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山东各地 > 正文
  • 山农大,一群“蘑菇匠”的创新创业故事

    11 月 4 日 , 第六届 " 创青春 " 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落幕。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姜淑霞教授指导、2016 届硕士毕业生聂阳主持的《林下赤茸——赤松茸种植技术助力精准扶贫》项目获得农业农村组银奖。此前,这个团队还曾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未来农场创新创业竞赛等奖和第五届 "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 赛道银奖等 8 个奖项。

    闪光的奖杯背后,是多年不懈的探索和辛勤的汗水,还有一个个创业、扶贫的感人故事 ……

    姜淑霞教授从事林果病害防治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 说起研究蘑菇 , 她告诉记者 :" 树木发病大多数是因树势衰弱引发的 , 而树势衰弱主要原因是林地土壤出现了问题。我国很多林地长期缺乏有机质 , 单一使用化肥、除草剂 , 导致树木病虫害发生严重。我们从 2009 年开始探索通过林地种植蘑菇 , 用出菇后菌渣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养分 ; 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进行土壤修复 , 从而增强林木抗逆性 , 减少病虫害发生。" 研究开始主要是栽培多个不同品种蘑菇 , 看哪一种最适宜林下生长 , 如灰树花、杏鲍菇、平菇、大球盖菇、榆黄蘑、猪肚菌等多个食用菌品种。研究发现 , 大球盖菇是最适合林下栽培的品种之一,因为菇抗逆性强 , 栽培容易获得成功、高产 ; 出菇后菌渣不需粉碎、不需二次发酵就地旋耕施入土壤 , 经济、方便 ; 最令人欣喜是对土壤修复效果显著 , 出菇后菌渣混入土壤后林地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均有显著提高 ,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优化明显 , 病原菌数量降低 , 土壤生防菌、固氮功能细菌相对丰富度显著提高。

    但是由于该产业发展时间短 , 存在问题多 , 姜老师带领科研团队围绕着大球盖菇生产周期、产量、品质等产业问题进行攻关 , 培育出了大球盖菇山农球盖 3 号、单肚菌山农羊 1 号等优质高产新品种 , 其中山农球盖 3 号口感好、生长快、抗污染、耐高温 , 而且更适合在开放性林下空间栽培 ; 同时该团队还搜集了山东省 14 种农林下脚料、筛选了 20 多个优质高产培养料的配方 , 使不同栽培区种植户可以就地取材进行生产 , 降低生产成本 , 使农林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 , 变废为宝、点草成金。

    经过多年探索 , 姜淑霞团队还在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富集大球盖菇降血糖成分、改良林地土壤、滨海盐碱土等方面获得了 5 项国家发明专利 , 该团队培育的大球盖菇发菌周期从 65 天缩短到 45 天 , 林下种植产量最高 3500 公斤,设施种植最高达到 4000 公斤。姜淑霞介绍说 :" 我们把大棚温度提高到 47 摄氏度 , 选育的大球盖菇在这样的高温下依然生长旺盛。" 为了让这些科技成果尽快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服务 , 她带领学生到我省的德州、聊城、济宁、临沂、泰安等地开展一对一帮扶和技术服务 , 帮助当地的老百姓更快更好地栽培出品质优良的大球盖菇 , 为多个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谈到这些工作 , 姜淑霞告诉记者 :" 我们现在致力于打造一个产业链 , 让这些研究成果能够真正造福社会。"

    在开展食用菌研究的同时 , 姜淑霞也在思考如何让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她带领学生到山东聊城、滨州、日照等 20 多个县市推广先进技术 , 并获得山东省林业厅颁发的林业科技推广奖。她说 :" 作为农大的学生 , 应该有一技之长 , 并且学以致用 , 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我现在就经常带学生去建基地做推广 , 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科技推广技能和信心 , 使他们将来到社会上,善于把技术转化到生产中 , 推动农业科技发展。"

    聂阳、刘书程、张金三人都是姜淑霞老师的学生。2018 年 , 这三位师兄弟在国家级贫困县德州夏津县注册成立了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带领当地贫户利用闲置林地种植食药用菌。短短一年时间 , 他们将项目推广到全国 26 省 65 市,大球盖菇种植面积 8000 多亩,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 累计带动 3000 余户实现脱贫。

    当记者询问聂阳为何会对食用菌如此着迷时,聂阳说 :" 是因为兴趣,我很享受做‘蔗菇匠’的感觉。我本科专业是森林资源保护 , 因为听了姜老师开的珍稀食用菌开发与利用选修课才开始接触食用菌 , 发现食用菌营养价值和生态效益极高 , 从此便被一个个蘑菇深深吸引了。" 提起当年选择食用菌方向的研究,聂阳的语气中仍充满感慨和激动。

    △张金,聂阳,刘书程(左起)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 每次上这门课时聂阳就主动跟姜老师 " 套近乎 ",课间休息时经常向老师询问各种关于食用菌的技术问题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等。姜老师也十分喜欢这个认真好学的学生 , 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几次交流之后 , 聂阳鼓起勇气向姜老师表达了想跟她读研究生的想法。2013 年 , 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进入了姜老师实验室 , 如愿以偿地开始了食用菌研究。但是 , 刚进入姜老师实验室的时候 , 并没有合适的食用菌课题让他做 , 当时有一个关于核桃病害的课题,虽然很快就能出成果,但是他向姜老师表示自己还是想做食用菌方面的研究。 姜老师深知他对食用菌的热爱,就让他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与济宁一家公司开展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的合作,在生产一线提高种植技术和领导能力。" 谈起创业的初衷 , 聂阳说 :" 在我毕业前 , 大球盖菇品种 ( 赤松茸学名 ) 突然火了 , 全国各地前来咨询以及寻求合作的人络绎不绝。我曾跟随姜老师到多地推广技术 , 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创业能力 , 而且社会有强烈需求 , 所以我就有了创业的想法。因为我出生于农村 , 父母是农民 , 学的是农业 , 所以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了解农村的现状壮年劳力外出打工 , 老人、儿童留守在乡村 , 所以我想用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振兴作贡献。现在我们公司致力于精准扶贫 , 集研发、种植、展示、科普教育、技术培训为一体。

    谈起创业的初衷,聂阳说:" 在我毕业前,大球盖菇品种(赤松茸学名)突然火了,全国各地前来咨询以及寻求合作的人络绎不绝。我曾跟随姜老师到多地推广技术,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创业能力,而且社会有强烈需求,所以我就有了创业的想法。因为我出生于农村,父母是农民,学的是农业,所以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了解农村的现状:壮年劳力外出打工,老人、儿童留守在乡村,所以我想用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振兴作贡献。现在我们公司致力于精准扶贫,集研发、种植、展示、科普教育、技术培训为一体。"

    创业的路很艰辛,但也收获满满。有一次,他在贵州毕节市大方县瓢井镇坪兴村忙完一个项目,当地几个老百姓连连道谢,一直把他送到村口。聂阳说,那次他感动得哭了,纵使困难重重,但当看到老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一切都值了。2017 年他受聘担任新疆和田洛浦县的科技扶贫特派员,那里以种植核桃为主,村里维族同胞收入来源单一,他指导他们在核桃林下种植大球盖菇,为村民带去新的收入来源。" 那时候我还没有女朋友,村民们为了表达感激,争相给我介绍美丽的维族姑娘。" 说起为扶贫做的工作,聂阳颇为自豪。

    聂阳既是 " 林下赤茸 " 项目的负责人,也是大学生 " 菌行天下 " 创新创业团队的创业导师。" 菌行天下 " 团队目前已有成员 97 人,聂阳虽然已经毕业三年,但是他平均每年要回学校 8 次,看望老师和师弟师妹,并对团队进行技术、宣传和销售等方面的指导。他说:" 姜老师不仅是我老师,她更像母亲一样关怀我、引导我。在我创业的这段过程中,她常常打电话给我,了解我的现状,为我出谋划策。我们举办了 5 期培训班,每期她都来讲课,每次给她报酬,都被她坚决拒绝了。" 姜老师把同样热爱食用菌研究的张洪志介绍给聂阳,让他们共同探讨交流。聂阳说:" 我认为这是一种传承,所以即便已经离开母校,我也依然在指导这个创业团队。"

    在姜老师和聂阳的指导下,团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培育菌种上,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杂交育种等方法改善原来的菌种低产、抗逆性差、适应性差的性状。他们还到田间地头亲自种蘑菇,到济阳、嘉祥、马庄、蒙阴等地区向农户讲解如何种植蘑菇。结合食用菌食品加工的知识,他们还将食用菌加工成曲奇、脆片等零食,在同学们中销售。

    谈起最近参加的几次大赛," 菌行天下 " 上一届团队负责人张洪志感动地说:" 在参加‘互联网 + ’总决赛前夕,学工处和植保学院的的老师们,以及聂阳、姜老师和我们一起备战,大家常常凌晨三四点钟才睡,常常为了一个词争得不可开交,也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位,谁的意见对就听谁的。这让我体会到对学术和科研的至高信仰。"

    张洪志之前也加入过其他学生组织,种蘑菇的探索实践让他感觉更加充实,所以他选择留在 " 菌行天下 " 团队继续发展。他说:聂阳就像我的老大哥,通过跟他参加比赛,我提前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和聂阳一起参加 " 创青春 " 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 2018 级植保专业殷宇腾回忆去夏津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时的情形时告诉记者:" 那时我们常常工作到凌晨才休息,第二天聂阳总能六点多到宿舍叫我们起床。他们都是非常有毅力的人,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有这种斗志。"

    " 菌行天下 " 之所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学用结合和创业精神外,有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成员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都可能被采纳。殷宇腾告诉记者:" 只要敢想肯做,团队会为大家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比如正在开展的 《以食用菌为纽带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就已经做得很好,接下来还会继续进行改良。"

    在植保学院大力支持和积极组织下,从 2011 级学生发起的这支创业团队接力棒已经传到 2018 级成员手中,我们采访姜老师时她正在带领着菌物专业的十几个同学在植保学院菌物基地播种大球盖菇,她对记者说,林下赤茸项目的获奖,在植保学院掀起了栽培食用菌热潮,这些学生都愿意来进行实际操作,相信 " 菌行天下 " 的 " 蘑菇匠 " 们会创出一片更精彩的天地。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