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岗位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等相结合,东平县精准扶贫重“造血”

    中华泰山网讯(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庆林 隋翔)近年来,东平县聚焦产业扶贫、行业扶贫和移民避险解困、黄河滩区迁建、易地扶贫搬迁“三大工程”,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今年,该县在“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上级扶持政策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城市提升等重点工作的契合点,将公益岗位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建设等相结合,帮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

    “公益性岗位是兜牢民生底线的重要措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834个,开发规模位居全省前列。”东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东告诉记者,公益性岗位的政策补贴时限为3年,且岗位补贴来自上级政策扶持资金,既满足了基层发展需要,又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稳定就业。

      “借”来的日子有了奔头

    贫困户王笃芬十分珍惜社区保洁员的岗位,工作时间灵活,还可以兼顾家庭,每个月能拿到近1500元工资。

    “家里情况特殊,这两年多亏政策兜底脱了贫,致富得靠自己,自己肯干才是正道。”47岁的王笃芬不愿意只躺在政策的温床上,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日子过得更有温度。

    王笃芬是被生活难为怕了。7年前,丈夫刘振春在天津港口开车,王笃芬在老家服装厂打工,一家人日子过得还算宽裕,从没想过“贫困户”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直到一天夜里,同事送下了夜班的刘振春回家,车子一头钻进了大货车车底,刘振春保住了性命却丧失了劳动能力。

    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了她一人的肩上,除了照顾丈夫,还要照顾小脑萎缩的婆婆。每月1800块的工资除掉丈夫600多的医药费和初中儿子的住宿费和生活费,还要保障一家人的生活。“日子过不下去,只能一次又一次厚着脸皮向三个大姑姐借钱。”王笃芬说那时候过日子是靠“借”的。

    本就过得捉襟见肘,谁又曾想祸不单行。丈夫出事的第二年,老公公撒手人寰,五千块钱的发丧费难住了王笃芬。“顾不上面子,能借的都借遍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理解。”她说,最后6个本家亲戚算是凑了5500块钱办完了丧事,当天来帮忙的亲戚朋友没在家吃饭就都走了。王笃芬想想这日子过得憋屈,没少掉眼泪。

    2016年10月,王笃芬的一家的日子终于有了起色,她被列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国家为她“兜了底”。这一年,王笃芬领到了村里的分红2520元以及孩子上学的补助,还免除了新农合的费用。

    2017年,东平县围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在省定、市定贫困村和县级扶贫重点村,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开发保洁保绿公益性岗位,实现脱贫与解困相结合。当年7月份,村支部书记再次找到王笃芬,她喜出望外,赶忙答应了下来。

    “以前为了糊口,没黑没白地干缝纫,得了颈椎病,真是干不动了。从没想到能在社区里工作,时间宽裕方便照顾家里老人。”王笃芬说公益岗位帮了她的大忙。如今,公益扶贫岗帮王笃芬渡过了难关,丈夫病情恢复得不错,找了份家具厂看大门的工作,每个月2000多块钱的收入,一家人生活逐渐向好。

    “聘请贫困户担任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东平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运阳说,东平县共开发保洁保绿公益性岗位871个,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522人,实现了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双赢互促。

      反哺家乡的“新生力量”

    25岁的苏霞现在是老湖镇的一名林业技术指导员。但不久前,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为找工作发愁的贫困大学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苏霞原本的工作节奏被彻底打乱,大学毕业后就在青岛一家企业工作,如今返乡已有半年。父母50多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守着家里4亩土地供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还要兼顾着家里身体不好的老人。

    苏霞这次不打算回去了,她想留在家乡,帮父母分担些压力。但这半年来她心里有些着急,没有了经济来源,弟弟大学的生活费还没有着落。她每天守在电脑旁,用“广撒网”的方式在网上求职,但是收到的回复寥寥。

    就在上个月,她还真从东平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网站上“敲”出来一份工作。东平县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发展”,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开发生态林木护理员200个,面向就业困难家庭大学生开发林业技术指导员30个。苏霞看自己符合林业技术指导员的岗位要求,赶紧报了名。

    通过就业扶贫政策,苏霞很快将变成真正的“扶贫人”,每月公益性岗位补贴2000元左右,还给买五险,解决了收入的问题。“四月底,县人社局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给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我们马上就能上岗了。”苏霞感觉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要落地了。

    “这些公益性岗位是一种辅助性工作岗位,具有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的属性,限期三年,主要是为就业困难人员和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过渡期,对于部分有就业意愿、但一时无法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员来说,起到了安置性的作用。”王运阳告诉记者。

    和苏霞一样,前年从山东服装学院毕业的焦慧敏也刚刚在东平街道虹桥社区找到了一份“家门口”的工作。东平县还围绕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工作,面向就业困难家庭大学生开发城市社区服务员公益性岗位30个,主要在县城10个社区从事疫情防控、党群服务、基层党建等社区服务工作。

    “以前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做服装督导,出差到一个城市待上半年是常事,家里照顾不上,在外漂了两三年,其实早就想回来了。”焦慧敏说,她想利用这三年的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争取能通过考试留在家乡。她现在觉得,能够扎根基层服务,挺好。

    反哺的念头在心中发芽,这些扶贫举措不但让很多就业困难家庭大学生得到安置、有了收入,也让他们对基层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给基层带来了脱贫攻坚的新生力量。

      从就业困难户到扶贫专干的“蝶变”

    王海英今年50岁,她没想到自己在这个年纪还当上了“扶贫干部”。

    以前,男人在外打工,自己在家除了照顾儿子,闲散时间还干些编织的活计,但日子也不富裕,属于当地就业困难人员。这两年孩子上了大学,王海英突然“闲”了下来。

    2019年,王海英通过面试,当上村里的“扶贫专干”, 日子不但忙活了起来,收入也稳定了。“一个月能领800块钱工资,再加上自己零散时间做点手工,一个月能有两千块收入。”王海英觉得,扶贫工作是交心的工作,自己对贫困有更多的感同身受,更能设身处地地倾听贫困户的呼声。

    自去年接手工作以来,王海英开始走访贫困户,了解致贫原因,宣传讲解扶贫政策,根据每家贫困户的不同情况,为他们脱贫致富精准“把脉”。因为贫困户都是同村人,乡里乡亲的,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王海英巧打“亲情牌”,使得很多问题迎刃而解。虽然干的是些琐碎的小事,但街坊邻居总是能第一时间想到她,这让王海英获得不少成就感。

    “为解决村级扶贫人手不足、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我们在省市级贫困村和县级扶贫重点村开发村级扶贫专干公益性岗位603个,主要在村级从事扶贫政策宣传、贫困户跟踪服务、脱贫动态监测、扶贫档案整理等工作,有效缓解了村级扶贫工作人手相对不足的结构性难题。”李学东告诉记者,扶贫专干重点是在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选拔,他们扎根在农村乡里之间,更了解农村、更了解贫困户。

    记者了解到,该县还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开发日间生活照料员100个,主要在各乡镇(街道)敬老院、村居幸福院从事养老服务,使通过“以贫扶老”实现“扶贫”“服贫”双赢。

    方法对了头,脱贫有劲头。“按照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我们建立了实名制台账、工作职责等制度。坚持做到公益岗位有岗、有人、有事,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东平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赵鹏告诉记者,所有公益岗位按照“因情制宜、一地一策”的原则实行差异化的岗位补贴,由各乡镇(街道)根据本地实际、工作体量等确定了从几百元到一两千元不等的补贴标准,其中大学生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为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是一种体面劳动,活得更有尊严。东平县公益性岗位扶贫,形成了以岗位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的良性扶贫链条,实现了“扶贫”与“服贫”的双赢。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