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石碑揭秘古人是如何登泰山的

    图片 9222 - 副本

    近年,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发现了一方明代的“山轿示禁碑”,碑文载录了一起因支派山轿而引发的申诉案件。根据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周郢《明代泰山“山轿示禁碑”考释》(刊《民俗研究》2020年第2期),这块石碑的发现为了解泰山古代山轿情况及轿夫生活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史料。

    “示禁碑”揭古人登泰山交通工具

    1994年,泰山管理部门在拆除红门宫附近居民墙基时,挖掘出一方残碑,现置于红门北小泰山香社碑林之后。经现场查勘,石碑残高139cm,宽44cm,厚15cm,上段已有残缺,镌刻了明代嘉靖年间一份官府文告。

    周郢介绍,根据石碑上镌刻的内容,这是一方官府所立的“示禁碑”。“示禁碑是由地方官制定和发布的地方禁令,而泰山此碑的特异之处在于,其所示禁的内容关涉到泰山古代独特的登山工具——山轿。”根据碑文内容可以,碑中所说的“登顶”之“轿”,就是山轿,又称山舆、篮舆、筇兜,俗呼山轿子、爬山虎,其中手挽的名腰筍,用肩抬的名肩舆,则都是古人登泰山时常用的交通工具。

    乘坐山轿登山的形式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清代徐珂《可言》卷十一“肩舆”条曾引用《汉书》中的“舆轿而逾岭”,认为乘坐山轿登山由来已久。但汉人《封禅仪记》记东汉光武帝封禅泰山时步行登山,说明当时还没有山轿。唐代的制度则是官吏“不得辄乘担子”,这说明在唐代是禁止乘坐山轿的。

    “北宋时君臣登泰山,工具有‘舆’与‘横板’,《宋朝事实》卷十一《仪注》云:‘帝每经道险峻,必降舆徒步……至回马岭,以天门斗绝,给从官横板,选亲从卒推引而上。’原注云:‘板之制,长三尺许,两端施以綵帛,上则施于背,下则施于臆。’这种‘横板’或许就是山轿的雏形,注释里说的‘綵帛’是彩色丝绸的意思,‘臆’则是胸部的意思。”周郢说,宋元人泰山游记中开始提到轿子——“肩舆”,比如宋代钱伯言的《游览记》中说:“还过鸡笼峰,始复肩舆。”赵鼎臣《游山录》中提到:“余将登山,假舆徒于邑中。”元人杜仁杰的《张宣慰登泰山记》写道:“具肩舆,辇公而上。”这些都说明宋元时期不仅已经有山轿,而且有提供抬轿服务的专业人员。

    明清山轿成登泰山常用交通工具

    到了明清时期,山轿成为仕宦登泰山时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相关记载也在当时人的诗文中大量出现。

    明张岱《岱志》云:“山樏在户,樏杠曲起,不长而方,用皮条负肩上,拾山蹬则横行如蟹,已歇而代,则旋转似螺,自成思理。”这段话写的是泰山山轿的形制与登山方法,大意是走山路时乘坐轿子,把抬轿子的横木用皮条绑住扛在肩上,沿着盘路像螃蟹一样横着走,轿夫根据轿子转动的角度自由换肩,减轻疲劳,构思设计独特。

    清王沄《漫游纪略》卷三《齐鲁游》云:“山舆纬绳于木,乘者如坐畚器(用竹、木或薄铁皮等做的器具)中,舆夫革带垂肩,以手乘握木,有若御车。”毛际可《岱游纪略》:“所乘肩舆,贯以皮革,挽两夫肩上,每登降则左右相并,如扶掖者然。”唐仲冕《岱览》云:“舆如竹兜,长仅六尺许,穹其坐处若弓,柎(横板)置络,两柎间坐之。舁夫(轿夫)以韦(皮绳)悬两把,负韦握把,侧足横行磴上,乘者无俯仰之苦。虽藓挞飚飐(虽然阶滑梯晃),登且疾于徒手,下则如飞矣。”

    周郢介绍,清代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舟车类》“泰山之舆”条记载的更为具体,内容为:“游泰山者必乘肩舆,其舆与南方绝异,仅有南方轿之上半,而去其下半,故两足下垂,以一木板托之。坐椅之两旁,贯以两木杠,木杠之两端,系以一皮条,而舆夫之肩此皮条,两肩不时更替。其行也,非若南方轿夫之一前一后,后者之面,对前者之背也。乃两人同时面向所行方向以行,故坐者为侧坐,而行者为横行。盖泰山高四五十里,独身步行数十武,即已不支,况曳百斤之重以升数十里之高乎?于是而两肩更替,使舆夫不至过劳也;于是而横行,使舆自下而上不至倾斜也。”

    “到了民国时期,从事山轿行业的专业机构有十几家。根据老照片展示的近代山轿图样,形制大致是:一个带有扶手的木椅,缚在两根扁担之上,肩担两端,各系一条轿绊,上面张布幔以遮阳,用舆夫二人抬,同步横行上山。由此推想明清的山轿样式应该与民国时期的大致相同。这种形制独特的登山工具,成为古代泰山山道中一大景观。”周郢说。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