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对村干部“倒贴”干工作需及时纠偏

    日常办公经费解囊相助,项目工程费用举债垫付,公务接待考察自掏腰包……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村干部在“倒贴”集体工作开支。一位村支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村申请省级传统村落,做村庄保护发展规划,花费11万元,其他村干部凑了7万元,她自己垫付4万元。环境整治、道旁绿化……保守估计,该村支书每年往村里倒贴20万元。(人民网)

    这位村支书之所以能持续“倒贴”,是因为她原本是在外做生意的成功人士,乡亲们选她回村当干部,也是希望她能为村里发展做贡献。虽然持续“倒贴”赢得了口碑,但这位村支书能坚持多久,恐怕需要打上一个问号。村干部“燃烧自己”的贡献方式,不仅难长久,而且也显得有些残忍。媒体调查中发现,“倒贴”工作的不只是成功人士,不少家境并不富裕的村干部也在“倒贴”。甚至,越是在经济基础差的地区,越容易出现此类现象。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村干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干部自然要不怕吃亏,但不应该总是让村干部吃亏,更不能让人不明不白吃“哑巴亏”。不是每个村干部都有“倒贴”的实力和意愿,如果总是让村干部“倒贴”,难免会让人望而却步,使村干部这个岗位成为“烫手的山芋”。况且,当下,国家在大力推行大学生村官,各地也在鼓励有知识有眼界有想法的年轻人到农村去,如果当村干部就意味着吃亏,势必会给村干部用人机制的“推陈出新”制造障碍。

    村干部之所以频频“倒贴”,主要有三种情况:资金预算投入不足、集体收入使用不便、任务指令处理不完。扭转这样的局面,首先应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基本报酬等纳入预算,让想做事能做事的村干部敢做事,让肯吃苦的人不吃亏。除此之外,不仅有必要培育发展集体经济,为解决基层经费难题添砖加瓦,而且应优化资金审批、监管流程,赋予村级组织更多的资金使用权与自主权。唯有如此,才能解放村干部的腰包,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