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说新语丨清明更宜祭清风

    今年清明节,遇上了特殊的疫情防控时期,祭扫讲究因时制宜。清明祭扫,我们除了在坚持已有的绿色文明祭扫新风俗外,更要增添疫情防控的自觉,不宜扎堆祭扫。换言之,清明节哀思要表达,防疫也不能松懈。

    受文化习俗和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地方清明祭扫还流行现场烧冥币、祭品等,甚至祭祀之风向着“奢靡”的趋向蔓延,除了传统的冥币、祭品之外,纸扎的金山银山、LV、别墅、房产证等“奢侈”祭品赫然在列。显然,这种带有封建迷信的陋习,与当今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奢靡”扫墓之风的盛行,对于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势必会加重现代人心理和经济的双重负担,而过度祭祀,所耗费的资源,除了显性的金钱损失外,潜伏在浪费背后的纸张生产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对水体环境的污染,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从疫情防控形势来看,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局势仍处于“坚持严防严控丝毫不可松懈”阶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是一场持久战。过去,清明祭扫,人们喜欢结伴而行,扎堆祭扫。如今,不管是出于思想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需要,还是加强疫情防控的刚性要求,亦或是基于公共安全的考量,倡导丧葬、祭扫文明,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疫情当下,如何才是文明祭扫的正确打开方式?市民不妨通过延后拜祭、网上祭祀、居家追思、信邮哀思、工作人员集中祭扫敬献鲜花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人。这个清明节,你不去墓地、殡仪馆、骨灰堂祭扫,在家寄托哀思,在道德上并不比任何人低一等。选择预约扫墓、错峰扫墓,不跟随大家盲目扎堆,也同样是对祖先们的一种尊敬。市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传承和创新祭扫文化的关键所在。强化创新祭扫方式的宣传,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尤为重要。

    文明绿色祭扫,既是清明节日的本义,也是疫情防控的迫切要求。疫情之下,换一种方式哀悼,并不影响人们的心意。清明更宜祭清风,一束鲜花、一片追思、一份责任,还民俗文化以清纯风气,留子孙后代以清洁环境,或许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泰安日报·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