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同心奋斗七十载 筑梦岱下写沧桑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泰安交出亮丽答卷

    1949—2019,70年时间,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瞬间,但是对泰安而言,却演绎了沧海桑田的巨变。70年来,泰安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收入持续攀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人均储蓄存款年均增长23.8%

    数据是最直接的注解。根据市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泰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统计数据显示,70年来,我市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1949年泰安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亿元,1978年14.4亿元。改革开放后,经过15年的努力,1993年泰安地区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达111.8亿元,而这一数字在10年后再度有了质的飞跃,2003年突破500亿元。直到2018年,泰安地区生产总值出现了70年来的最高值3651.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生产总值以年均增长12.0%的速度飞跃发展。

    经济总量的提高带来的是财政实力的显著增强。1949年泰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7.0万元,1978年超过1亿元,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源日益扩大,税收收入大幅增长,拉动财政实力节节攀升。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5亿元,是1949年的5672倍,年均增长13.3%。

    如果说总的经济和财政水平是一个城市整体情况的展现,那作为一个拥有户籍人口573万人的城市来说,人均创造财富的不断积累更能体现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泰安拥有户籍人口265.8万人,此时人均生产总值仅有38元。改革开放政策是人均生产总值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就在1978年,泰安人均生产总值为327元,1989年超过1000元,2003年突破万元大关,十年后突破5万元,到2018年,这一数字跃至64714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储蓄存款来看,1949年泰安人均储蓄存款仅有0.015元,1979年为14.5元,2018年36756元,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均储蓄存款年均增长23.8%。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农业供给稳定增长

    70年来,随着全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加快升级,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变迁。1949年,泰安产业层次很低,属典型的农业社会,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90.0∶5.0∶5.0,2018年演变为7.8∶44.2∶48.0,形成“三二一”模式。作为事关居民温饱问题的重要保障,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泰安农业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1949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1%,1949年粮食播种面积50.3万公顷,粮食总产42.5万吨。2018年粮食总产247万吨,较1949年增加204.5万吨,粮食供给充分,居民温饱已不再是问题。

    一方面是农业的供给稳定增长,另一方面,70年的不断改革发展,我市工业供给体系日臻完善。70年来,全市工业增加值从1949年的0.05亿元、1978年的5.3亿元增至2018年的132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49年的5.0%、1978年的36.9%至2007年达到最高值49.6%,后随着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加快,调整至2018年的36.3%。进入新时代,实体经济积极转型升级,提高自主研发能力,2018年全市国家级创新平台9家,名牌总量50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9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9%。

    居民储蓄从4万元

    跃至2106.1亿元

    百姓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感受是钱包厚不厚实。根据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新中国成立初,泰安地区城市居民年人均收入70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3.4元,城市居民收入来源单一,除工资外几乎无其他收入。2018年泰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9元。居民储蓄成倍增长。1949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有4万元,1978年增加至6428万元,1996年过百亿元,增加至127.2亿元,2018年达到2106.1亿元,是1949年的526.5万倍,年均增长25.1%。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跨越。

    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日渐提高,有力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新中国成立初,泰安商业市场多系小商贩、小店铺经营,规模小,品种少,货源奇缺。1978年后明显缓解,1979年泰安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商贸流通领域繁荣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3.8亿元,是1949年的4213倍,服务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05亿元、1978年的3.11亿元增至2018年的1751亿元,服务业占比从5.0%、21.6%增加至48.0%。

    在泰安市场愈发活跃的同时,70年来,泰安外贸外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978年,全市外贸出口供货额2396万元,进口贸易尚未开展。1985年,全市出口供货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2018年实现出口总额127.6亿元,是1978年的532.6倍。1986年第1家外资企业落户泰安,2017年全市外资企业达352家,201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0亿元,是1980年的6951倍,年均增长26.2%。

    作为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的泰安,旅游业是近年来的重要发展产业。1978年后,泰安市以泰山为中心的旅游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1987年起,每年举办泰山国际登山节,不断促进旅游业发展。2018年泰山景区接待游客562.1万人次,全市境内外游客7589.4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847.7亿元。

    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公路通车里程15588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70年来,我市交通运输飞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泰安境内公路长度约300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公路建设加快,上世纪70年代公路总长度2590公里。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588公里,港航建设完成投资4.1亿元,京杭运河东平湖主航道开挖12.8公里,客运量2984万人,货运量8259万吨,营运性汽车保有量达到2.9万辆,集约化客车比例达67.5%。

    从最初的邮电书信到后来的电话短信、网络邮件,70年泰安经济的发展,也是通信基础网络日渐完善的过程。1949年邮电业务总量仅有4万元。1984年泰安地区邮路总长度1.85万公里,长途电话电路279条,业务总量1803万元,2001年邮电业务总量突破10亿元。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互联互通共享时代的到来,邮电通信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邮电业务总量达76.4亿元,是1949年的19.1万倍,年均增长19.3%,年末固定电话户数59.0万户,移动电话583.1万户,上网用户261.1万户。

    70年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城镇化水平飞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泰安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加强,城乡人居环境持续优化。2018年公园绿地面积2550万平方米,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均达到100%。泰安市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荣誉称号。2018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349.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9%。

    5个险种社会保险费收缴率

    均达95%以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居民生活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深层次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

    2018年全市居民养老保险参加人数278.5万人,职工养老保险138.6万人,医疗保险534.2万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个险种9个类别的社会保险费收缴率均达95%以上。泰安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障成套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再到日渐完善,正是新中国成立后70年社会发展成果的体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泰安教育事业成就斐然。1956年,泰安地区小学发展到3996所,中学19所。2018年全市9所普通高校招生3.6万人,专任教师6688人;14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8万人,专任教师2196人;19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8万人,专任教师25125人;520所小学在校学生29.8万人,专任教师194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均达到100%。

    七十年砥砺奋进,七十年辉煌成就。回首过去,发展成果令人欢欣鼓舞;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令人豪情满怀。七十年来,一组组数据的罗列,是泰安经济总量接连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最强展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泰安人民将继续奋斗,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