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评 > 见微知着 > 正文
  • 评论丨治理“随地吐痰”不是小题大做

    4月23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听取关于提请审议《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拟规定对随地吐痰、便溺,乱丢废弃物,乱倒垃圾等行为的罚款额度由20元以上50元以下,提高到50元、情节严重的200元。(北京青年报)

    对于随地吐痰,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梗。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对于城市化和城市文明的第一印象,就是从随地吐痰罚款开始的。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且不说随地吐痰对城市形象造成的破坏,单就其传播疾病的危害性,与更加重视健康和文明的社会氛围也是格格不入。可见,整治随地吐痰并非小题大做。

    令人遗憾的是,“不随地吐痰”已经倡议了几十年,包括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都熟知“讲究卫生,服装整洁,不随地吐痰”等内容的文明守则,但现实中我们仍旧可以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人,不分时机和场合,无意识地随地吐痰。表面上看,随地吐痰是一种个人行为,觉得无关紧要、无伤大雅;实则不然,这种痛快了自己的行为,体现出个人文明素养不高,也破坏了城市的环境卫生和文明形象。

    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给我们提供了改变传统陋习、建立新的文明习惯的契机。比如,山西省有关方面顺势而为,并借助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布《关于以优良习惯优美环境助力抗击疫情决战完胜的通知》,将整治随地吐痰纳入其中。而北京市正在审议的市容环境卫生条例拟将“随地吐痰”罚款额度由20元以上50元以下,提高到50元、情节严重的200元,则旨在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治理随地吐痰的陋习。文明有时是罚出来的,治理随地吐痰也是如此。过低的处罚,如同毛毛雨一样,根本起不了什么痛感。而不能起到痛感的罚款,等于不罚,最起码没多大意义。

    治理“随地吐痰”陋习,除了重处罚,还要解决执行难这一难题。在城市街头,尤其是在人群之中,在一些隐蔽角落,想要及时“揪出”随意吐痰者,绝非易事。对此,我们不妨借鉴治理交通违法的经验——、现在交通执法已经走向智能化,通过先进的交通设备构筑起天罗地网。治理随地吐痰,也要充分发挥摄像监控等先进设备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考虑协同作战,比如实现跨部门联动,把现有路面人力资源全部用起来,对现代化手段共建共享。只有将治理随地吐痰纳入城市治理的大框架内,充分调动起现有的路面资源,通过重罚做到“罚得痛”,才能逐渐形成不随地吐痰的社会共识,推动市容环境卫生实现质的提升。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