遵循科学规范的程序、加强学术诚信的要求,明确竞赛内容范围要求,严格命题阅卷(评审认定),竞赛结果需经过专家团队严肃评审,公开结果以及申诉渠道,杜绝弄虚作假、学术不端、有失公允的情况发生”。“可以说对竞赛组织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效保障了竞赛的公平性。”

      在尹后庆看来,《管理办法》还加大了违规查处力度。明确了政府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由教育部负责牵头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中央编办、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教育部做好相关工作。明确:“教育部门依法依规对违法违规开展竞赛的行为进行监管查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对竞赛活动主办方违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民政部门对竞赛活动主办方违反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行为”。办法还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属地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违规竞赛严肃查处。尹后庆说:“我们有理由相信《管理办法》的实施,将有助于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共同筑起严格监管的防线,从而为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的健康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田琳表示,《管理办法》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规范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具体指导。

      田琳认为,《管理办法》的修订有四方面的意义。一是对竞赛主管单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责任主体和主体责任有明确的界定,便于认责、履责、负责和追责。二是对过往竞赛工作诸如:公布竞赛清单,竞赛资审、组织、结果运用及之前准备等经验和不足进行一次回头看,审视,体检;三是进一步完善了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规范竞赛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四是正确发挥竞赛的激励导向作用,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更好的平台,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管理办法》的修订聚焦解决突出问题,在竞赛组织上更加严格、更加体现公益属性。”田琳说,《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活动,这是与“双减”工作保持一致性,导向性明确,国家不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竞赛活动,不能因竞赛加重学生学业负担;还明确规定做到“零收费”、“零培训”、“零资料”、“零赞助”,不得变相和变通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或组织学生参赛的学校转嫁竞赛活动成本。这些具体细致的规定,不给竞赛违规可乘之机,进一步保障了竞赛的公益性,群众和学生利益得到了更好地保障。

      作为校长,田琳提醒广大家长,不要让孩子盲目参加竞赛,要基于兴趣和爱好去培养和参赛,理性看待竞赛的作用,倡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发展。同时学校也不要为违规竞赛及培训提供场地,不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辅导班,不组织学生参加违规竞赛,切实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